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004:时年二十,独走欧洲

2021-09-06 10:04:0712:04 6万
声音简介

梗概 

1906年,陈寅恪十七岁了。他因养病在家闲居,终日埋头古籍之中。他已经见过世面,不愿再看日本人的脸色,也不满于日本的东洋史学,所以立下赴欧美游学,直接从现代学术源头寻找启迪的雄心大愿。


1912 年,也就是民国元年,陈寅恪脚气病复发,且经济拮据,营养不良,加之国内局势动荡,军阀纷争,陈三立被迫携家眷避居上海,陈寅恪也不得不暂时归国。


翌年春,陈寅恪脚气病痊愈,再次踏上西行的航船游学海外,进入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就读,此次入政治学校经济部学习,似与清廷亡覆、民国肇兴、社会革命剧变,以及他对《资本论》等书籍的研读有关。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秋水长天1229

陈寅恪,有气节的学者! 在专权国家,学术研究往住框于政治意识之下,一般学者大多趋同,而陈寅恪不!可想而知,以卵击石会有多惨。 崔健有一句歌词,意思是,以鸡蛋砸石头多么可笑,但鸡蛋才是生命! 以一己之力卫护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生命之可贵之悲壮,一展无遗! 陈家家训之精髓:立仁德之志,操君子之节,已溶在大师的血液里。 书好,演播也不错。只是不时听到ke,好别扭呀!作为名字,随他家庭的习惯叫法就好,也是一种尊重。而且业界长年用的也是que,都习惯了。这时去找什么音训的根据,个人觉得没有必要。

一元子修

老师有配文字吗?

听友492417110

对俄国革命看的很准

猜你喜欢
陈寅恪与傅斯年

陈先后留洋16载,通晓20余种文字;傅乃五四运动北京学生游行总指挥,海外留学7年,与陈寅恪在德国柏林大学共同度过了4年时光。二人学成归国,陈氏进入清华国学研究院...

by:金焘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内容简介:《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这是一部特定历史时期的著述,时代的不平,一代人的感奋,俱在书中历历可见。由于主播是国企职工,工作为重,不定期播出。主播简介:斜杠...

by:颖君子Arya

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

声明:此书原著版权归原著相关个人或组织所有,本有声读书仅供学习交流,严禁用于商业牟利。听众若感兴趣,请购买正版图书!维护版权,维护作者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劳动,也是...

by:人文哲思坊

陈寅恪的最后20年

本书为陈寅恪先生后半生的传记。书中为读者打开了一段尘封的历史,从陈先生的生存状态和人际关系入手,探索了他的内心世界,并以此分析、诠释了陈先生晚年作...

by:芝麻皮儿

陈寅恪|柳如是别传

关于陈寅恪的恪字,我这里从俗读为que,就像北京大栅栏,当地人并不按字典读一样。

by:白云出岫

陈寅恪与傅斯年【录读】

本书叙述了陈寅恪与傅斯年成长、留学以及在动荡岁月中颠沛流离,执著学术事业的艰难历程,生动卓然地展现了知识分子“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理想信念,是一部反映20...

by:人文哲思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