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章第2节3

2022-09-08 23:22:2130:19 58
声音简介

6、“四维时空”是高维时空中的一个低维洞穴,也是低维时空之外的一处高维区域

均匀的引力—反引力场是形成闭合球型空间的原因。整个四维时空的存在,实质上就是反引力大爆炸的振荡膨胀与引力坍塌回归力量之间相互对抗的暂时平衡状态。

引力与反引力的暂态平衡,使这场拔河赛目前正在持续进行,一旦比赛结束,就请散场回家吧,而“家”又会在哪里呢?

也就是问,反引力在宏观引力场的背景中爆炸出一个四维时空,引力却急着要拉住四维时空让它“回家”,这种情况是在什么样的“非四维时空”背景中发生的?

其实这一切都源自于低维时空能态、高维时空能态与四维时空之间的差别,没有这些差别,四维时空是根本不能够被创造出来的。(在后面“新的空间几何”段落中将描述这些关系和差别)

不同的时空形态皆处在一种巨大的N维时空背景中永恒流变转化着,改穿不同的时髦的时空外衣。从某种意义上讲,四维时空真是一处时尚的产物,当然是指宏观宇宙N维时空形态流变转化运动中的时尚。

这是一个更宏观的问题,整个“四维统宇宙”正处在不可见的“背景性”的不同时空形态区域的对称性相互作用关系之中。由于不同时空形态区域的不可观察,我们全然不知发生在宏观更加巨大背景中的反引力与引力之间的对抗冲突。这是我们认识中的一个盲区。

在四维时空中正在进行的反引力与引力的拔河比赛,如果被引力拉过去,全部正在参加拔河的物质粒子就会被坍塌消溶掉,由粒子们所集聚呈现出来的四维时空也会被完全抹平。另外,假如反引力得胜,我们的四维时空就会扩展成为无限大的形态。这样的关系描述出了四维时空与高维时空和低维时空区域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四维时空与“黑洞”和“白洞”之间的对称性关系。

有一个巨大的世界一直在静静地等待和陪伴着我们。对于它我们一无所知,这真正就是所谓四维时空“光锥”之外了(或者是黑洞之内)。如今我们就像是在军事禁区之外,惴惴不安的踱步与张望。

7、质能形态的转化,决定了时空形态的转化

时空是质能形态的外衣。时空既有“奇点”的黑洞形态,又有“虚化”之后的白洞形态。“奇点”形态的物质占有的时空最小,而“虚化”后的能量形态拥有的时空更大。

    以四维时空而言,时空的这种转化是以光速为临界线的。

引力坍塌是引力收缩的一次质的飞跃,从感观上看就是引力收缩的强度大于光子的振荡强度和光速;而反引力逃逸却是反引力扩张的一次质的飞跃,就像第一、第二、第三宇宙速度一样,可以不断被超越进入到更大的时空范畴,这种扩展运动具有无限的层次,永无止境。巨大的超密之内包含着无数的超虚,巨大的超虚之中包含有无数的超密,两者紧密依存互相转化。

这样的境况相对于我们而言是不可见的,受到人类观察者的“相对性认知”能力,以及“同源性认知”限制。(第四章讲述)

8、怎样才能够超越四维时空的引力—反引力场

反引力加速运动一旦快到超越一个强引力场的约束力量时,它便会逃离该引力场的控制。这就是诸如第一宇宙速度(7. 8公里/秒),以及第二宇宙速度 (11.2公里/秒)、第三宇宙速度(16. 7公里/秒)的含义。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够逃离四维时空引力场呢?这就是超越光速。

“四维时空”是一处被光速圈定的强引力场,其中的极限速度就是光速。从人造飞船能够飞离地球强引力场的启示中,可以推论和判断,超越四维时空引力场的逃逸速度就是超越光速。

接下来的问题是,根据相对论,光速是四维时空本身的最高运动速度,是不能超越的。一旦正质量物体运动达到光速,它就会具有无限大的质能总量。

因此我们只能设想,若要超越光速,就必然不是正质量的物体。而且一旦超越光速,进入的并不是另一个四维时空,而只能进入到另外一种完全背反性的不同时空形态之中。对于我们这样的观察者而言,那样的时空形态(暂时)是不可认识的。

