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提升中华文化感召力

2022-10-14 14:37:3103:47 175
声音简介
提升中华文化感召力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张垒
文化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之所以在世界有地位、有影响,不是靠穷兵黩武,不是靠对外扩张,而是靠中华文化的强大感召力和吸引力”。中华文化跨越时空、富有永恒魅力,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今天,我们要进一步提升中华文化感召力,把中华文化的理念和精神传承好、发扬好。特别是在对外交流中,要充分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价值和魅力,以文载道、以文传声、以文化人,向世界展现更为丰富多彩、生动立体的中国形象。

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在现代社会充分展现出来,需要让其从历史中“走出来”“活起来”,成为人们可触可感的文化形态,融入人们的生活,走进人们的心坎。为此,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收藏在禁宫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创新发展人们喜闻乐见、易于传播的文化产品,给人们带来身心愉悦和审美享受。

提升中华文化感召力,要充分发掘中华文化蕴含的价值理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对传统文化中适合于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我们要结合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赋予其新的涵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许多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等,在今天仍有重要借鉴意义。比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和羹之美,在于合异”的文明交流互鉴理念,“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担当和拼搏精神等。我们要着重挖掘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加以继承和发扬,让其在当今时代展现更深远的意义、发挥更大的作用。

让中华文化增强“近者悦、远者来”的感召力,需要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础上,积极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在交流中绽放中华文化的夺目光彩,使中华文化与世界其他优秀文化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文化是沟通心灵的桥梁,通过开展多层次的文化交流,既让世界从文化上了解中国,也让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情感上认同中国。政府间的交往、机构间的合作、学者间的研讨、民众间的互动,都是开展文化交流的渠道,都能从不同侧面展现中华文化魅力。让世界了解和认同中国,需要不断拓展交往层面、丰富交流渠道。“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文化包容性,正是中华文化感召力的重要体现。我们要在坚定文化自信的基础上,积极学习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有益成果,加强交流合作,推动文明对话,促进文化交流,共同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贡献。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中华文化的自信|解开中华文化的奥秘

中华文化的自信之源|中华民族的立身之本|中华文化的真正源头|中国人民自信的根源|

by:张荐幄

中华文化

向孩子们传递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春节、二十四节气…中华文化特征:1.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

by:千变小音

中华文化

小学语文、中学语文、阅读美...

by:中华文明五千年

中华历史文化

读史,增信,励志,正气我们脚下的九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国土,是中华先人们为我们开拓的生存空间,是物质遗产。这每一寸山河,无不浸透着他们的血汗,我们因此要倍加珍惜...

by:良墨泽

中华文化史

内容简介:本书是曾获中国书奖一等奖和首届国家图书提名奖的《中华文化史》的最新修订版。由文化史名家冯天瑜先生主笔,何晓明和周积明两文化史新锐合力,以宏大的构思、新...

by:悠然rr

中华民俗文化

小学生必须了解的民俗知识,包括饮食、服饰、民居、婚嫁习俗、民间游戏、节庆习俗等。民俗文化的内容不仅有趣,也越来越多地体现在语文试题中。所以,隆重推荐小学生必听。

by:半眯的人生

中华文化专词

中华文化专有名词术语详细解释。由国家语委推荐,权威标准。北京外国语大学、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翻译。学习强国每日更新共同学习,增长知识。

by:倚天问剑

中华文化之美

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华文化之美!生活随身记录,记录所有美好。

by:安夫人_

中华传统文化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生肖,通过故事告诉孩子们生肖是怎么来的吧

by:大耳朵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