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歌诀下

2022-09-15 00:33:1016:04 53
所属专辑:玉函经原文朗诵
声音简介

生死歌诀下


浮弦多是风头痛,积聚体疼胸膈噎。


浮者,太阳之脉也;弦者,少阳之脉也。足太阳之脉,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足少阳之脉,循胁络于耳。脉浮而弦者,太阳之邪传入少阳也。二经俱病,是以外证头疼身体痛,内为积聚胸胁噎闷而痛也。


紧实号为寒热证,涩泻烦躁小便涩[1]


紧为外寒,实为内热。紧实相兼,则知外感寒而内蕴热也。寒邪客于肌表,外证必发热而恶寒。热邪留于脏腑,内证所以烦躁而小便赤涩。寒热相搏,大便不调[2],时复[3]自痛,此亦表里证俱见也。


芤脉盖因[4]阳耗散,鼻衄无时精气竭。


血流据气,气动依血,相恃[5]以行,不得相失。芤脉之诊,乃为阳邪内胜,血[6]与气失于[7]常道,并入清道中,发而为衄也。


脉沉兼伏是重阴,气刺胸膨块结。


沉为阴主里,伏主物聚,脉沉而又伏,名曰重阴。必主胸中气逆,膨闷而不宽舒,发为癥瘕,块硬疼痛[8]。叔和云“冷[9]即气动”,况其重阴者乎。


风寒相搏脉浮迟。外受寒邪内风热。


肺受风寒痰咳嗽。左手见之心战[10]


浮为风,迟为寒。脉浮迟者,知寒邪外侵,风热内搏也。假令右手寸口得之,主肺受风寒,发为痰嗽。左手寸口得之,心寒战怢。余部不同,见于《决[11]脉精要》歌中。


弱而兼濡是阳虚,汗出憎寒气羸劣。


濡者,荣怯卫弱之脉;弱者,虚气攻表之候。二脉兼见,阳虚明矣。《经》云[12]:“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又云:“阳虚则外寒。”是以漐漐然自汗,洒洒然恶寒,然[13]少气。


风湿风温及湿温,脉候交差要分别。


汗无[14]重汗耳无知,妄语无[15]名重暍。《伤寒论》有风湿、有风温、有湿温,证候不同,脉亦各异,不可不别。


风湿者,是风气与湿气相搏也。其证肢体痛重,不可转侧,额上微汗,不欲去被,或身微肿。欲发其汗,但漐漐身润,则风湿俱去矣。若大发其汗,则风气去而湿气在矣。风温者,其人素伤于风,因复伤于热,风热相搏,则发风温。其证四肢不收,头疼[16],身热,常自汗出,脉尺寸俱浮,治在少阴厥阴。不可发汗,发汗则谵言独语,内烦躁扰[17]不得卧。若惊痫目乱无睛[18],疗之者复发其汗,如此死者,医杀之耳。


湿温者,其人常伤于湿,因而中暑,湿[19]热相搏,则发湿温。病苦两胫逆冷,又[20]胸多汗,头目痛苦妄言。其脉阳濡而弱,阴小而急,治在太阴[21]。不可发汗,汗出必不能言,耳聋不知痛所在,身青面色变,名曰重暍。如此死者,医杀之耳。


洪数脉来阳气盛,目赤舌干唇破裂。


洪者大也,数者疾也。洪为阳盛,数则为热。脉来应指洪大数疾,则为热邪所胜。偏阳隆盛,是以目赤口干,唇焦破裂也。


浮而兼紧肾之虚,温助寒邪益精血。


浮则为虚,紧则为寒。脉浮而紧见于尺中者,肾虚感寒也。宜以温暖之药,祛逐寒邪,滋溢[22]精血,其病乃愈。


阳绝尺中脉细微,针灸勿令精气绝。


尺脉者,人之根本也。脉来微而细者[23],则为阳绝。速灸关元气海,不可缓也。治之稍缓,则阳气衰羸,精气竭绝。


促结代脉是脾虚,若见之时难救得。


脉来数,时一止复来,曰促;脉来缓,时一止复来,曰结;脉来按之动而复起,再再寻之,不能自还,曰代。此三脉,脾不得安常而然也。若更见于脾部,难可救也。


女人尺中须要盛,浮细沉迟是虚证。《经》云[24]:“男子尺脉恒[25]弱,女子尺脉恒盛,是其常也。”男子阳多而阴少,其脉在关上,故寸盛而尺弱;女子阴盛而阳微,其脉在关下,故寸沉而尺盛。是知女子尺脉要盛,今反见浮细沉迟之脉,皆主虚寒之候也。


