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和中国人的居住健康

2021-07-06 17:11:5712:50 594
声音简介
夏日

作者:白居易
东窗晚无热,北户凉有风。尽日坐复卧,
不离一室中。中心本无系,亦与出门同。

今天读这一首诗特别能感同身受,因为今天我们浙江省官宣出梅了,这意味着最炎热的天气也到来了。 在 这样的天气里,能给自己寻找一个清凉的处所,静静地呆着,避暑消遣,那无疑是最美的事了。
一千多年前,当然没有空调,我想作者白居易为了避暑,也是煞费脑筋。可有一天,他发现一到傍晚,房间靠东边的窗户总会先凉下来。就可以在这里消消暑气。我们知道,傍晚最热的方向一定在西边,因为太阳从西边落下去,靠西的方向总会有余热,我们管这个叫西晒日,这个夕阳的照晒威力非常大,以前下地干活的农民伯伯也会刻意避开傍晚的阳光。
我们中国人买房子一般都会特别注意房子的朝向,阳台客厅是不是朝南,卧室是不是有西晒日。而外国人不大会这么考量,他们更多看中的窗外有什么景观?
我们到农村山村去看看,几乎所有的村子都是坐北朝南来布局的,村子里的房子也是坐南朝北来建设的。中国人对方位的定向,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建立人和太阳某种特别的和谐的关系。
这要从中国处于北半球的地理位置开始说起。中国大部分陆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所以冬季太阳高度角较小,住家门窗朝南,可使更多斜射的太阳光线进入室内,从而提高室内温度。而在夏季,太阳高度角增大,太阳从门、窗射入的光线反而就少,从而能保持室内有一定的凉意。
再就是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东亚季风区,住宅朝南,盛夏季节可避开下午最热的时候的阳光,隆冬季节又可避开西北寒风,起到防寒、保暖的作用。中国大陆在冬天有西伯利亚的寒流,夏天有太平洋的凉风,一年四季的风向总是变化不定,但又有一定的规律。黄帝内经就把这些规律总结记载下来流传至今,所以很多中医人是能把握气候来治病的。
所以说住宅坐北朝南,不仅是为了采光,防暑避寒,还为了避风。
坐北朝南还和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有关系。
黄帝内经的阴阳离合论篇说:岐伯曰:圣人南面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什么意思呢?圣人就是类似于三皇五帝的上古帝王,天师,大祭司,他们需要在特定的日子和时间里,面朝正南方做两件件天真浪漫的事情。
第一件是白天立圭表测量太阳的影子,夜晚观看星空,记录星斗运行的轨迹。当我们面对正南方的时候,以身体为坐标,就会得出一个左东右西的方位图。这个方位图几千年来没有变过,我们知道的左青龙右白虎,左升右降,这个时空方位的形成,是古人观测太阳和月球的东升西落和星星围绕北极星的方向直接得出的结果。
所以如果我们要读懂黄帝内经,山海经等古老的典籍中的内容,需要建立一种南面而立的时空观。
太阳在夏至会出现在南方的最高处,从气候的角度讲南方吹来的风,是最热的,阳气也是最足的。所谓东温西凉,南热北寒。
白居易躲在东窗,远离西晒,似乎凉快一些,但他慢慢发现,朝北的门口,居然还有丝丝凉风,那简直太爽了。你如果有生活在农村的经历,注意观察的话会发现,夏天的夜晚村子里很多人都会出来乘凉,他们聚集的方位往往在村子或者房子的东面和北面。因为这个方位常常有风,也比较凉爽。
在中医的理论中,东方生风,北方生寒。对应人体的内脏,肝属于东方,所以肝的疾病常常是受风邪所引起,比如肝风内动。平常我们遇到的眼皮跳,手脚抽筋和颤抖,儿童发烧时的抽筋,牙关紧闭都和肝风直接相关。黄帝内经经典的十九条病机其中一条是诸暴强直,皆属于风。也是是一般突发性的强直性痉挛,多属风邪引起。夏天其实是很容易感受风邪生病的。所以乘凉也要注意,避免长时间吹风和避开大风天气。这些风会直接叩开我们人体的门户,吹进五脏六腑,留下病根。你如果有过一个晚上被风吹着睡觉的经历,就会体会到身体是很不舒服的,是一个无精打采,有气无力的样子。因为我小时候在阳台上睡觉感受到过好几次。如果身体素质差一点的,直接吹到生病都是很有可能的。