从前的传统宇宙论的一个致命错误在于:人们总是偏执的坚持一种线性发展的宇宙观,宇宙被认为是一种简单再生循环的系统。时至今日,应该认识到,只有“线性即非线性”的不同时空形态之间的背反性流变转化运动的宇宙观,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物质本身的聚合与扩散运动都带有时空的特征。并且两种不同作用力之间可以产生出时空形态转换的临界点,跨越某一临界点,时空的属性和性态将会随之改变。

注:时空临界点的主要标志就是能量运动速率。在我们这样的宇宙中,光速就是四维时空的转换临界点,当质能的基本运动速率等于光速即呈现为四维时空,高于光速就可以转化进入高维时空——“白洞”区域,而低于光速则可以转化进入低维时空——“黑洞”区域。

附:四维时空的基本运动速率问题

反引力一旦超越某一临界强度,并且具有某一运动速率,就会在引力奇点中爆炸拓展出相应维度的空间。在四维时空本身,这个速率就是(反引力与引力发生相互对抗的)电磁波速度,也就是光速。

因此说,光速的本质并不是电磁粒子运动速度,而是反引力—引力相互对抗的基本振荡速率。

这里需要注意,反引力爆炸时必须具备“临界强度”。这种情况也可以从引力坍塌过程中得到反证,比如当某一空间区域的引力强度超越坍塌临界值,整个空间就会坍塌收缩成为奇点。

注:四维时空是一处反引力—引力场,但也可以简单的认为反引力振荡速率就是这个时空区域中一切存在事物的基本运动速率。相应的反引力辐射(电磁波辐射)正是这种基本振荡速率扩散的表征。

由于以上原因,我们可以从广义的认识角度来理解引力和反引力。

广义引力先天的存在于一切能量和一切时空形态之中,它是一种朝向低维时空形态的回归力,具有从高维时空向低维时空收缩回归和坍塌的属性。

而广义反引力则是广义的振荡拓展力,在四维时空中就是光子和光速所表征的电磁力,在高维时空中则可以具有超越光速的其它运动速率,它总是不断地朝向高维时空膨胀扩展转化。

在时空的不同维度中,反引力总是朝向高维扩展运动的,能够不断地从低维时空朝向高维时空运动拓展;而引力总是朝向低维回归运动的,总是不断地把高维时空拉回到低维时空之中去。

一个时空区域的引力坍塌和不同时空形态之间的反引力膨胀扩展质变,这是时空本身运动的对称性流变转化关系。

时空的引力坍塌和反引力膨胀扩展质变都有一个临界尺度。一种是引力坍塌的临界线,这就是慢于光速运动;一种是反引力时空质变(时空“虚化”)的临界线,这就是超光速运动;引力坍塌形成黑洞,时空“虚化”形成“白洞”。

9、“四维时空”是N维时空中的一处巨大“引力—反引力透镜”

N维时空就是指背反性流变转化运动不停的无限性时空。

N维时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背景,人类关于引力与反引力的认识就是在这个背景中发生的。

依据宏观认识,“四维统宇宙”就是N维时空中的一处“引力—反引力透镜”。

首先对于我们而言,四维时空本身就是一处巨大的“引力—反引力透镜”,足以使其中的光线弯曲回来。即从“大爆炸”到引力坍塌的时空奇点,光线正好“从终点又回到起点”。

    另外一个方面,四维统是与其外部的不同时空形态区域相互作用的“引力—反引力透镜”。也可以说是一处背反性时空区域之间的“引力—反引力透镜”。

从爱因斯坦的理论不难看出,我们的宇宙是“光速相对性时空”。在这个大背景下,人类的认知能力及其观察范畴被划定在“光速相对性时空”所包纳的物质能量状态的总体系之中。没有谁能够突破光速不变的规定而超越“雷池”。

