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3了万物由我,明妙觉在身

2023-06-08 04:12:5123:05 4879
声音简介

今为未见者,演无见之妙见;未闻者,入不闻之圆闻;未知者,说无知之真知;未解者,成无解之大解。所冀因指见月,得兔忘第(竹→皿),抱一冥宗,舍诠检理,了万物由我,明妙觉在身,可谓搜抉玄根,磨砻理窟,剔禅宗之骨髓,标教网之纪纲。

一气呵成的文章,姑且在此切断。既然道(佛法)不需要一切文字,永明寿禅师写这部书岂不多余?

刚骂了人家,自己又写书。他说明写这部书的原因,注意这几句话:“为未见者,演无见之妙见”。你以为明心见性真有个东西看见啊?那叫明心见鬼。无见之见,是谓真见。有些人问观音圆通法门,听耳朵、听闻啊!闻到那里去?“未闻者,入不闻之圆闻”,有个闻就不对了。“未知者,说无知之真知;未解者,成无解之大解”,这是解脱知见。

注意!不管大乘、小乘,学佛有五个程序: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譬如学净土、密宗、禅宗、天台宗……,你说没有受戒,何必受戒?不敢乱动妄念,一心不乱念佛,已经是戒了;由戒生定;千百万解脱,非经过定不可,否则便是狂慧。真的大智慧来了,一一在定境界上、智慧上,定慧不可分,讲程序则分开,由戒得定、由定得慧,得了慧然后才得真解脱。真解脱以后呢?大觉之用、所知所见,解脱知,解脱见都来了,所以称“解脱知见”。

常有同学问我,打坐看光、定,定了以后又怎么样?真想甩他两个耳光。唉!真是没办法!耳光硬是甩不出去。也不敢甩,他也没有资格让我甩。那怎么办?只好说:“暧!你到了那个时候再说嘛”!

你说得定以后怎么样?成佛以后怎么样?肚子饿了吃饭,吃饱了怎么样?还有人问我这样的问题!你说吃饱了以后怎么样?解脱以后如何呢?我只好告诉你:“解脱以后再来问我,当然我有办法给你”。很简单,把你绑起来,再去解脱。现在把我的秘密告诉你,解脱以后千万别再来了,再来就把你绑起来,再让你去慢慢解脱。

永明寿禅师说他为什么写这部书?不得已的事,为那些没有到达的人,未解脱的讲解脱。“所冀”,目的是“因指见月,得兔忘筌”。禅宗有部《指月录》,是根据《楞严经》说的;月亮在那里?不要拿指头说月亮在这里,那就糟了!这部书就是用指头指月亮给你看,你要去找月亮,等猎人网到兔子后就要丢开兔网。

雪窦禅师有一首形容打坐的诗。

一兔横生挡古路,苍鹰一见便成擒。
可怜猎犬无灵性,只向枯椿境里寻。

一只兔子横睡路中,鹰看见自空中飞下,一转眼就把兔子叼走,可怜猎狗没有灵性,只会向枯椿里头寻找。

大家打起坐来拼命想去妄念,妄念象路上的兔子,本来跑掉(本空),懂得的人就晓得兔子早跑掉,没有了。可是一般用工夫的人都象猎犬用鼻子找妄念。妄念动,那个不相干的在那里?妄念,妄念早跑掉了!不要去找妄念,那个洞了!

了万物由我,明妙觉在身。”文字非常简单, 可是大家注意!我们都晓得佛法专门谈空的多,其实讲到佛法的宗旨,是:“空有双融,非空非有。”如果认定佛法全是讲空,那是有偏见的。当然偏有不对,偏空也不对。

这里讲到了佛法真正的见地、宗旨;“了万物由我。明妙觉在身”特别注意!了万物完全由我,并没有讲无我。佛最初开始说法传道时,讲“无常、苦、空、无我,诸行无常,一切世间法无常,都会过去,不会永恒存在;一切皆苦,一切皆空”。这是佛法的基本理论,几乎每本佛经不离此理。但是,依《大涅槃经》所说,佛将涅槃时却宣布:“常、乐、我、净”。佛性(自性)是常的,与无常相对;非苦,是乐的,是真我,不是无常;是净的,空即是净。

要注意一个“”字,了了以后才知道万物由我。这里发现几个大问题,文字看起很简单,好象很容易了解,但我们的思想,经常被这些好句子及其丰美的文采覆盖住,如果不帮大家深思细读,很容易忽略过去!

