上海“第一居委” 重温老上海味道

2021-06-24 10:59:3404:06 74
声音简介

被誉为“申城第一居委会”的黄浦区宝兴居委会,在2011年迎来62岁“生日”。为了给居委庆祝生日,宝兴社区的居民聚集在福建南路84弄的石库门前参加首届里弄文化节。原本用来晾衣服的衣架上,挂满了各种里弄照片,记录着这六十多年来里弄生活的千姿百态。10对看着宝兴居委成长的“钻石婚”老人,也选择在这一天举行一场别开生面的“婚礼”,他们见证了里弄半个多世纪以来的历史变迁。 
钻石婚老人从没红过脸,在婚礼进行曲的伴奏声中,10对来自宝兴社区的“钻石婚”老人,像60多年前新婚时那样手挽着手,缓缓走上红毯。“抱一个!抱一个!”在一片欢呼声中,77岁的马敏华与86岁的老伴须松青略带羞涩地相拥在一起。马敏华和须松青从小就在宝兴里长大,看着宝兴居委会成立。年长9岁的须松青对马敏华处处照顾、疼爱有加,他们相伴度过了60年的婚姻,一直是晚辈和邻里间效仿的“模范夫妻”。结婚60年两人互相包容,从来没有红过一次脸,难得的“冷战”也只是装装样子,没几分钟就好了。
夏天弄堂里的冲凉大军、放学路上吃盐水棒冰、妈妈在帮小姑娘梳辫子……一个个晾衣架上“晒”满了弄堂过去与现在的生活写真。这60多张照片一挂起来就引起了居民的热议,也勾起了他们对老式里弄生活的回忆。
“小时候一到夏天,弄堂里就随处可见男孩子用脸盆冲澡,那时候没空调,很多人家都会在弄堂里搭个小桌子一边聊天一边吃饭,吃好饭便早早地把长凳、躺椅、竹榻搬到自己所住的弄堂口,惬意地摇着扇子乘起凉来。”老居民周祥金指着照片回忆。
外滩街道党工委副书记李国球表示,这些里弄生活照片是对里弄文化最生动形象的诠释,浓缩了老式里弄的生活百态,也“晒”出了已从这座城市渐渐淡出的里弄文化。
抽驼子、造房子、跳筋子、打弹子、滚圈子……对于上了年纪的上海人而言,这些都是甜蜜的童年回忆。“九子”就是弄堂里孩子的游戏菜单,不管白天还是晚上,弄堂就是那时候孩子们的游乐场。“小皮球、香蕉梨、落地开花二十一。”这首当年在弄堂到处能听到的熟悉儿歌,在宝兴里再次响起。今年45岁的臧慧俊阿姨一边哼着儿歌,一边跟着节奏在一根橡皮筋上跳出各种花样。弄堂里跳橡皮筋是当时大部分女孩的童年记忆,找上五六个搭子,只要一有空就能跳起来。“那时候弄堂里最多的时候有六七组跳皮筋的人,皮筋也越挂越高,从脚踝可以一直跳到头颈。”"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