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闲情偶寄|贵人养生之法,为人民服务

2021-08-25 19:31:3704:57 631
声音简介
李渔大致把人分三种:贵人、富人、穷人。贵人应该是掌握权力的人,富人大概是拥有财富的人,穷人不用解释。三个分类无非三种人生状态,虽然没有高低之分,确有贵贱之分,这也是人类的普遍意识。

生活中也有“穷的贵人”、也有富的贵人,读书人大多都在追寻“穷的贵人”,富人也想成为富的贵人,无非是想要提升不同的人生状态。

每种人生都有自己的养生之法,有想通之处,却无相同之处。

接下来来分享《闲情偶寄》养生篇第一节———贵人养生之法。

人间最快乐的境界,也就是最高状态,应该是帝王。在他以下的公卿将相,以及众多辅臣官僚们,都算是贵人之列,但是他们百务缠身,每一天,除了开会听政、办公室处理政事、管理部门人员、反思修身之外,又有多少时间可以去行乐呢?

我说:不是这样。快乐不在人的外表而在内心。内心觉得很快乐,那么处在什么样的境地都会觉得快乐;内心觉得悲苦,那么任何境地都会让人觉得悲苦。

身为帝王,就应当把帝王这个位置作为快乐的环境;身为公卿,就应当把公卿的身份作为快乐的环境。凡是我分内应当承担的任务就不能推诿出去,并且把其他的事情都摒弃掉,将无关的事看作苦事,而专门把分内的事情作为乐趣。

假如说我是帝王,如果每天都想着要处理一堆冗繁的事务,我的心就真的很劳累,反过来如果把它民生设计作为乐事,就是一种享受。想想世上那些羡慕帝王生活的人,连一分钟的帝王都做不了。帝王认为最劳苦的事情,恰恰确是众人眼中最安逸的。

同样,作为公卿将相、文武百官,也应这样想,就不必在开会听政、处理政事、管理部门人员、反思修身以外,另外寻找快乐的环境,自己在的地方,就是行乐的场所。手中的笔一举起来就能使天下得到太平,一开口就能使天下众生都实现心愿,把天下众生的快乐作为自己的快乐,还有什么样的快乐可以赶上这个呢?

如果在这之外还能有一些清闲的时间,再来享受一切应该享受到的福气,那么人间的皇帝就可以和天上的玉皇大帝相比,俗世的官吏也就成了天上的仙官,难道还会羡慕蓬莱三岛的神仙吗?

这种方法并不是什么特殊的方法,而是运用道家老子所说的“退一步”的方法。同那些不如自己的人来对照,那么天天都会觉得快乐;同那些胜过自己的人来对照,那么时时都会觉得有忧虑的地方。

自古以来,作为君主帝王而善于行乐的,要算是汉代的文帝和景帝;其中不善于行乐的,要算是汉武帝。因为汉文帝和汉景帝在他们应该做的事情以外,不再多做一件事情,所以觉得安逸;汉武帝好大喜功,而且鄙视帝王身份,而去羡慕求仙问道,所以他的行为只能显示他的劳苦。

人臣之中善于行乐的人,要算是汉代的郭子仪;不善于行乐的人,要算是唐代的李广。郭子仪被封王之后,他的愿望已经得到了满足,不再有其他的要求,所以能够享受作为人臣的福气;李广则总为自己不如别人而感到羞耻,一定要封侯才满足,所以独自抵挡单于的进攻,最终因为行军迷路误期而自杀。所以善于行乐的人,必须先要知足。

西汉的疏广、疏受说:“人呀,你要学会知足,知足就不会受辱,知道停止就不会疲劳。”不受辱,不疲劳,快乐就在其中。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闲情偶寄

当刻刻偷闲以行乐乐不在外而在心予有四命,各司一时:春以水仙花为命,夏以莲为命,秋以秋海棠为命,冬以蜡梅为命。*若能实具一段闲情、一双慧眼,则过目之物尽是画图,入...

by:樱慕风铃

闲情偶寄

清代戏剧家李渔是位讲究养生与美食,懂生活有情趣的人。李渔是如何在南京芥子园中进行戏曲创作的?他的《闲情偶寄》一书,又展现了他怎样的恬淡人生?“市民学堂”特别节...

by:南京市民学堂

闲情偶寄

美食美妆服饰室内外及园林设计花鸟鱼虫养生

by:小粉红花儿的梦

闲情偶寄

《闲情偶寄》,清代人李渔所撰写,是养生学的经典著作。它共包括《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居室部》、《器玩部》、《饮馔部》、《种植部》、《颐养部》等八个...

by:山野伍樵夫

闲情偶寄

闲情偶寄,闲来有情,偶然寄得。

by:青山有幸白铁无辜

闲情偶寄

清代人李渔所撰写的《闲情偶寄》,是养生学的经典著作。它共包括《词曲部》、《演习部》、《声容部》、《居室部》、《器玩部》、《饮馔部》、《种植部》、《颐养部》等八个...

by:善意流传

闲情偶寄

《闲情偶寄》,清代李渔名著,位列“中国名士八大奇著”之首。最闲适、奢侈的中国情趣记录,从万物的细微处滋养美感,在生活的点滴中寻找乐趣。

by:姑射云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