第一个大问题:佛法的本性。

第二个问题:自老庄以下,道家思想,综合僧肇法师的观念,归纳出两句话: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此为“心物一元”。这个观念同“了万物由我,明妙觉在身。”大家研究看看,拿一句禅宗古代术语来讲:“是同是别?

一般人喜欢学禅,说这个悟了,那个悟了,理(道理)上到达,但境界是否到达(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是个大问题。换句话说,见地与工夫一起到了没有?没有到,那是“”了!你说心里空空洞洞,没有念头,那很简单,稍稍吃一点带麻醉性、放松精神的药,马上没有念头,那也得道悟了?不是这个道理。

第三个问题:后世称专谈修证做工夫的道家为丹道家(炼丹成仙)。丹道家偏重形而下工夫的求证;儒家偏重形而上的精神。真证了道,是“宇宙在手,万化由心”,宇宙掌握在人的手里,万有的变化由于心念。

我们提出“了万物由我,明妙觉在身”、“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宇宙在手,万物由心”三个观念,大家研究一下,是同是异?最后可说都是一样。

《宗镜录》以禅宗为根本,以般若唯识来陪衬其他诸宗。谈到修证,也就是如何达到明心见性境界。真了的人,注意这个“”字,不能随便了了。真正明了,道理上悟到,烦恼、妄念、业力也真了了。这“”真难了,这一了,了不了?怎么了?通常我们跟人吵架,说这件事算了,回头仍说讨厌,还是算不了。

此了真难了“真了了”之后,你才能证到“万物由我”。永明寿禅师写这个文章不是玩弄文字,他是清净的人。

第二句话更严重。明白、真悟了的人,是“妙觉在身”,就在你这个身上。

去年在佛光别院上课,也提到永明寿禅师的话:“我有一宝,秘在形山”。我有一宝,藏在那里?就藏在你身上。每一个细胞,上自头发,下至脚趾,到处都有它,无所不在,所以,不要以为佛家所谈的空,是断见的空。有许多学佛的人讲空,不错,佛法初步是谈空,但是生老病死来了,今天感冒头痛,学佛的空嘛!空掉好了!不要痛,空不掉,那都是瞎吹。为什么空不掉?心物是连在一起的,你真能把身心分开,那差不多已经修成了一半,分开还要把它组合拢来,由分而合,进而超脱,才达得到“了万物由我,明妙觉在身”。换句话说,任何佛法,包括禅宗修证,最后皆以此为标准。达到这个标准,然后才能谈如何求解脱。

可谓搜抉玄根,磨砻理窟,剔禅宗之骨髓,标教网之纪纲。

他说《宗镜录》的著作,是集中了所有经典的骨髓、要点。我们不多讲,但是要注意每一个字,文字太美了!往往文学气韵盖过了思想。

磨砻”是农业社会碾米、麦的工具。“”,磨的米麦粉细一点;“”,磨的粗一点。“理窟”是道理的窟窿,一点一滴雕刻的很精细。

这部著作,挖的是禅宗的骨髓;“教网”是形容三藏十二部经典象个网一样,标出了三藏十二部所有佛经道理的纲要。

断惑才能证真?

余惑微瑕,应手圆净,玄宗妙旨,举意全彰。

四六文章,对仗,文字一看就懂,讲佛学,每一个字都是佛学,它的妙处在于那么一个需要逻辑思考和佛学专有名词的东西,他不着痕迹地把它变成文学,美极了!