10、亚原子尺寸空间内,引力为何微小

一旦运用引力—反引力场振荡模型来解释四维时空本质,就能恰当解释为什么在亚原子结构中引力微小到可以忽略,而在天体物质区域中则相对巨大。

这是因为在亚原子粒子中,物质密度(能级)与反引力动量成正比,同时这会引发强烈的量子力学效应,这样就使反引力(“大统一”电磁力)在亚原子结构的微小空间中成为了主宰;相比较而言,引力就必须变得弱小。而在大尺度空间,物质密度越来越小,反引力动量也相应减小,引力总量就会相对变大;看上去,引力就成为了大尺度空间的主宰。其实引力与反引力仍然是处于平衡状态的,这就是宇宙太空中星系与星体都处于相对静止的失重状态的原因。

附:另外一个问题是,引力场中的自由落体运动是由于引力反抗反引力所引起的。每经过一秒钟的下坠,物体便会距离引力源更近,引力的作用就会更加增强,因此引力加速度9.81米/秒2就是引力作用逐渐增强的表现。在四维时空中,引力加速度的极限是不能超过光速的。

11、就四维时空而言,引力场为什么是连续的?

大体地看,纯引力场是不能产生出粒子物体的,引力场的最终归宿就是没有粒子的时空奇点;而从时空奇点中振荡出粒子的恰恰是反引力,因此反引力才具有生发粒子的功能。

由于引力不具有粒子的属性,因此引力振荡就可以是宏观连续的,而反引力振荡具有粒子属性就必然是局部区域的,反引力场因此就是不连续的,是具体某一时空区域的。

但是由于物体(包括时空)总是“既反引力,又引力”的,因此实际上引力—反引力场“既是连续的,又是局部间断的”。这就是广义相对论引力场空间与量子力学间断空间不相容的原因之一。

因此从根本上说,任何一个具体时空区域中的引力和反引力都不会是恒定的东西,它们的产生和显现必然是相互矛盾作用的结果,都有其不确定性原因。

附1:这也可以被作为“波粒二象性”的解释。光子包括其它基本粒子皆具有波粒二象性,其中的波动性就是反引力本身的波动扩展属性所产生的效应,粒子性则是引力的吸引凝聚属性所产生的效应。因此说,“波粒二象性”表示着反引力与引力的对抗冲突特征。

 附2:构建引力反引力场理论

目前在物理学界,弱相互作用力与电磁力已经被统一起来,将强相互作用力也统一起来的“大统一理论”也正在前进;但是对如何把电磁力与引力统一起来即建立“超引力理论”(也就是“统一场”理论)却始终不得要领、摸不着头脑。

    基本科学原理告诉我们,万事万物(包括宇宙自身)从来就没有过绝对的、固定不变的属性和状态。事物总是处在动态流变转化运动的进程中。

因此,当代科学需要构建出一种全新的引力—反引力场理论。

引力—反引力场论,这是当代科学的一项新任务。它并不是原来那些“量子引力理论”的翻版,比如超弦理论,圈量子理论等;而是一种崭新的自相矛盾理论。引力—反引力场论根本就没有追求绝对同一性的企望,它是一种融合各种矛盾关系的“悖论”理论,是背反性动态流变转化的自相矛盾理论。

引力—反引力场论是“四维统宇宙”从产生到存在,直到消亡的动态流变转化运动模型,并且它与四维时空的外部背景,包括过去、现在、未来都紧密相关。

在我们熟悉的四维时空形态中,引力的天然属性是反空间、反粒子的;而反引力的属性是创造空间和粒子的。以一个更大的整体范畴来看,两者就是自相矛盾的关系。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一个“既反引力,又引力”动能和势能合一的由光子所构造出来的世界。这也就是“四值形态”的前三种“反引力、引力、既反引力又引力”形态。

粒子占有空间,空间也就是无数的粒子组成。反引力是创生粒子和空间的动因,引力则是反空间、反粒子的。反引力与引力共同构成我们所能看见的无数粒子和这个时空。

不管今后再发现多少种新的基本粒子,它们终究都不能够跳出反引力和引力两大阵营。

从前一切描述引力场的理论包括广义相对论,实际上只能算是引力—反引力场论理论的局部描述,是不完备的。这也是形式逻辑A≠B的某一种反映。

在四维时空中,由于引力与反引力之间存在着等效性的悖论关系,这就是为什么“大统一电磁力”不能与引力绝对统一的原因。这是一个需要跳出四维时空范畴才能够看清楚的问题。

“统一场”理论一直以来不能取得成功的原因,正是由于反引力与引力是“一体两面”的悖论关系,它们自身是不断背反性流变转化运动的,在封闭的四维时空区域中是根本无法区分的,也是无法绝对统一的。

