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社交恐惧症”吗?| 睡前聊一会儿

2021-08-17 20:47:4805:09 4万
所属专辑:人民日报评论
声音简介
生活中的你,有过这样的场景吗?当着大伙儿的面发个言,明明打了很多遍腹稿,话到嘴边却大脑空白;路上与认识的人迎面相遇,赶紧低头佯装看手机,为要不要打招呼思前想后;参加聚会时故作镇定,一边努力当“隐形人”,一边尴尬而不失礼貌地保持微笑……在通讯技术突飞猛进的今天,人际交往却在某种程度上令人不知所措。这样的焦虑为何产生?障碍从何而来?今晚,我们就来聊一聊身边的“社交恐惧症”。

所谓社交恐惧症,医学上称之为社交焦虑障碍。其实,大多数人声称的“社恐”并未达到疾病程度,而是由医学概念转化而来的网络热词,成为一种具有调侃性质的群体性标签。曾有调查显示,超四成人表示自己存在不同程度的“社交恐惧症”。不论是因为过于敏感而导致的“社恐自闭”,还是为保持界限感而形成的“职场社恐”,一千个人可能会有一千种理由“拒绝社交”。只不过,这种回避行为并不会减少精神压力,“社恐式孤独”也很难带来长久的安全感。

帽子、墨镜、耳机、手机……如果用几个词勾勒“社恐”的形象,这些“装备”堪称“标配”。帽子与墨镜让面部表情不易被察觉,耳机是与外部划清界限的“听觉篱笆”。纵然人潮人海,我自一片清净。值得注意的是,“社恐”并非都是与生俱来,“社恐”也不意味着“与世隔绝”,有研究发现,年轻人更喜欢在网络社交,“线上热闹、线下独处”已成为一种现象。但是需要警惕的是,信息科技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制造了隔阂,“手机很近,你却很远”。有人坐在一起,却只在手机上交流互动;有人用文字交流畅通无阻,面对语音视频却十分恐慌;有人沉溺于虚拟世界的变幻莫测,逃避着现实世界的日常琐碎……互联网让社会交往实现了“不以山海为远”,但指尖跳动添加的朋友很难在虚拟世界辨别真假,信息科技下的隔阂由此而生。

从这个角度看,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发布状态兴趣减弱……当前社交媒体平台上更为谨慎的分享行为,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对网络社交行为的审视与反思。在快节奏、高负荷的信息快餐时代,无时无处不在的即时社交耗费着每个人的时间精力,很少有人能静下心来深入交流,没有了分享快乐的心境,不再有心有灵犀的默契,难怪有网友说,“我的社交已破产,懒得去经营每一种感情”。

没有人能成为一座与世隔绝的孤岛,这是人类作为群居动物的自然秉性。但保持怎样的社交距离,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尺度。“我知我不够开朗,也不算有趣,可难道外向,才是好性格定义,若讨喜便要舍得去委屈自己,我是否该为此卖力……”一首名为《写给社交恐惧症的一首歌》,道出了部分“社恐”者的心声:不敢去打扰任何人,却又渴望被打扰。其实,内向本就是种天生的性格,无需刻意迎合或改变,每个人都有权利根据自己的需求,调整人与人之间的社交距离。但可以肯定的是,人机互动不可能完全取代人际交流,字节传输载不动惊鸿一瞥的万千情愫。

社交是一种刚需,社交的方式却有千千万万。就像有些人喜欢在深夜的小酒馆约上三两好友把酒言欢,有些人倾向于在沉浸式剧本杀中结识更多新朋友,有些人则独爱对月咏怀,与千年前的文人墨客彻夜畅聊……技术丰富了社交的形式,但永远不是封闭自己、拒绝他人的借口。让人从孤独中解放出来的,除了人类自己,别无他途。

这正是:
世界可爱,岁月可人。
以诚相交,温柔以待。

(文 | 邝西曦 主播|殷维)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走出社交恐惧症

一套系统的走出社交恐惧症的专辑,听完本张专辑,你将会找到那个真实的你,也会更加了解到自己为什么会有患有社交恐惧症,在听完课后,会有一个正确的方向,按照这个方向走...

by:走出社交恐惧

永别了,社交恐惧症!

把烦恼与不快打包快递到月球!

by:歌单精选集

社交恐惧症 经典问答

国内首家专注社交恐惧的心理机构。自卑,不敢对视,害怕异性,脸红,余光,口吃,手抖,口水恐惧等等。这些都是社交恐惧症的表现。本专辑结合森田疗法,行为认知疗法,精神...

by:爱社交自信课堂

社交恐惧症蜕变演说家

走出社恐,只需5天。——《安峰超越技术》...

by:5天超越社交恐惧症

《强迫症与社交恐惧症》讲座

突破强迫症社交恐惧症,跟着我走出阴霾。

by:无为心理

社交恐惧症——作者:王宇

心灵被禁锢想必是这个世界上最残酷的责罚。当一个人的内心被束缚,不能活出真实、本来的自我,就算表面上活得精彩,他依然只是一个囚徒而已。他活在看不见的围栏之中,有时...

by:苞蕾Alice

社交恐惧症社恐 学员回馈

还有更多课程和学员视频资料尽在http://v.qq.com/vplus/909c426004e1d13da6cc1771221b2ef5报名课程加微...

by:5天超越社交恐惧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