余惑”就是八十八种结使,一切烦恼、妄想、习气的根本叫惑。小乘佛法“断惑证真”,把断除烦恼,证到空的一面叫道,那是小乘境界。诸位注意!看大家修持的日记,大部分思想还停留在这个境界,烦恼一来怕得不得了,都想去妄念,断惑证真,这是声闻缘觉的思想。然而真要断惑也很不容易。出家人常讲:忙一点就感觉到在忙中用功之难,这就是“余惑”未断。“平常给你清净,在山里住茅棚,盘腿打坐,尤其现代人住茅棚,一会儿念头空了、一会儿烦恼来了,一下欢喜、一下烦起来,还是在那里搞运动会。假使心里真的达到空,一定七天、八天、一个月,就算不错了!下山到人世间一忙,定境就没有了。所有的工夫是石头压草、压到的地方不长草,草却从旁边冒出来。

烦恼的根没有断,即是余惑未断,有一点余惑的根没有撤掉,等于白玉有瑕疵,不圆满、不清净。

这些话这么一讲,大家听起来很明白,都觉得对,其实全错了!用我刚才所讲的话来表达佛法,会产生一个很大的流弊,认为烦恼可以断,断了惑才能证真。

错了!烦恼、妄念本身同般若本身一样,是“非断非常”、“非空非有”,这个道理很深刻,我们暂时不介绍,留到后面讲到唯识时再说明,此书对这一点批判的很厉害,说明得很清楚。

应手圆净”,当下就圆满清净。

玄宗妙旨,举意全彰”,这又是要注意的地方,佛法要我们断妄念,去掉第六意识,妄想意念空了,才能证到真如。但这里并没有叫你空念,“举意全彰”:必须懂得真正的意之用,体用皆知,完全清楚,不需要放下,当下即证真如。

能摧七慢之山,永塞六衰之路。

什么叫七慢、六衰?这些名词讲义上都有,不再解释,请自行查阅。

(编案:所谓六衰,即指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因为这六尘能损害到善法,故称六衰。至于七慢,出自《楞严经》及伽毗婆沙论人其内容如下:

一、慢:即同类相傲。士。于相似中,执己相似,于下劣中执已为胜。

二、过慢:于同类相似法中,执己为胜;他人胜于己处,执为相似。

三、慢过慢:即他人本胜于己,而执己为胜。

四、我慢:即倚持己之所能,欺凌他人。

五、增上慢:即未得谓得,未证谓证。

六、卑劣慢:即以劣自夸,自己但有下劣少分之能,反自矜夸,别人虽有多分之能,反不如自己。

七、邪慢:即实无德,妄为有德,执着邪见,不礼塔庙,不敬三宝,不诵经典。)

世界上的人,包括我在内,个个有慢心。佛学把慢分成好几种慢,很难讲,通常叫“骄傲”,好听的名词叫“自尊心”。自尊也罢,骄傲也罢,反正都是我慢,都从“”来的。你说某人好谦虚、好内向、好害羞,没有我慢,没有骄傲可能比表面骄傲的人还要厉害。

许多人学佛出了毛病,工夫不进步,智慧不开,都因为“贪嗔痴慢疑”的慢疑来的。比如我经常告诉许多同学:“为什么不来问呢?”“我怕老师忙,不好意思麻烦老师。”假的!此为我慢,总以为自己会摸索得过去,为什么专靠老师?非冲过去不可。你慢慢冲吧!冲个三万年再来找我,没有关系,我再等你。我说你那么笨啊!有一把老骨头还在,已经吃了几十年苦头,你来问一下,我帮忙你一下,不要走冤枉路,多占便宜呢!再不然翻翻古人的书,古书上都是经验,你偏要我慢。“没有啦!”我慢又不承认,就是七慢。这些都是比方。

我慢很容易犯,越是自卑的人越傲慢,凡是傲慢的人必定自卑。没有东西才傲慢,充实的人不会傲慢。口袋带个五十万出门,你敢装成有钱人的样子让人来抢?你一定装得穷兮兮,因为充实自然不敢暴露;越没钱越装有钱,那一定有问题。

人真到了不慢就真无我,真无我差不多入道了!这个要自己检查自己。有许多好的表现、好的行为都是我慢。比方说“算了,人老了没得进步,也没得希望,就是这个样子!”这正是我慢,也正是由“”来,因为“”认为没有希望,你怎么晓得你没有希望?假使你对你真清楚了,“了万物由我”你已经成功了。