这可以进一步引申一个问题,量子力学与广义相对论的不相容,也可以被纳入反引力与引力之间的相互对抗关系。反引力是时空和粒子的创造力,而引力则是时空包括粒子生成运动的“刹车”塌缩力。

    也就是说,反引力所产生出来的时空和粒子,与要消灭时空和粒子们的引力之间是“既对立,又同一”的。

由时空和粒子所产生出来的反引力理论就是量子力学,单纯由引力所建立的理论就是引力论,也就是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

传统引力理论(包括广义相对论)所表述的是引力场论,而量子力学所真正表述的主要是反引力论。将两者相互结合起来就可以产生出引力—反引力场理论。这是一种全新的自相矛盾的“宇宙场论”。

    量子力学是伴随反引力时空爆发后才发挥出作用的,在纯粹引力奇点状态中,量子力学也会孤掌难鸣。我们已经知道在引力奇点处,现行的物理定律皆会失效。量子力学究竟能不能在其中发挥作用,这充满着疑问。类似于“黑洞蒸发”等理论,很难说是推动时空演化的主要原因。时空演化发展的真正动因,应该是黑洞与白洞之间的对抗冲突效应。这才真正是时空形态之间的“对立即同一,同一即对立”关系。

这些就是量子力学(反引力论)与广义相对论(引力论)根本不能相容,却又奇妙和谐地共处一处的真正原因。

三、光子与光速的一些问题

爱因斯坦曾经讲过:“什么是光量子?如今每个人都认为自己知道,但他们是错误的。”

(一)什么是光子

物理学家们持有这样的看法:四维时空中唯一的基本粒子就是光子,其静止质量为零。光子就是没有静止质量的高速运动着的能量小团。

物理学有一个基本观点:每一种粒子都有相对应的反粒子,所有粒子和反粒子的关系是可逆的(比如:正电子是电子的反粒子,而电子亦是正电子的反粒子)。

但是光子却是一个例外,光子是纯中性的粒子,可以认为它们就是本身的反粒子。光量子是目前唯一未找到对称性反粒子的存在物。

然而值得称奇的是,只要有足够的能量,总是可能从光子对的碰撞中产生出其它任何一种粒子(包括这些粒子的反粒子)。因此光子就像是四维时空中可以自由兑换的能量“货币”一样,它是四维时空中的基本能量单位。它可以在任何质能形态以及各种物体之间就像“一分钱”一样的自由进行交换。

宇宙“大爆炸”之后,光子就是可见的四维时空的基本建筑材料。光子就是可见时空,时空就是光子。一个光量子(电磁粒子)就是一处微小时空区域,无数这样的微小时空区域就集聚形成了可见的“四维统宇宙”。

因此有科学家认为,这是一个根本上由光子组成的可见世界。在四维时空中,一切物体的产生和毁灭的转化运动都是由光子来承担和实现的。

首先,在宇宙“大爆炸”的初期,一切都曾经以光子的形式存在着;后来这些光子所携带的大量能量经过扩散冷却,慢慢地凝结成为了各种元素,并逐步形成万物。

然而神奇的是,反过来,一切物体却又都可以通过燃烧(包括核变等)发光,释放出光子电磁能量,然后转化掉自身。

另一种情况是,在极端高温的条件下比如“大爆炸”温度下,一切物质也都可以全部还原成为光子——电磁粒子。

这类现象足以从正反两个不同方面证明,光子不仅能够凝结成为物体,物体也能够通过极端高温的“燃烧”方式还原成为光子回归纯粹的电磁能量。光子是唯一能够在物体之间自由进出的东西。

还有,光子的近亲是电子,在粒子和物体之间光与电可以互相交换。这种光电效应说明,在四维时空中的物体本身都在以光速振荡运动着的,要不然根本就不可能产生光电互换的现象。假如物质自身不具备光速运动的动能,它就根本不可能被电子置换出光子。甚至说,电灯压根就不会发光,物体燃烧发光也根本不可能发生。

