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十讲》书学前言

2023-06-13 23:40:5304:25 4366
声音简介

    书学在古代为六艺之一,本来是一种专门的学问。周秦以来,历代都非常重视,尤其是汉、晋、唐三朝。五千年来,期间书体颇有变迁,不过可以这样概括地说:我国的书法直到魏晋,方才走上一条大道,锺王臻其极诣,右军尤其是集大成,正好像儒家的有孔子一样。

  在书法的本身上说,不侫并无新奇之论。现在愿诸位在学习书法时注意的有三个字:第一个是“静”字。我常说艺是静中事,不静无艺。我人坐下身子,求其放心,要行所无事。一方面不求速成,不近功;一方面不欲人道好,不近名。像这样名心既澹,火气全无,自然可造就不同凡响。第二个字是“兴”。我人研究一种学问,当然要对所研究的一门要先发生兴趣。但是一时之兴是靠不住的,是容易完的。那么如何可以使兴趣不绝地发生呢?总之,在于有“困而学之”的精神。俗语所谓“头难、头难”,开始的时候,的确不易,没有毅力的人,不免见难而退,就此灰心。所以我们要不怕难,能够不怕,自会发生兴趣。起始是一种浅尝的兴趣,到后来便得深入的兴趣,有了深入的兴趣,不知不觉便进入“不知肉味”的境界里去了。将来炉火纯青,兴到为之,宜有杰作。第三个字是“恒”。我们要锲而不舍,不能见异思迁,不可一曝十寒。世界上许多学问事业,没有一种学问、一种事业可以无“恒”而能够成功的。易经恒卦的卦辞,开始就说:“恒、亨、无咎、利贞、利有攸往”那是说有恒心是好的、是通的、是有益的,如果锲而不舍,那就无往而不利了。当年永禅师四十年不下楼,素师退笔成塚,可见他们所下的苦功。又如卧则划被,坐则划地,无非是念兹在兹,所以终于成功。

  但是,梁庾元威说:“才能关性分,耽嗜妨大业”,不侫平时对书学就有这一点感想。请诸位也想一想看:现在通俗的碑帖是谁写的?他们在当时的学术经济是什么样?可不是都很卓越吗?唐宋诸贤,功业文章,名在简册,有从来不以书法出名的,但是我看到他们的书法,简直大可赞叹!所以我往常总是对讲书法的朋友说:“书当以人传,不当以书传!”此话说来似乎已离开艺术立场,然而“德成而上,艺成而下”我人不可不知自勉。今天我所以又说起此点,正是希望诸位同学将来决不单单以书法名闻天下!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素书学习

黄石公《素书》全文原始章第一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道者:人之所蹈,使万物不知其所由。德者:人之所得,使万物各德其所欲。仁者:人之所亲,有慈慧...

by:舍得学堂

读书学教育

介绍儿童教育方法,传播教育理念。

by:铨頴

《书谱》 中国书学史上一篇划时代的书法论著

孙过庭(646~691),名虔礼,以字行。杭州富阳(今属浙江)人,一作陈留(今河南开封)人。唐代书法家、书法理论家。胸怀大志,博雅好古。擅楷书、...

by:兴丽_

前言集

一本书的前言、序言等是对一书的综述,往往是很值得细读的部分。本集收录我读过的一些书的前言、序言等,虽然有些书非常有价值,但由于版权等原因不便收录全书。

by:沪上耕夫

每天读书学习

清静,平等心

by:刘阳1674

有声书学习之路

学习有声路上的详尽记录,每个脚印都是真实的!被职场淘汰的奔五老男人,学习有声创作,零基础出发,能到达怎样的高度?

by:有声的天马

沈鹏书法十九讲 书内书外

沈鹏先生的书法十九讲以一种田园漫步的方式,神游于书内书外互为交织的世界,以哲人诗家的方式探寻其中蕴藉的美。这本书根据先生讲课录音整理,保持了口语化的风格,尽可能...

by:立风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