慢字非常重要;为什么永明寿禅师在此特别提到慢?他不是为了作文章凑数,我们读书要多一只眼睛注意这些地方,尤其文字写得美,很容易被骗过去。

能摧七慢之山,永塞六衰之路”,六根衰败、生老病死之苦永远不会有。

尘劳外道,尽赴指呼;生死魔军,全消影响。现自在力,阐大威光,示真宝珠,利用无尽。倾秘密藏,周济何穷?可谓香中爇其牛头,宝中探其骊领。

什么叫外道?什么叫魔道?魔也好,外道也好,都变成你的,随你指挥,运用自在;生死了了,无所谓邪魔外道,一点影响都没有。

倾秘密藏,周济何穷”?一讲到密宗,大家都喜欢修,以为另有法门可传,口袋摸一下,不要给人家看到,拿去修明天就成功。没那回事。

秘密在那里?都在你那里,你自己“万物由我,妙觉在身”,这才是真秘密。有个法门、咒子给你叫密法,那才是笑话!那我可以编一万个密法给你。秘密藏在你那里。下面都是形容词。

可谓香中爇其牛头”。青年同学注意!别以为佛经说牛头最香,到中央市场买个牛头来烧,看香或臭?包你臭的要命!牛头香是植物名,是檀香中最好的香。

宝中探其骊颔”。在座很多中文系高材生都懂,“骊颔”,骊龙项下之珠,是龙的生命最宝贵的东西,也是一切珠宝中最好的宝,宝中之宝。“骊颔”,在《法华经》里龙女向佛献的宝珠就是这个“骊颔”。

华中采其灵瑞,照中耀其神光,食中喂其乳糜,水中饮其甘露,药中服其九转,主中遇其圣王。

道家的九转还丹可以起死回生,这些都懂得,不要再解释。

(编案:《秘传还丹诀》云:“以五脏真气、三田真气,合和神水下丹田而曰九转。”又云:“内丹之功,起于一而成于九……转而成九为阳数之极,数而至于九,则道果成矣。”又据五代陈抟所传《九转内丹诀》,九转还丹为:“一转降丹;二转交媾丹;三转养阳丹;四转养阴丹;五转换骨丹;六转换肉丹;七转五脏六腑丹;八转育火丹;九转飞升丹。功至九转,无法无诀,任其消遥,为大圆满,陈抟诗曰:“九转消遥道果全,三千功行作真仙。金丹玉简宣清诏,鹤驾云车赴洞天。)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hussarr

老先生总在教训人 这种段落挺烦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结婚由我

结婚也可,不婚也可。生育也可,不生也可。女性的人生价值并非取决于此。无论在中国还是日本,“单身人士”都在增加。不婚,又如何?——上野千鹤子寄赠中国读者

by:为女性读书

我命由我不由天

集原文、注释、译文、解读四部分,并且彼此照应,语言力求做到通俗易懂。把袁了凡先生‘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践行过程。明明白白呈现在众人面前。

by:初春的柳枝

我命由我不由天

每个人无论出身如何,只要真切了解自己,变能主宰自己的一生,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by:24字真言永记心中

天命由我不由天

不管什么样的艰难,什么样的痛苦,始终与快乐相伴,来吧,跟我一起踏上寻真之路!

by:漯河吹风

成功由我:李彦宏

【内容简介】他,18岁高分考入北京大学,毕业后到美国名校学习最热门的计算机专业,然后闯荡于华尔街和硅谷这两大金融和技术圣地,31岁回国创立百度……到如今身价数十...

by:听米有声

为什么我命由我不由天?

养生专家谈养生,我命由我不由天。

by:周建华9

【多播】红楼之我命由我不由天

本书是作者雪隐霜影在小说《红楼梦》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一部古代言情类网络小说,与原著的结局完全不一样,书中的女主黛玉也不像原著中的那般多愁善感,而是敢爱敢恨。女主...

by:兰山落梅

我命由我不由天-蔡志忠、李虹

1.人生最重要的是及时找到属于自己的那把刷子。2.漫画家蔡志忠70年总结的“人生十讲”。3.3岁半开始思考人生目标,4岁找到人生目标,决定要画一辈子。为何...

by:芳莉Catherine

情绪由我 蒂博-默里斯

情绪決定着你的生活质量,当你感觉好的时候,切似乎看起来都很美好;相反,当你感到沮丧时,一切都会变得很无聊,你会感觉未来一片黯淡。但是,你并不是你的情绪,你可以学...

by:珍爱悦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