上述现象其实是在说,光子是一种纯能量的载体,它可以冷凝集聚成为质量物体,反过来常规物体又可以通过高温“燃烧”的方式还原成为光子。这样的道理已经完全包含在爱因斯坦伟大的E=mc2公式之中。

上述就是许多物理学家认为光子是四维时空的最基本粒子的理由。

传统认识告诉人们,光的本质是电磁波,因此说光子代表着电磁力。

近代物理学拥有一种共识:引力是最基本的力,光子也是最基本的粒子。这种看法其实在表述一种思想:引力与电磁力都是最基本的。

“大统一”电磁力是反抗引力的,因此就是反引力。但是反引力又必然处在引力场之中,因此引力与反引力既是相互作用的,又是交织纠缠不可分离的。这表现为四维时空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任何物体都是“一体两面”的东西。引力与反引力在每一物体之中经常是不可区分的。

因此,光子其实是引力与反引力的平衡物,是宇宙“大爆炸”对抗冲突时所迸射出来的能量表征物。从纯能量的角度看,光子是“既反引力,又引力”的产物,是动能和势能相互结合的同一体。在四维时空中,光子正是引力子和反引力子的共同标志物,因此光子是纯中性的,这显然并不是一种巧合。

另外一方面来说,纯中性的光子是非常不合理的,这违反了自然规律。光量子是目前唯一未找到对称性反粒子的存在物。那么它的对称状态到底是什么呢?

光子是这个四维时空的表征物,产生光子就意味着产生出了四维时空,整体四维时空就是大量光子所组成的。每一颗光子都是一处微小的四维时空区域。因此,在我们可能的认识范围内,光子的对称性反粒子其实已经有两种:一种是黑洞,另一种就是白洞。

从能量—时空本身“坍塌收缩”与“膨胀扩展”的超级对称性关系来看,光量子的对称性反粒子就是无限小的“黑洞”和无限大的“白洞”。

值得特别注意:能量量子的时空尺度一旦小于普朗克常数尺度,现行的物理定律将失效,这会形成量子黑洞。而能量量子的时空尺度一旦大于四维时空尺度超越了普朗克常数尺度,现行的物理定律也会失效,这会形成“白洞”。只有能量量子的时空尺度正好相等于普朗克常数尺度即生成为四维时空量子现行的物理定律生效。

光子的中性粒子特征,还说明引力的出现是由反引力来决定的。也就是说,有什么样的反引力就会产生出相对应的引力效应。引力和反引力的产生都是相对性的。在光子这一点上,(就我们的认识而言)两者是完全等效的。

(二)光子的产生原因——引力与反引力相互作用的基本振荡

物理学的一个根本问题是:纯能量(动能和势能)为什么能够形成光量子,并进一步具备物体粒子属性的?

在四维时空,仅仅在四维时空中,光子是引力与反引力对抗作用的表征,是引力和反引力共同的标志物。

反引力运动(动能)与引力场(势能)的对抗冲突作用产生出了光子和光速运动,这就是四维时空以及万物得以产生与维持的根本原因。

光子是由反引力在引力场中的激烈对撞运动所迸发产生出来的一朵朵小火花。它携带者反引力与引力碰撞时的基本振荡速率,这就是我们所能看到的光速。

光速就是反引力与引力相互作用的基本振荡速率,但它为什么是30万公里/秒,这是无人知晓的,只能说它是“大爆炸”初始速率所造成的。这是一个外部于四维时空的对立冲突起因所造成的。

其实,引力和反引力都有它们更深的产生原因,即产生根源并不在四维时空区域之内。一种神秘起因的膨胀力量——反引力,从其它维度时空区域之中爆炸出类似气泡的四维时空;这种反引力与引力之间产生反向作用,由于发生了时空之中的自发对称性破缺,四维时空得以产生出来;同时,引力—反引力振荡起源于一种神秘的初始速率(光速),并以这种基本速率从其它维度时空区域不断拖拽出能量(即“马太效应”),在四维时空中显现成为光子,并以纠缠绕结的方式将光量子冷凝聚合成为四维时空中的正质量粒子和物体并形成各种基本粒子直到星系等。

光子是从非四维时空能量态的对撞振荡中产生出来的。所谓时空是处在黑洞与白洞之间的能量流变转化运动效应,这是由于极宏观N维能量形态中自发对称性破缺运动的振荡速率决定的。

人们不禁要问:纯能量振荡为什么能够产生出可见的光子?

