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上2)中国古代设计的集大成

2022-09-20 13:52:3709:21 276
声音简介
●云锦。
①在古代丝织物中仅代表最高技术水平的织物。南京云锦是中国传统丝织工艺品,有“寸锦寸金”之称
②云锦因色泽光丽灿烂,美如天上云霞而得名,因其锻地起花,质地厚,花头大,故又名“大锦”
③其用料考究,织造精细,图案精美,格调高雅是中国丝绸文化的璀璨结晶

●顾绣
①又称为“露香园顾绣”,汉族传统刺绣工艺之一。顾绣因起源于明代松江地区的顾名世家而得名
②上海民间传统美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③顾绣把名画中的山水,花鸟,人物等杰作作为魔本画面军事秀会结合,以绣代画,这也是他最为独特之处,因多仿名字名画,因而被誉为“画绣”
④顾绣为高雅的刺绣艺术,对后世影响很深,清代四大名绣得益于顾绣

●缠枝花纹
①是明代最流行的一种装饰纹样,常用于陶瓷、织锦的装饰纹样,它以固定近似的格式,卷曲连环,通常用宝相花和牡丹花,构成一种程式规格
②.以其回转缠绕的构成形式、丰富有序的组合法则,明确生动的表达出明代百姓热爱生活,渴望幸福的世俗心境

●宣德炉
1.明代工部为适应宫廷和寺庙做祭祀或熏衣之用的需要,利用从南洋所得的风魔铜铸造的一批铜器
2.是明代工艺品中的珍品,宣德炉的铸造成功,开了后世铜炉的先河,在很长一段历史中,宣德卢成为铜香炉的通称

●景泰蓝
①是一种瓷、铜结合的独特工艺品,到明代景泰年间这种工艺制作达到了巅峰,制作出的工艺品最为精美,故后人称这种金属器为景泰蓝
②又名“铜胎掐丝珐琅”,是一种在铜质的胎型上,用柔软的扁铜丝掐成各种花纹焊上,然后把珐琅质的色釉填充在花纹内烧制而成的器物,使用的珐琅釉多以蓝色为主,故名景泰蓝
③景泰蓝诞生于皇宫皇家重要的组成部分,皇宫大殿的主要陈设,也是镇店之宝,造型制作精美,图案庄重,色彩富丽,金碧辉煌,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制作过程:制胎—掐丝—焊接—点蓝—烧蓝——磨光—镀金等

●⭐画珐琅
①画珐琅是金属珐琅器品种之一。又称“铜胎画珐琅”
②清代画珐琅产生于康熙,盛于乾隆时期
③以金属铜做器胎,就是先于红铜胎上涂上白色珐琅釉,入窑烧制后,再以各种颜色的珐琅釉料绘制图案,然后焙烧而成
④造型有杯、 碗、瓶、炉等装饰花纹,基本是绘画式,有花卉、山水等,色彩极为丰富

●百宝嵌
①是用金、银、宝石、珊瑚、翡翠等雕成人物,山水、花卉等镶嵌在漆器上
②明代黄大成所著的《髹饰录》中有“百宝嵌”一词,以江苏扬州的漆器著称,名家有周翥,由于周翥特别擅长百宝嵌漆器,于是人们直接称其作品为“周制”

●《髹饰录》
①明代黄大成所著,是我国现存唯一的一部古代漆工专著,书中总结了前人和他自己的经验,全面叙述了有关髹饰工艺的各个方面。全书分乾、坤两集,共18章。
②书中提出了“三法”“二戒”等。三法即“巧法造化,质则人身,文象阴阳”。巧法造化是善于师法自然;质则人身,则把漆器的胎质比作人的身体;文象阴阳要求漆器纹饰讲究自然美感。二戒指“淫巧荡心,行滥夺目”就是要避免过分偏装饰,而失去造物的实用价值
③《乾集》讲制造方法、原料、工具及漆工的禁忌。《坤集》讲漆器分类以及各个品种的形态,这是一部专业性很强的工具书,为古代漆器的定名和分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④极为典型地反映了我国古代手工制造的独到思想,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精致上古的审美观,以及敬业的工匠精神。被公认为漆工艺的经典之作,而且所讲漆器不仅限于明代,往往上溯古法,是研究漆工史的重要文献

●《天工开物》
①作者是明朝科学家宋应星,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科技著作
②全书共18卷,内容十分丰富,全面总结了明末以前的农业和手工业技术成就和设计创造,并附有122幅插图。其中,涉及手工业设计品种的有纺织、染色、陶瓷、金属器物、交通工具等
③特点是图文并茂、注重实际、重视实践。被欧洲学者称为“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他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的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全面反映了工艺技术的成就。书中记述的许多生产技术一直沿用到近代