忽然诊得寸中盈,六部无邪身有孕。《内经》曰[26]:“阴搏阳别[27],谓之有子。”诊之寸洪而尺大,肝[28]大而肺微者,有子之脉也。


童女童男何以别,须看天真无损缺。


大凡童子脉来沉,童女尺中洪拍拍。


此与上章“欲识童男与[29]童女,诀在寸关并[30]尺里。自然紧数甚分明,都缘未散精华气”同意。童男尺脉来沉者,精气完而未有所耗也。童女尺脉洪盛者,天癸盛而未有所损也。余如前章云。


男子妇人精血衰,假饶覆溢脉无回。


男子以精为主,妇人以血为本。精血实则强盛,精血衰则困惫。脉之盛衰,亦随气血之虚实不同也。是以脉有太过,有不及,有阴阳相乘,有覆有溢,有关有格。关之前者,阳之动也,脉当见九分而浮。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上鱼为溢,为外关内格,此阴乘之脉也。关以后者,阴之动也,脉当见一[31]寸而沉。过者法曰太过,减者法曰不及。遂入尺为覆,为外关内格[32],此阳乘之脉也。故曰覆溢是其真藏之脉,人不病而死也。


一呼四至为平脉,一呼一至死相催。


脉来一呼再至,一吸再至,不大不小,则阴阳各当其分,而不相胜也,故曰平人。减之法曰不及,过之法曰太过。若一呼一至,一吸一至,名曰损。人虽能行,犹当著床。所以然者,血气皆[33]不足故也。


伤寒舌黑洗不红,药洗分明定吉凶。


舌者,心之官,其色正赤,以象火也。伤寒病,舌上有膜,白滑如胎,甚者或燥或涩,或黄或黑,盖热气之有浅深也。若寒邪初传,未全成热者,则舌上胎滑也。及其邪传为热,则舌上之胎,不滑而燥也[34]。若热,则舌上之胎不滑而涩也。[35]若热聚于胃,则舌为之黄。《金匮》曰:“舌黄未下者,下之黄自去。”是热已深也。若热剧于胃,则舌为之黑。《针经》曰:“热病口干舌黑者死,肾水克心火也。”近代明[36]医有用布[37]帛包生簿[38]荷,从舌上下周遍[39]洗潠,复以竹篾刮净[40],或复红泽,有再生者[41]。洗之色[42]不转者,命不久也。


汗若脉和无恶候,脉如躁疾命将殂。《内经》曰[43]:“伤寒热病,汗出辄复热,而脉躁疾,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此名阴阳交,交者死也。”


中风目闭口开者,喉中拽锯气不敷[44]


脉若洪弦犹可救,浮大多应命不苏。


男女五劳洪数脉,定知不久气长吁。


此与上章“若遇风疾及劳疾,妙法看时如抵圣。风疾脾缓空费力,劳疾心数命难存”义同[45],彼注已详。王德肤《易简方》云:“中风,目闭口开,手散遗尿,声如鼾睡者,难疗。”予目击[46]数人皆死。


大抵七表八里脉,相连九道作程途。


表里脉分轻重病,九怪传来病不舒。


诊脉要分轻与重,始知生死可枝梧[47]。表者以阳言之,故脉有七,以象少阳奇数也;里者以阴言之,故脉有八,以象少阴偶数[48]。亦犹脏腑之表里,皆阴阳内外之相依者。如此,故取于表里而言也。道者通也,其脉有九,与表里之脉相通应也[49]。然[50]候脏腑之盛衰,情性之急缓,病之轻重,数之修短,皆可察而得之[51]。《内经》曰[52]:“察[53]于阳者知病从来,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