现在大多人都在家乘凉,因为空调的冷气就足够了。大家注意不要直接对人吹就可以了。黄帝内经常说,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空调和风扇是人为制造的虚邪贼风,一定要规避。夏天也不可过度贪凉,在空调室呆一天,傍晚下班最好出一点汗,排一排体表的风寒,这样会更健康。如果更细致一点,夏天我们也要规避带有寒气的北风。
白居易在这样一个凉爽的空间里,一会坐坐,一会躺躺,好不快活。
我自己在金华山有一方小空间,距离市区二十多分钟车程。每到夏天,这里就是一个绝佳的避暑空间了。就在这几天,外面的温度达到38度,湿度在80度以上.房子内部的自然温度是25度,湿度60度。
朋友来会问,你开空调了?其实没有。主要的原因是房子的建筑结构和地理位置。房子坐北朝南,材料是土木结构,夯土墙几乎完全隔绝了烈日的热气,而且土会从地表下吸取水气和凉气,这样一来,更加降低了室内的温度。所以这样的房子是有呼吸的,而且隔热保温效果也很好,真正做到了冬暖夏凉。
偶然也会听见拆了老房子,造了砖混新居的人感叹住起来还是土木房子舒服。。中国的传统建筑,讲究与自然的融合。三皇之一的巢皇有巢氏就教导当时的人冬天在洞穴居住以避寒,夏天搬到树上巢居以避暑和躲避野兽,这洞穴和树木搭建的房子,不就是最早的土木结构吗?
土和木共生,盛夏在这样的房子里呆着真的是一种享受。温度正好,心情也正好。平时没什么重要的事情也就懒得出门了。

诗的后两句说,中心本无系,亦与出门同。
假如我们内心没有什么烦心事,没有那么多挂碍,那么即使你在都市生活,也一样能享受到如同在深山避暑的那种宁静和爽快,所谓闭门即是深山。
香山居士告诉我们不要只停留在身体层面的避暑,内心也要有机会避暑。释怀让自己烦心的人和事,精神上的清凉就会出现。
烦躁的烦这个字,就是火烧到了头颅,火烧眉毛的意思,让人像火焰一样不稳定。
健康就是要让火往下走,走到脚底,健康的人手脚是温暖的,头脑是冷静的。中医的方法是告诉你随时要注意自己气息,学会调息。运气。比如我辅导孩子作业,常常会火冒三丈,呼吸一定是又快又粗,这时候意识到了,马上将呼吸调整好,气也立刻就消除了,这样脾气对我们的伤害就可以减到最小。脾气发不出来也不好,发得太过也不好,发而皆中节,恰到好处,我们可以在每天的生活中去体会和把握。一个善于调息的人,运气也会越来越好。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东方教主爱中医

听着听着,心就能静,看着文字听朗读就觉得很美好

若朴学堂 回复 @东方教主爱中医

有您相伴的日子里,我们也是幸福、美满的。

若朴学堂 回复 @东方教主爱中医

感谢支持,请您关注我们账号,欢迎订阅最新更新专辑《中医生活之美 | 随若朴老师 品味中医 妙用本草》。感谢您传播正气清音,祝福您元气满满。

安小姐邯郸

老师什么时候更新呀

若朴学堂 回复 @安小姐邯郸

感谢支持,请您关注我们账号,欢迎订阅最新更新专辑《中医生活之美 | 随若朴老师 品味中医 妙用本草》。感谢您传播正气清音,祝福您元气满满。

守候美丽_

老师的声音真好听!温柔,磁性。 现在还有文稿,太好了!

若朴学堂 回复 @守候美丽_

感谢支持,请您关注我们账号,欢迎订阅最新更新专辑《中医生活之美 | 随若朴老师 品味中医 妙用本草》。感谢您传播正气清音,祝福您元气满满。

猜你喜欢
《中国人的规矩》 起居篇

一些家庭起居和日常生活的规矩

by:妙巴

免费|少年与猫,居于夏日|N次元

稳定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AI主播良心又迷人,订阅追更不迷路!【内容简介】那是发生在这个夏日的,在我的身上的一件事情。已经记不清从何开始了,如果一...

by:塔读de电子书

中国人的气质——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

《中国人的气质》是一本1872年来中国的美国传教士在中国生活多年后写成的书,从一个西方人的角度向我们讲述了晚清时中国人的生活。书中通过对比西方,也向我们展示了当...

by:蒹葭大帝

夏日情陷

白芒突然被分手,学霸前男友说:“你也不想我只因为你的脸,跟你在一起吧。”言下之意,她只有一张脸好看。白芒来到宁市,亲爸对外护短:我家芒芒,读书不好,是云城地方小...

by:米小悦_

夏日诗语

蝉鸣高柳、蛙噪池莲,萱草黄花、石榴吐艳。读一首夏日诗词,几分清爽、几分陶醉、几分兴叹!

by:盐店掌柜

中国人的性格 |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

这是一部影响世界近百年中国观的读本!本书原著版于1894年,面世后引起国内外有识之士的广泛重视,鲁迅、潘光旦、费正清等先后发表文章予以力荐。本书作者史密斯生动的...

by:听音煮雨

中国人的性格|100年之前外国人眼中的中国人

本书内容包括了有中国人的衣食住行、中国人孝悌为先、中国人知足常乐、中国人的生命活力、中国人的忍耐力、中国人的勤劳等内容。

by:幽龙随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