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世达:“伊斯兰国”发动袭击是想打阿富汗塔利班的脸

2023-10-07 17:10:1406:25 2.7万
所属专辑:外事儿
声音简介

距全部撤离阿富汗仅有5天,美军遭遇了近10年来伤亡最为惨重的一天。

当地时间8月26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机场附近接连发生两起自杀式炸弹袭击,造成百余人死亡,包括13名美军和90名阿富汗人。

美国白宫方面26日宣布,将降半旗向遇难者表示哀悼。美国总统拜登表示,不会被恐怖分子吓到,将按时完成撤军任务。

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分支机构ISIS-K已宣布对此次爆炸事件负责。但拜登表示,没有证据显示,塔利班参与了此次袭击。他已下令“制定打击ISIS-K资产、领导层和设施的行动计划”。

塔利班将如何应对阿富汗国内的恐怖主义势力?美国反恐20年,为何仍无法避免此次悲剧性事件?新京报记者连线采访了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南亚所副所长王世达。

喀布尔机场多方势力交织

新京报:8月25日至26日,美国及其盟国已发布“恐怖袭击威胁”,要求在喀布尔机场外的本国公民离开该地区。在已有预警的情况下,为何仍发生爆炸,且造成重大人员伤亡?

王世达:现在一个核心问题在于,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处于一种多方势力、多种军事力量交织的情况。

目前,喀布尔机场的内部由美军以及一些盟友的军队控制,机场外部稍远则由阿富汗塔利班控制,中间可能还有一些其他军事力量。这种相对混乱的状况,显然为“伊斯兰国”策划并实施这次恐怖袭击提供了一个先天有利的条件。

换言之,在外国驻军正在撤离但并未完全撤出的背景下,确实容易发生大规模的恐怖袭击。即使有预警,也很难防范。

“伊斯兰国”可能希望打击塔利班政权合法性

新京报:“伊斯兰国”分支机构ISIS-K宣布对此次爆炸事件负责,它们为何在此时发动袭击?

王世达:“伊斯兰国”极端组织在阿富汗一直存在着,过去在喀布尔和其他城市都曾发动过大大小小的袭击,和塔利班也属于死敌。

随着阿富汗塔利班上台,“伊斯兰国”发动袭击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打击塔利班新政权的合法性。此外,可能也是为了表明一个姿态,即“伊斯兰国”要接过所谓“武装反美”的大旗,成为全球“圣战”领导者,从而招兵买马、吸引更多的人。

塔利班全面掌权后恐怖袭击可能减少

新京报:美国及其盟国仍未完成撤离,接下来喀布尔或其他地区还会发生类似的恐怖袭击吗?

王世达:阿富汗国内的恐怖主义、极端主义势力仍然存在,它们被彻底消灭之前,我认为喀布尔这些大城市出现类似恐怖袭击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但是,我认为,如果塔利班近期能够掌握政权、实施一个相对包容稳定的政策的话,那么未来阿富汗境内恐怖袭击的频率会逐渐下降。因为塔利班的组织性、纪律性和控制力比此前的阿富汗政府要强,在它的控制下,相比而言,阿富汗的恐怖袭击会有所减少。不过,零星的、小规模恐怖袭击仍然不可避免。

新京报:此次喀布尔的爆炸袭击,是否意味着该地区恐怖主义再次抬头?

王世达:“伊斯兰国”只要还存在,就肯定会继续发动恐怖袭击。

但是,基地组织可能暂时不会,因为基地组织在阿富汗长期存在,和塔利班的联系也没有彻底切断。塔利班目前正处于急需获得国际社会承认的时期,它也会努力管控这些势力,让他们不要搞事情。

塔利班正在筹备组建新政府,切断和恐怖组织的关联是其新政权获得国际社会承认的一个重要前提。所以我认为,基地组织等和塔利班并非敌对关系的组织,短期内应该不会再有大的行动。但类似“伊斯兰国”这些和塔利班是对立状态的组织,可能会趁塔利班政权不稳之时采取更多的行动。

此次爆炸不会改变国际社会对塔利班的态度

新京报:塔利班此前多次承诺,不会让阿富汗成为威胁其他国家安全的地区。此次爆炸事件是否会影响其组建政府的进程,甚至影响国际社会对它的态度?

