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期——《像牛一样劳动》

2021-09-20 22:00:0006:09 254
所属专辑:习近平讲故事
声音简介

讲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让听者更好地体悟故事背后的改革发展之道、大国外交之道、修身为人之道。大家好,我是主播独行侠,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故事是习近平讲故事之《像牛一样劳动》。

  文艺创作是艰苦的创造性劳动,来不得半点虚假。那些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文艺精品,都是远离浮躁、不求功利得来的,都是呕心沥血铸就的。我国古人说:“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路遥的墓碑上刻着:“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托尔斯泰也说过:“如果有人告诉我,我可以写一部长篇小说,用它来毫无问题地断定一种我认为是正确的对一切社会问题的看法,那么,这样的小说我还用不了两个小时的劳动。但如果告诉我,现在的孩子们二十年后还要读我所写的东西,他们还要为它哭,为它笑,而且热爱生活,那么,我就要为这样的小说献出我整个一生和全部力量。” ——《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2016年11月30日)

延伸阅读

古往今来,文艺巨制无不是厚积薄发的结晶,文艺魅力无不是内在充实的显现。凡是传世之作、千古名篇,必然是笃定恒心、倾注心血的作品。那些创作出脍炙人口作品的文艺大家,也无不有着心无旁骛、沉潜稳重的品质。唐代的贾岛,是著名的“苦吟派”诗人。中唐时期以孟郊、贾岛为代表,在诗歌创作中有着极为严谨认真的态度,着意于文辞的锤炼推敲。“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用“推”字还是用“敲”,贾岛曾为此斟酌许久,还因之结缘韩愈,留下了“贾岛推敲”的佳话。贾岛写了《送无可上人》一诗后,在“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一句下加注一首小诗:“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知音如不赏,归卧故山秋。”他以诗注解炼句时间之久、吟成后之激动,苦吟精神可见一斑。对于苦吟的创作态度,不仅卢延让以“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寄托胸臆,李白在《戏赠杜甫》中也有“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的感叹,杜甫的传世名句“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更是家喻户晓。

“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这句话是路遥的座右铭,也是他人格和精神的写照。路遥所处的年代,现代派、意识流等文学观念风靡一时,文学形式和技巧求新求变令人目不暇接,但他坚持传统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平凡的世界》从1975年开始创作,到1988年5月历经艰辛成稿,全景式地表现了改革时代中国城乡的社会生活和人们思想情感的巨大变迁,荣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列夫·托尔斯泰是19世纪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长篇小说《安娜·卡列尼娜》,他曾先后进行过12次大的修改;小说《复活》的开头部分,竟有20种稿本。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在习近平看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场震古烁今的伟大事业,需要坚韧不拔的伟大精神,也需要振奋人心的伟大作品。他对文艺工作寄予殷切期望,也多次指出文艺领域有“高原”缺“高峰”、脱离人民和生活、虚无价值戏说历史等问题。习近平列举古代、当代和外国作家态度专注、踏实创作、艰辛努力的名言和故事,正是为了勉励文艺工作者,要以创作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文艺精品为己任,避免急功近利、粗制滥造。在2014年文艺工作座谈会上,他还讲述过福楼拜写《包法利夫人》“有一页就写了5天”,曹雪芹写《红楼梦》“披阅十载,增删五次”的故事,以此寄意文艺工作者,只有拿出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精神,才能打造出好的文艺作品。


本期节目

主播:尚琛琛

责任编辑:独行侠

节目监制:澄澄

平台编辑:李翌君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二十七号琴房

很久很久以前,但是至今蓉城学校还流传着这个传说,传说,蓉城学校以前艺术系有一个非常美丽而有才华的女孩,她常常在27号琴房弹琴,尤其是一首名叫《月光》的曲子,琴声...

by:德科巴勒

二十七号琴房

高品质有声恐怖小说7号琴房的传说若干年前,蓉城师范大学艺术系一女生在中秋月圆之夜投水自杀,该女子生前常在27号琴房弹奏《月光》。此后,每年中秋月圆之夜,人们均会...

by:

二十七堂气场修炼课

二十七堂气场修炼课,教你由内向外绽放独特的吸引力

by:得道玄机

我的二十七岁女房客

天空的城爱情到底是什么,又产生何处呢?我有些想不透,或许所谓的爱情只是一只彩色的蝴蝶,看起来美丽,却永远也不能接近,倘若你真的想把她攥紧在手里,她便会挣扎,...

by:期待许久的春意盎然城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苏轼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苏轼...

by:萌萌小猪背古诗

春秋胡傳集解—卷二十七-二十八

吳笑非老師講解春秋者,聖人經世之書也。其大要,謹名分,辨華夷,錄功罪,明天理,而正人心,以為百王法。胡文定公嘗謂事實取左氏,義采公轂,大綱本孟氏,...

by:春耕园书院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 苏轼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宋代: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译文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

by:小巧小玲

通鉴纪事本末:注译本.卷二十七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由《唐平东都》《唐平河朔》《唐平陇右》《唐平河西》《唐平河东》《唐平江陵》《唐平江淮》《唐...

by:浙江人民出版社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