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蝗至浮云岭山行疲苶有怀子由弟二首•其一

2022-10-31 23:35:3101:51 60
声音简介
西来烟障塞空虚,洒遍秋田雨不如。
新法清平那有此,老身穷苦自招渠。
无人可诉乌衔肉,忆弟难凭犬附书。
自笑迂疏皆此类,区区犹欲理蝗余。
作品注释:
⑴疲苶(niè):困惫。南朝宋谢灵运《过始宁墅》诗:“缁磷谢清旷,疲薾慙贞坚。”
⑵乌衔肉:用黄霸典故。《汉书·黄霸传》说,黄霸为颖川太守,派了一个年长的廉吏出外察访,嘱咐他要保密。这个廉吏不敢住宿邮亭,只好在路边弄饭吃,却碰上“乌攫其肉”。这事被人看见,告诉了黄霸。那廉吏察访回来,黄霸一见面就向他慰劳说:“你真辛苦了,在路边弄饭吃,老鸦衔走了你吃的肉!”
⑶犬附书:用陆机典故。《晋书·陆机传》记陆机在洛阳,常靠一条骏犬和家里人往来传达书信。
作品鉴赏:
第一首写捕蝗所感。首二句写蝗灾严重情况。飞蝗成阵,像弥天塞地的烟雾自西方蜂拥而来,虽秋田急雨,也比不上它那样迅猛、密集。苏轼这年十一月到密州任上,《上韩丞相论灾伤书》追叙这段情况说:“轼近在钱塘,见飞蝗自西北来,声乱浙江之涛,上翳日月,下掩草木,遇其所落,弥望萧然。”其至於潜,又有《戏於潜令毛国华长官》诗说:“宦游逢此岁年恶,飞蝗来时半天黑。”此诗用一“塞”字、“遍”字,极写蝗势之烈。
三四两句痛斥当时官吏蓄意隐瞒灾情,不顾人民死活的罪恶行为。当时京东一带的某些地方官为了献媚执政,美化新法,公然隐瞒灾情,虚报“蝗不为灾”,甚至还宣称蝗虫能“为民除草”。诗人对这种鬼蜮行径,义愤填膺,他在《上韩丞相论灾伤书》中用自己亲身见闻,大声疾呼地加以驳斥说:“自入境,见民以篙蔓裹蝗而瘗之道左,累累相望者二百余里。捕杀之数,闻于官者凡三万斛。然吏言蝗不为灾,甚者或言为民除草。使蝗虫为民除草,民将祝而来之,岂忍杀乎?”诗中“新法清平那有此”二句正是针对这一事实,为民请命,发出的愤怒呼声。诗人用揶揄的口吻说:既然你们矢口否认事实,说什么新法清平,一切都好,蝗虫不但不能为灾,反而会帮助农民除草;但蝗灾却是铁的事实,否认不了;那么,它又是从哪里来的呢?也许只能说是我这个倒霉鬼给带来的了!这是十分荒谬的逻辑。三四句喷薄而出,如闻其声。
五六句说为官辛苦,欲诉无门,因而更加思念亲人。“乌衔肉”用的是黄霸的典故。苏轼用此事,说自己此次因捕蝗入山,风餐露宿,深感为吏之苦,欲诉无人,因而很想和苏辙谈谈;而山川阻隔,寄书无由,这就倍增痛苦了。“犬附书”用的是陆机的典故。二句用事精切,对仗工整,增加了语言的表现力量。
七八句又回到捕蝗的事上来,说虽然满腔义愤,欲诉无人,但仍然想要“理蝗余”,努力做好蝗灾的善后工作,这股傻劲,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可笑了。苏轼的可贵处,正是这种即使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也要坚持为人民做好事的积极精神。他晚年在写给老朋友李公择的一封信上说,他“虽怀坎壈于时,遇时有可尊主泽民者则忘躯为之;祸福得丧,付与造物”。一个伟大诗人,是需要这种献身精神的。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蝗灾之日

★一部检视灵魂的悲悯之作,文学史上险被错过的遗珠!★那些被梦想所折磨的人们,终将发现它只不过是欲望泛起的荣光。★同时入选以下三大权威榜单的世纪经典:《时代周刊》...

by:启辰说过要听话

末世飞蝗

“这地儿我来过,当初挂了个牌匾叫天上人间!那排场……”老马叼着半截雪茄,凑到滚烫的枪管上点燃,美美吸了一口。透过缭绕的烟雾,他眯着眼看着这阔别6年的废墟。

by:91爱上生活

浮云

是歌,也是诗这是一份关于梦想的誓言;是气概,也是态度这是一张关于人生的画卷,...

by:华语音乐

浮云

来自延参法师的开示,最智慧的活法

by:灵煜先生

浮云列车

【内容简介】伊士曼王国没有神秘。请乘坐四叶原野的浮云列车,进入哈洛恩多的里世界——火种与源能,旧神与新祇。繁星化身神民,深渊累骨为级。……乘客:“来不及解释了,...

by:声音畅想者

法布尔昆虫记之蝗虫

蝗虫真的是“田野里的灾星”吗?

by:听书读书共分享

像浮云般飘散

忽然发现中学生们在课间讨论的不再是韩寒、不再是郭敬明的小说,他们口中开始出现一个略显陌生的名字,一唏——以及他的小说。他们在网上到处找小说的的章节,把每一个更新...

by:喜马AI酱

浮云的原创歌曲

不太识谱,也不太懂乐理,吉它弹的很糟糕,但就是想表达,写了很多歌,有大学时期的迷茫,有初入社会的青涩,还有步入中年的思考……

by:浮云也自由

叶罗丽之浮云静水

(非原创)第三部名为不夜幻境,纯原创,只是剧情延伸。简介如下:“欢迎来到,不夜幻境。”“我愿为你,坠入黑暗。”——蓝挽月“我愿为你,重启黎明。”——时律娃娃脸清...

by:浅月_千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