高频振荡受激辐射是光量子产生的原因,这就像两块石头可以相互碰撞出火花一样。这种现象也预示了非四维时空能量态的反引力与引力之间的高频对撞振荡可以是四维时空以及光子的产生原因。

就这样,光子成为四维时空最基本的粒子,它建造出了四维时空和万物。光子的自身运动速率就是反引力与引力原始碰撞时所产生的那种基本振荡速率,即光速。

还有,我们一旦说光子是基本粒子,万物由它凝结而成。接着的问题就会是:其它电磁粒子皆具有静止质量,光子却为什么没有静止质量呢?既然光子没有静止质量,那么其它电磁粒子的静止质量又是从何而来的呢?爱因斯坦的解释是,光子具有运动状态中的相对性质量。

因此,光子的这种运动状态中的相对性质量完全可以随着光子群体的集聚作用产生出引力略强于反引力的集聚效应,而转变成为拥有静止质量的粒子。同时粒子自身的运动速度包括温度也相应的降低下来。

可以这样来理解,自大爆炸以来,随着空间的不断膨胀扩展,光子一直处在逐渐降低自身光谱频率的过程中,光子从大爆炸初期的普朗克常量的(绝对)高能状态逐渐“长胖”,光谱频率逐渐红移。这些光子还会不断产生能量集聚使自身“增重”,这带来一种效应,就是最终冷凝聚合成为有质量的物体,并且这些物体可以亚光速运动。

附:光子的不同能量状态

我们注意到,日常所见的光子可以具有不同的高能状态和低能状态。这可以表现为光谱的红移和蓝移。

一个朝地球落下的光子正像一块落下的石头随着速度的增加而获得能量, 然而光子是不能再加速的,根据相对论,光速是“四维统宇宙”的极限速度;因此,为了获得新的能量,光子必须增加它的光谱频率,因为光子的能量与光谱频率成正比,这可以表现为光谱的蓝移。科学家们已经使用高Q伽马射线验证了爱因斯坦的这一预见。

光线的各种颜色频谱是不同频率的反映,而为什么不同频率的光传递速度却是一样的?根本点是它们的静止质量为零,它们只表征着一种东西,就是引力—反引力基本振荡。

光谱的红移和蓝移即光子降低或提升了自身的能量,这其实是四维时空中“基本光子”能量即普朗克常量相互叠加或者减少的运动效应。

理论上可以笼统说,四维时空中的所有光量子都是在“大爆炸”发生的时候“一次性”形成的。

无数这样的“基本光子”都拥有自己的基本能量(即“普朗克常量”),但是不同的基本光子可以相互集聚在一起这是玻色子的属性,也就是将它们的能量叠加起来,这就像是光子本身可以长胖一样;另一方面,长胖了的光子也可以返回头去瘦身,重新变成“基本光子”。在这样的光子自身能量加减过程中,日常我们所看见的光谱频率和波长就会相应做出红移和蓝移的改变。

凡是能量叠加长胖了的光子,就像大胖子的行动不便一样,波长就会变长,频率也会下降,它的颜色就会变红,单位能级降低;而能量减少的光子,则像瘦身一般,自身波长会变短,光谱频率会提高,行动似乎变得敏捷起来,它的颜色就会变蓝,单位能级提高。

光子有一个特点,越是频率高,波长短的光子其单位能量级别就越高。但光子的能级有一个不能超越的界限,这就是普朗克常量。

日常中我们所能看见的光子都是长胖了的光子。由于种种技术原因,包括在当今高能对撞机中,我们都无法实现大爆炸初期时的极端高能状态,因此现今存在着的一切光子都无法达到普朗克常量的高能尺度,无法得到“基本光子”。