王世达:此次爆炸对于阿富汗塔利班可能会有一些负面影响,因为“伊斯兰国”发动袭击一个目的就是打击塔利班政权的合法性。

此前塔利班和美国在美军撤离方面达成共识,塔利班事实上在为美军尽早撤出提供便利,这样双方都能满足各自的诉求。现在“伊斯兰国”发动袭击,显然是打了塔利班的脸——那就是,塔利班虽然做出承诺、保障安全,他们照样可以发动袭击。

但我认为这件事不至于影响国际社会是否承认塔利班政权。塔利班已在第一时间谴责此次爆炸,撇清关系。未来,塔利班真正掌控全国后,应该会对“伊斯兰国”等组织进行军事打击,所以我认为国际社会对塔利班的态度不会因为这一件事而改变。

美国不再将反恐作为战略核心

新京报:美国在阿富汗的行动一直争议不断,尤其是此次快速撤军导致塔利班迅速上台,更是引发批评。你认为,美国国内有可能发生类似的恐怖袭击吗?

王世达:9·11之后,美国在国土安全防范方面越来越严,这种从境外往美国派人,复制类似9·11恐怖袭击的可能性不太大。

但是,通过意识形态渗透、网络上的勾连,鼓动一些在美国境内的人发动恐怖袭击的威胁是存在的。这方面的防控也非常困难。

新京报:“9·11事件”即将迎来20周年纪念日。美国反恐20年,为何恐怖袭击仍然不断发生?

王世达:从特朗普时期开始,美国政府就公开提到,恐怖主义不再是美国国家安全的首要威胁,反而将大国博弈、应对特定国家对所谓美国霸权地位的挑战,作为战略核心。战略重点转移,资源投入自然也转移,恐怖主义势力趁机回流,也就不可避免。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硬糖少年郎

瞪眼说瞎话

林语拙

美帝是最大的恐怖分子

18384676fwv

我会按时逃跑滴!

猜你喜欢
轻历史| 伊斯兰1400年

不仅仅是宗教,更重要的是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艺术、统治阶级的生活方式、民俗民情。穿梭上下1400年,叙及西亚、北非、东非、西南欧、中亚、南亚次大陆、东南亚,...

by:佃客villein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历史

古波斯帝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帝国。在中古以前,波斯文化的影响力覆盖着从东北亚草原到小亚细亚的大半个欧亚大陆,甚至在罗马帝国内部也有大量波斯宗...

by:朕乃开朗之帝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

【埃及】艾哈迈德.爱敏

by:杨柳轻飏1

伊斯兰教做大的秘诀何在?

伊斯兰教是人类文明史上规模最大,也是影响力最深的宗教之一。这个起源于阿拉伯半岛的宗教,在短短百余年间便横扫欧亚非,一举成长成为世界级的宗教,其发展速度之快可谓惊...

by:疲倦的局座梵高

斩向天主之盾的伊斯兰弯刀(完)

14世纪开始,奥斯曼帝国兴起,强大而残暴,频频向巴尔干半岛侵掠,作为天主之盾的匈牙利能不能抵挡住雷霆般挥来的伊斯兰弯刀呢?

by:老黄粤语

三亚-伊斯兰教徒古墓葬群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暂无票价描述暂无开放时间暂无乘车信息暂无

by:恋景旅行APP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 第三卷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是1999年1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埃及)爱敏。本书详细论述了西班牙自公元711年至1492年这一时期学术文化的发展史及其在各...

by:道途一夫经堂文艺社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 第五卷

《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史》是1999年1月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埃及)爱敏。本书详细论述了西班牙自公元711年至1492年这一时期学术文化的发展史及其在各...

by:道途一夫经堂文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