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韵大鼓《宝玉夜探紫鹃》于会江 2021年

2021-07-12 21:51:5215:12 6032
所属专辑:于会江 京韵大鼓
声音简介

《宝玉夜探紫鹃》取自清代文人韩小窗的子弟书《露泪缘》,描写了黛玉病逝后,宝玉夜探潇湘馆欲向紫鹃倾诉委屈的情节,哀怨感人……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陈笑暇整理、著名白派京韵大鼓表演艺术家赵学义设计唱腔。唱词前两节保留了原作中“乜斜辙”的文字,这在京韵大鼓中是极为罕见的。二〇〇五年深秋京韵名家赵学义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将它传授给于会江先生。病痛中的赵学义怀抱着一个盆顶着腹部坚持传艺,彼时,在她沙发旁边有一个床头柜,随手可以拿出一副鼓板和于会江手抄的《宝玉夜探紫鹃》唱词,或许在那大限将至的时光中这是对于她而言最重要的两件东西,或许她在以唱词中“《露泪缘》结尾……哀怨欲绝”来做为向于会江面授的最后一段曲目。而今,于会江先生回忆起恩师在自己唱时为自己以鼓板击节的场景更是历历在目,恍如昨日……
        二〇一五年秋,于会江曾在北京首演《宝玉夜探紫鹃》。自二〇二一年春,白派京韵大鼓名家于会江先生又和老搭档王洪立、王妍、闫萍三位老师开始排练此曲,在重新安排了过门儿的同时把原曲末句的唱词、唱腔都做了相应的调整,于二〇二一年七月十日晚录音。谨以此曲告慰天堂里赵学义先生。




京韵大鼓《宝玉夜探紫鹃》
原作:(清)韩小窗
整理:陈笑暇
唱腔设计:赵学义
演唱:于会江
伴奏:王洪立 王妍 闫萍
录音:苏星宇
2021年7月10日晚录音
文稿提供:于会江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伴你同行_it

谁爱曲艺我爱谁 上新活呱唧呱唧

1383992beiu

上新活太难了,于老师佩服佩服

猜你喜欢
京韵大鼓

京韵大鼓又叫“京音大鼓”,广泛流行于河北省和华北、东北的部分地区,是我国北方说唱音乐中艺术成就较高的曲种,同时在全国的说唱音乐曲种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京韵...

by:穆长陵

《京韵大鼓》

京韵大鼓,清末民初形成并流行于北京、天津地区。由当时的鼓书艺人刘宝全等把原用河北语音演唱的木板大鼓改用北京语音演唱,广泛吸收京剧唱腔及北京流行的民间曲调创制新腔...

by:文浩爱听曲儿

京韵大鼓合辑

京韵大鼓,中国曲艺曲种之一。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形成于京津两地。河北木板大鼓传入天津、北京后,刘宝全改以北京的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吸收...

by:恒悦畅读

京韵大鼓合辑

京韵大鼓由河北省沧州、河间一带流行的木板大鼓发展而来,形成于京津两地。河北木板大鼓传入天津、北京后,刘宝全改以北京的语音声调来吐字发音,吸收石韵书、马头...

by:猫头鹰传书

刘宝全京韵大鼓

刘宝全(1869年-1942年),男,曾用名刘顺全,字毅民,河北省深县人。京韵大鼓演员,刘派京韵大鼓创始人。本专辑收录1925-1936年间灌制百代,胜利,蓓开...

by:小王哥_7o

京韵大鼓·小岚云

小岚云(1923-1992),京韵大鼓演员,本名钟俊峰。她生在北京宣武门外的一个曲艺世家。她的祖父钟有亭是北京三弦名票,父亲钟贞荣是著名弦师王鸿...

by:河蚌曲艺

京韵大鼓·刘宝全

刘宝全(1869年-1942年),男,曾用名刘顺全,字毅民,河北省深县人。京韵大鼓演员,刘派京韵大鼓创始人。作品有《大西厢》等20余段。刘宝全七岁...

by:河蚌曲艺

京韵大鼓·孙书筠

孙书筠(1922年—2011年12月8日),女,原名孙慧文,北京人。刘(宝全)派京韵大鼓演员,京韵大鼓女声化的丰碑。孙书筠8岁从...

by:河蚌曲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