●明代工艺美术风格
1.明代的工艺美术是我国古代工艺美术民族风格发展的成熟时期,基本具备了近代特色。艺术风格各有端庄敦厚的特点,可以用健、约等字来形容,健是充实而不浮艳,约是概括而不赘述。
2.明初有复古之风,师法唐宋,但又受元的影响,风格既不同于宋代的纤细工巧,又不同于元代的粗犷豪放,而有质朴敦厚的特色,以家具为典型的代表,值得借鉴
3.明代工艺美术明显形成了宫廷工艺和民间工艺两大体系。前者做法技巧严谨、重在技术,后者质朴豪放,自然健康、重在艺术
4.明代的文人士大夫,参与工艺美术设计的指导、设计与制作
5.总结了许多理论专著,对后世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比如《髹饰录》《天工开物》《园冶》

●补充
●榫卯结构
1.中国古代建筑以木材砖、瓦为主要建筑材料以,木构架结构为主要结构方式,由立柱、横梁等主要构件建造而成,各个构件之间的节点以榫卯结合,构成富有弹性的框架结构形式
2.榫卯是在两个木构件上所采用的一种凸凹结合的连接方式,凸的部分叫榫,凹的部分叫卯,榫卯咬合起到连接作用
3.是中国古代建筑家具的主要结构方式,榫头深入卯眼的部分被称为榫舌,其余部分被称为榫肩,应当用于房屋建筑后,虽然每个构件较单薄,但整体却能承受巨大的压力

●《梦溪笔谈》
1.详细记载了劳动人民在科学技术方面的卓越贡献和作者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自然科学达到的辉煌成就
2.作者沈括是北宋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
3.《梦溪笔谈》,包括《笔谈》《补笔谈》和《读笔谈》三部分。全书内容涉及天文、历法、气象、地质、地理、物理、化学等诸多领域。就性质而言,《梦溪笔谈》属于笔记类。从内容上讲,它以多于三分之一的篇幅记述并阐述自然科学知识,因为沈括本人具有很高的科学素养,他所记述的科技知识也具有极高价值,基本上反映北宋的科学发展水平和他自己的研究心得,因而被现代人誉为“中国科学史上的坐标”

●《畴人传》
1.在中国古代指的是从事天文、历法、仪器、星占等术业的人,一般多为子承父业。阮元撰《畴人传》历时四年,书中记录自上古至乾隆末年的245位天文、历法、算法家,另有37位西洋学者
2.内容涉及历代天文、历法、推算资料等方面。
3.编撰方法是每人一传,传末有作者评说,篇末注明材料出处
4.此书前四十二卷记中国际学者,后4卷附记对中国科技有影响的外国学者,打破了学术上的国界,在闭关锁国的清朝显得难能可贵
5.《畴人传》的刊行,标志着中国历史上有了第一部纪传体科技史和第一部科学家、设计师传纪

●《建筑十书》
1.古罗马建筑师维特鲁威所著的一部有关建筑实践与理论的建筑师手册,是现在最古老且最有影响力的建筑专著。
2.全书分十卷,内容涉及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基本原理、建筑构图原理等,书中记载了大量建筑实践经验,阐述了建筑科学的基本理论。
3.维特鲁威的这部著作在中世纪以手稿的形式传播到1486年才首次印刷版的形式在罗马出现,在文艺复兴时期,颇有影响,对18 19世纪中的古典复兴主义亦有所启发,至今仍是一部具有参考价值的建筑百科全书。
4.由于该书记录许多关于希腊和罗马的建筑、绘画和雕塑的传闻趣事,所以它至今仍是古代艺术史编写的主要文献来源。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明清时期政治制度

明清时期中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达到顶峰,且愚民教育同时达到顶峰,皇权得到了极大的加强。

by:大脑改造计划

矢志不渝: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明清时期,数以千计的年轻女子抗拒父母的权威,终生忠贞于她们的未婚夫,很多以寡妇的身份终其一...

by:江苏人民出版社电子书

《矢志不渝:明清时期的贞女现象》

明清时期,数以千计的年轻女子抗拒父母的权威,终生忠贞于她们的未婚夫,很多以寡妇的身份终其一生,有的为未婚夫自杀殉死。贞女现象引发了中国历史上关于礼与女德的最激烈...

by:二兆月生

海天寥廓 | 揭秘明清时期中国沿海社会与海外移民

【作品简介】中华民族的形成,经历了农业部族和海洋部族争胜融合的过程,中华古文明中包含了向海洋发展的传统,本书是海洋与中国研究丛书之一,讲述明清时期中国沿海社会...

by:龙舌兰吟

中国通史.明清

中通通史用100个专题叙述了从中国境内的人类起源到晚清的中国历史,脱离了一般历史书编年体或章节体的窠臼;许多新近的出土文物和研究成果都囊括其中;对人物或事件的评...

by:启辰说过要听话

千家诗丨明清时期最受欢迎的儿童读物

《千家诗》是我国旧时重要的蒙学读物,现在人们经常提到的“三百千千”,指的就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和《千家诗》。《千家诗》是明清两朝流传极广的儿童启蒙读...

by:卡尔博学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