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4.15——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译文】孔子说:“参啊,我的思想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学生们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这里有两个概念,“忠”和“恕”,前面已经做了定义,“忠”是忠于事,尽心尽力于事;“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一个对事,一个对人。



袁淼_3v

其实这期我认同傅佩荣老师的讲法,孔子的一以贯之绝对不是忠恕,应该是有后续,可惜曾子没接着问下去,忠和恕是两个,和一以贯之有的一有点矛盾

一壶浊酒_贾志刚 回复 @袁淼_3v

李零说:"这种“一”不是提示性的线索,而是贯穿性的线索,如原则、原理。"不要把“一”理解为一二三四的“一”。

回复@袁淼_3v
表情0/300

其他回复(1)

一壶浊酒_贾志刚

李零说:"这种“一”不是提示性的线索,而是贯穿性的线索,如原则、原理。"不要把“一”理解为一二三四的“一”。

其他用户评论

心浩_qm

十八条贵族精神,一首打油诗

一壶浊酒_贾志刚 回复 @心浩_qm

超级棒啊

背后有高人 回复 @心浩_qm

以身作则!

心浩_qm 回复 @一壶浊酒_贾志刚

感谢贾老师的建议和指导,让我有了更明确的方向和信心。认真的学习和践行贵族精神,让教学变得更加有力量。感谢贾老师!又认真地抄了一遍!

齐建泉

贾老师,关于吾道一以贯之这句,总觉得有点不理解。前面子贡问过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曰:其恕乎!现在曾子说是:忠恕。加了一个忠字。我理解:曾子应该是理解偏了老师的道。孔子的道应该是仁义礼智信吧。希望老师您再点拔一下我。谢谢啦。

一壶浊酒_贾志刚 回复 @齐建泉

前面讲过,所谓恕,实际上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什么到了曾子这里加了一个忠呢?因为孔子这个时候强调忠,就是做事要善始善终,所以曾子的三思中第一位就是:为人谋而不忠乎?所以曾子并没有理解错。仁义礼智信是个太宽泛的概念,不会是一以贯之的道。

齐建泉 回复 @齐建泉

谢谢贾老师这么快回复了。老师,我总觉得恕和忠是行为层面的上的。孔子讲道,并一以贯之。我认为是思想逻辑层面的。道是一个原理丶规律呀。谢谢老师呀!

谦而益谦

孔子的吾道就是仁道,仁道就是忠恕之道,忠讲做事(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恕讲做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仁道就是做人做事之道,就是人道。贾老师讲仁就是好的人际关系,我觉得只讲了仁的一面。

一壶浊酒_贾志刚 回复 @谦而益谦

我认为你说得有道理,但是你忽略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曾子喜欢讲忠,所以他说仁就是“忠恕之道”。但是在孔子这里,基本是不讲忠的。所以孔子的“仁”就是好的人际关系,曾子的“仁”就是做人做事都要做好。放在现代,当然是曾子的仁更好。多谢你的观点,又让我有更多思考,有新的领会。

谦而益谦 回复 @谦而益谦

谢谢贾老师回复

谦而益谦

曾子学而篇第一次出场“吾日三省吾身”就讲了三件事:做事(为人谋)、做人(与朋友交)和学习(传习)。和孔子的思想,和后面曾子讲的,都是一致的。

酒卮映花枝

南师:子曰吾有一道,不二法门,付诸曾参

当前评论用户
TA的其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