浮洪短促为阳弱,沉细兼长阴有余。


如此分张轻重断,岂同俗眼一凡夫。


张长沙云:“瞥瞥[54]如羹上肥者,阳气微也。”故浮洪短促,谓之阳弱。沉细兼长,则知阴盛矣。“萦萦[55]如蛛丝细者,阴气[56]衰也。”


六部鬼贼是如何,造化阴阳事更多。


心火怕逢沉滑脉,肺金犹怕浮洪克。


唯有脾元恶木侵,四时寄旺本[57]无形。


甲乙最嫌金气重,肾中脉缓水无[58]盈。


一位克重当须断,二位克重却分[59]轻。


三位克时难救疗,纵然暂醒必归冥。


五行入通于五脏,分王[60]于四时滑者。


水火相临分上下,金木相侵事[61]必凌。


水土二宫俱要静,一宫有克少安宁。


高士要知刑克贼,孰[62]能考究记心经。


天肇一于北,而命门始具;地偶二于南,而心火继生。此一身之天地也。夫命门者,元精之所禀,有真气存焉,是为坎一之水;心者,至神之所舍,有真液存焉,是为离二之火。水立而火继之,精具而神从之。于是天地定位,万物生焉。扁鹊云:“火炎上行而不能下,水流下行而不能上。”是以心位处上焦,而肾居于下部。以明火在上,而水在下也。水为阴,火为阳。心火常欲降,肾水当[64]欲升。《中藏经》[65]:“火来坎户,水到离扃。”水火相资,既济之道也。《易》曰:“天地交而万物生。”于是乎天三以生木,地四以生金。在人身中,肝属木,肺属金也。肝藏魂,肺藏魄,魂魄已具,五藏[66]备焉[67]。是以肝木位左关,肺金居右寸,以明木在震,而[68]金在兑也。金木[69]既已定位,则阴阳各当其分。设或肝部诊得肺脉者,肺邪乘于肝也,谓之贼邪。《难经》所谓“假令色青,其脉当弦而急”。而反得肺脉,浮短而涩者死。以此知金木相侵,事[70]必凌乱也。天五生土,在藏[71]应脾。脾主中州,而土居四季。盖五藏资脾以养,五行资生[72]以成也。水火金木土,以序相配,而五藏[73]具矣。水火金木土,唯水土二宫,常欲安静而不受克者,肾为精之舍,脾为水谷之海也。盖五脏六府[74][75]于精气,养于谷气。精气亡则无所本,谷气亡则无所养[76]。无所本者死,无所养者亦死。是以脾肾二藏,一宫受克,百病俱生,无所绥[77]宁矣。


春怕庚辛秋恶候[78],夏嫌水气火相刑。


[79]克只分轻与重,自然切脉甚精[80]明。


春脉即肝脉也,夏脉即心脉也。《难经》所谓“春脉弦”“夏脉钩”者是也。春脉当弦,而诊得肺脉浮短而涩,是为肺病,谓之贼邪,至秋而死;夏脉当钩,而诊得肾脉沉濡而滑,是为肾病,谓之贼邪,至冬而死。


左手诊得重病脉,右手脉候却调匀。


[81]断脉中须应病,故知命脉得和平。


假此一例余仿此,医门学者要劳心。


左手脉平和,右手脉病,为风邪伤于卫气;右手脉平和,左手脉病,为寒邪伤于荣血。谓三部偏见病脉,以肺主气,心主血。赵子文云:“亦可为中风伤寒之验矣。”


今左手脉虽异于常,右手三部调匀,病虽沉重,犹为可活。盖右[82]尺命脉已存,右关胃气不绝,应当和平。举此为例,余可知矣。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經方歌訣+湯頭歌訣

傷寒論+金櫃經方歌訣120首+湯頭歌訣。琅琅上口,精而熟知。

by:听友65843887

方剂歌诀和穴位歌诀

出自我的同学冯汉财医生整理的方剂歌诀(汪昂版),他于2006年学习阶段整理给同学参考。读此歌诀,怀念往昔。

by:余水遥

女命歌诀

女命重要的口诀,一定要读懂

by:青未先生

中药歌诀

让我们一起学中医吧!

by:诚敬文字75楼鹃纹

中药歌诀

中药新编歌诀,方便医学生记忆

by:Happy蔷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