在普朗克常量尺度时,单个光子的能级最高。而随着四维时空尺度的不断增大,光子的能量叠加效应增加,变得越来越胖、越来越重,自身的单位能级反而下降。也就是说宇宙“大爆炸”初期的“基本光子”能级最高,而增重了的(今天我们所看见的)“日常光子”能级都相应降低了。

但是,不管光子是长胖了,还是变瘦,光子的前进步伐光速却仍然与“大爆炸”时完全一样。这使我们看上去,光子的日常光谱频率(单位体积的能量大小)可以不断被改变,波长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但是光子本身的运动速度却根本没有改变。

这是由于凡是以“基本光子”为单位的动量叠加或减退并不会改变(长胖或变瘦的)光子本身的基本振荡速率,因为叠加上去的光量子自身也在按照光速运动着,根据光速不变原理,光速相加仍然等于光速。

因此随着“日常光子”自身总能量的不断改变,只能产生出我们平日所见的不同能级的光谱红移和蓝移效应。

这里产生了一个奇怪的问题:光子的日常光谱频率可以依据自身能量的改变而提高或者降低,但光子的速度是不能改变的;这看上去与日常物体的情况很不一样,因为随着频率的提高,一般物体自身的运动速度就会相应提高。

这是因为在宇宙“大爆炸”时,引力—反引力场振荡的基本速率使得所有被产生出来的“基本光子”皆以光速运动着。另外,发生在一切“基本光子”之间的能量叠加或者减少都必须按照量子力学原理的规定,以单个单个的“基本光子”为单位来进行(也就是以普朗克常量单位来进行加减),不管是(瘦身的)高能光子或者(长胖的)低能光子,都是以单个“基本光子”来进行叠加或者减少的。而每一个“基本光子”都以光速运动着,因此所有(瘦身的)高能光子或者(长胖的)低能光子仍然保持这种“基本光子”的运动速度,即仍然保持光速不变。

也就是说,日常光谱频率的提高或者降低,其实是单位体积的能量(动量)叠加或者减退效应。这就像一台发动机的转速提高后输出功率会相应增大,但是构造发动机本身的原子、分子、电子的运动状态却并没有被改变一样。

光线的各种颜色频谱是不同频率的反映,而不同频率的光传递速度却是一样的。其根本原因是光子的静止质量为零,它们只表征着一种东西,就是引力—反引力基本振荡。

以上就是说,光谱频率改变(红移或蓝移)的本质其实是单位体积能量集聚或减少的效应,而这并不能改变光子本身的基本运动速率。正因为如此,所有“日常光子”的光谱频率都低于“基本光子”的基本运动速率,即引力—反引力振荡速率。

我们也可以说“基本光子”与“日常光子”就是“大光子”与“小光子”,也就是单位体积的大能量团和小能量团。随着四维时空区域的不断膨胀扩大,现在的光子全部同步出现了红移,我们目前所见的皆是这样的“日常光子”;它们的波长都增长了。

这类光子不断地冷凝聚合在一起,形成了能量的“固体”,也就是我们日常所见的质量物体。在这一关系中,夸克是怎样出现的呢?希格斯粒子只是一种选项而已,目前物理学对这一问题的解答还不确定。

日常物体的亚光速运动现象,实质上就是巨量的光子不断叠加集聚、长胖增重的结果。当然随着“体重增加”,这些物体的运动频率和自身温度就会相应下降。反向来看,这些物体又都可以通过“燃烧”而释放出光子,并且最终促使自身完全被转化掉。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季节的篇章

喜马拉雅四季短文的朗诵学习

by:老野子PlayCV

文章节选朗读

21.12.20开始读书

by:1356138obnr

精选文章节选

这个专辑里面的内容都是一些公众号文章,还有一些平时阅读的书当中的精选节选,希望通过自己的阅读来提高自己的认知,希望大家喜欢!

by:陌名2015

文章节选朗读

遇到好的文章我都会通过自己的朗读与大家分享。有伤感,有感悟。希望“小故事大道理”通过我的声音,按摩您的耳朵,心情愉悦!

by:紫九莹

《心流》章节概述

每天一章书,在不经意间成长!《心流》在大量案例研究的基础上,从日常生活、休闲娱乐、工作、人际关系等方面,分析如何进入忘我,专注的心流状态,获得个人成长与最优体...

by:同童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