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经下邳圯桥怀子房:唯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

2021-08-11 14:03:4507:12 426
声音简介
李白专访张子房,何句方可诉衷肠?
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
子房未虎啸,破产不为家。
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
报韩虽不成,天地皆振动。
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
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
唯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
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
注释译文
注释
⑴下邳:古县名,在今江苏省睢宁县西北邳州界。圯桥:古桥名,遗址在今睢宁县北古下邳城东南小沂水上。张子房:即张良,字子房,是辅佐刘邦打天下的重要谋臣,在帮助刘邦建立汉朝后,被封为留侯。
⑵虎啸:喻英雄得志。
⑶博浪沙:在今河南省原阳县东南。
⑷黄石公:秦时隐士。相传张良刺秦始皇不中,逃匿下邳圯上遇老人,授以《太公兵法》,曰:“读此则为王者师矣。后十年兴。十三年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后十三年,张良从汉高祖过济北,果见谷城山下黄石,取而祠之,世称此圯上老人为黄石公。
⑸徐泗:徐州与泗州。
译文
张良少年未能得志如虎啸时,为求刺客而不顾破产败家。
从沧海公那里得到一名壮士,用金椎狙击秦始皇在博浪沙。
这次刺秦报仇行动虽未成功,而其名声却因此震动天下。
其逃匿追捕曾经过下邳,怎能说他在智勇双全上稍差?
今天我怀古来到圯桥上,更加钦羡张良的雄姿英发。
圯桥下只有碧绿的流水,而不知道黄石公如今在哪?
我站在桥上叹息张良逝去,徐泗两州从此便变得萧条空乏。
创作背景
楚汉相争时,被誉为“兴汉三杰”之一,能够“运筹策于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的张良,是李白十分倾慕的大英雄。诗人访寻英雄遗迹到河南道泗州,经过下邳(在江苏邳州睢宁一带)圯桥时,在传说张良遇到老师黄石公的地方久久徘徊,写下了《经下邳圯桥怀张子房》这篇怀古感慨之辞。
作品鉴赏
赏析
此诗起句“虎啸”二字,即指张良跟随汉高祖以后,其叱咤风云的业绩。但诗却用“未”字一笔撇开,只从张良发迹前写起。张良的祖父和父亲曾相继为韩国宰相,秦灭韩后,立志报仇,“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皇”(《史记·留侯世家》)。“破产不为家”五字,点出了张良素来就是一个豪侠仗义、不同寻常的人物。后两句写其椎击秦始皇的壮举。据《史记》记载,张良后来“东见沧海君,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良与客狙击秦皇帝博浪沙中”。诗人把这一小节熔铸成十个字:“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以上四句直叙之后,第五句一折,“报韩虽不成”,惋惜力士椎击秦始皇时误中副车。秦皇帝为之寒栗,赶紧“大索天下”,而张良的英雄胆略,遂使“天地皆振动”。七、八两句“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写张良“更姓名潜匿下邳”,而把圯桥进履,受黄石公书一段略去不写,只用一个“智”字暗点,暗度到三句以后的“曾无黄石公”。“岂曰非智勇?”不以陈述句法正叙,而改用反问之笔,使文气跌宕,不致于平铺直叙。后人评此诗,说它句句有飞腾之势,说得未免抽象,其实所谓“飞腾之势”,就是第五句的“虽”字一折和第八句的“岂”字一宕所构成。
以上八句夹叙夹议,全都针对张良,李白本人还没有插身其中。九、十两句“我来圯桥上,怀古钦英风”,这才通过长存的圯桥古迹,把今人、古人结合起来了。诗人“怀古钦英风”,其着眼点还是在现实:“唯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这两句,句法有似五律中的流水对。上句切合圯桥,桥下流水,清澈碧绿,一如张良当时。岁月无常,回黄转绿,大有孔子在川上“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慨。下句应该说是不见张良了,可是偏偏越过张良,而说不见张良的恩师黄石公。诗人的用意是:他所生活的时代未尝没有如张良一般具有英风的人,只是没有像黄石公那样的人,加以识拔,传以太公兵法,造就“为王者师”的人才罢了。表面上是“叹息此人去,萧条徐泗空”,再也没有这样的人了;实际上,这里是以曲笔自抒抱负。《孟子·尽心下》说:“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表面上孟子是喟叹世无孔子,实质上是隐隐地以孔子的继承人自负。李白在这里用笔正和孟子有异曲同工之处:“谁说‘萧条徐泗空’,继张良而起,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哉!”诗人在《扶风豪士歌》的结尾说:“张良未逐赤松去,桥边黄石知我心。”可以看作是这首诗末两句的注脚。
评价
《批点唐诗正声》:太白志豪,盖有所慕而作,末句尤见感慨。
《唐诗广选》:蒋仲舒曰:为英雄生色。眼界阔,是太白本色(“萧条”句下)。
《唐诗直解》:数语将子房说活了,无数断案,在“岂曰非智勇”五字,可作《留侯世家》小传。
《唐诗镜》:奇杰。似与古人把臂披豁,不徒为歔欷凭吊之辞。
《汇编唐诗十集》:唐五:叙事好手(“椎秦”句下)。又云:用留侯语,增易一字,便有生气(“报韩”二句下)。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奇崛雄浑。
《唐诗归折衷》:敬夫云:岂独子房,我并壮荆卿也。古人不作,谁可与语(“天地”句下)!
《唐诗别裁》:为子房生色。“智勇”二字,可补世家赞语。
《唐诗笺要》:雄俊事,得太白豪迈之笔传之,倍觉生色。其豪迈处又抑扬顿挫,“虽不成”、“岂曰非”等字可味。《西清诗话》称白“逸态凌云”、应是此种。
《唐诗选胜直解》:自寓之意,见于言表。
《石洲诗话》:太白咏古诸作,各有奇思。入手“虎啸”字,空中发越,不知其势到何等矣,乃却以“未”字缩住;下三句又皆实事,无一字装他门面。及至说破“报韩”,又用“虽”字一勒,真乃逼到无可奈何,然后发泄出“天地皆振动”五个字来,所以其声大而远也。不然,而但讲虚赞空唱,如“怀古钦英风”之类,使后人为之,尚不值钱,而况在太白乎?
《唐宋诗举要》:英骏雄迈,句句挟飞腾之势。
《李太白诗醇》:王翼云曰:是首绝妙咏史诗,潘稼堂曰:子房之为人从下邳、圯桥分界。以前是一截人,以后又是一截人。此诗亦分两半篇。从“岂曰非智勇”句止,是上半篇,是宾;从“我来圯桥上”句起,是下半篇,是主。[1]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看云时

李白专访张子房,长叹何句诉衷肠?

看云时

李白专访张子房,何句方可诉衷肠?

猜你喜欢
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by:lie流伶

李白

李白——《清平调词三首》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by:洞庭烟雨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12月),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

by:惺惺相惜8

李白的诗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自信,潇洒,豪气,这就是诗仙李白!我喜欢!欢迎光临我的微信童书小店:何足道斋生的小店——葫芦弟弟童书馆的推广小店。htt...

by:米子麟

李白诗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by:文几方1987

徐州-邳州艾山景区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江苏省邳州市艾山风景区票价描述80元/人(现执行50元/人)开放时间8:00—17:00乘车信息(铁路)——至邳州站下,沿...

by:恋景旅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