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349期:中秋佳节至,人月两团圆

2023-09-06 11:26:5410:31 4718
声音简介


年年中秋,岁岁月明;

天上人间,共此良辰。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传统的中秋佳节。

渐渐圆润起来的月亮,慢慢爬向树梢。

热闹的街头树起了彩灯、舞起了火龙,清静的河边,孩子们嬉笑打闹,一片欢声笑语。

成年人聚在一起,望明月,品月饼,说闲话,唠家常,其乐融融。

张若虚说:

“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世事多变迁,唯一不变是团圆。

人世间的思念,像初春的青草,漫无边际地涌动着。

年龄不同,境遇不同,对中秋的感受也各不相同。


遥想少年:岁月可回首

少年的中秋,承载着一段儿时的回忆。

那时的月,最安心。

当夕阳收起最后一缕霞光,月亮从故乡的尽头悄悄升起。

年少的孩子,还在路边的树下,和小伙伴们不知疲倦地打闹。

正玩的高兴,就闻到远处飘来阵阵饭菜的清香,听到妈妈大声喊着他们各自的名字。

要回家吃饭了,妈妈白天说过今天要吃中秋团圆饭。

饭桌上,叔叔伯伯们推杯换盏,热情寒暄。

孩子们却只想着早点儿离开饭桌,去奶奶怀里听故事。

奶奶的摇椅摆在石榴树下,满月挂在枝头,皎洁的月光洒满院子。

几个孩子围坐在奶奶身周,入迷地听着“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小小的心间满是畅想,憧憬着美好的愿望。

等大人们吃完团圆饭,大家便起身出门——去放孔明灯。

这是家乡的孩子最喜欢的环节。

孩子们不敢向前,躲在后面害怕似的缩着脑袋,看着大人忙前忙后。

不多会儿,随着灯油“嘶”的一声点燃,燃烧的热气慢慢鼓起灯笼。

时机一到,大人松开双手,孔明灯便会腾空而起,徐徐上升。

像一盏小星星挂在半空,与皎洁的月光交相辉映。

几个孩子聚在一起,欢呼喝彩,高兴得手舞足蹈。

人们常说:

“年少的幸福,不在于吃喝,不在于玩乐,而是切身体会到了世间的美好。”


时至今日,我们也早已忘记了当初那口月饼的味道。

回忆起来,只觉得满满的心安。

中秋,对于少年人来说,总是欢愉的。

尽情的欢乐,汇集在儿时的心底,积攒着对抗一切未知的力量。






策马青春:明月寄相思

年龄渐长,当初的孩子也要离开故乡,为了梦想和生活奔波。

这时的月,最遥远。

窗外,城市的喧嚣,扰乱着思绪。

出门在外,内心有很多的想法和不安。

人们常说:

“成熟有两种方式,一个是承受失败,一个是忍受孤独。”

离开父母的庇护,让人惶恐,也让人挣扎。

他们满心期待着,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实现自己的理想,也让父母更加轻松地生活。

青年的中秋,是苦涩的。

举目望去,未来还很远,路还很漫长。

但也是有底气的,身后有父母的支持,家庭的后盾。

有人说:

“青年人,是人生路上的半成品,虽然初具模样,但贵在不断打磨,不断成长。”

待在孤身一人的出租房,离家的青年拨通了家里的电话。

妈妈的声音还是那么温柔甜蜜,爸爸的声音还是那么坚实有力量。

妈妈说:

“入秋了,记得多加点儿衣服,当心着凉。”

爸爸问:

“最近累吗?累了就回来看看,爸妈一直都在家里等着你呢。”

青年强忍泪意,坚定地连声答应。

在眼角的泪珠出来之前,挂断了电话。

爸妈知道自己回不了家,心照不宣,一句也没提到中秋,可青年却想家了。

来到窗前,凭栏望月。

离家越远,心事越浓。

这时候,才渐渐懂得了大人们推杯换盏时的热情。

原来最让人难忘的是那顿平淡的团圆饭:

在澄澈的月光下,摆上一桌好菜,一家人一起幸福地吃完,就是最好的幸福。

看似最平常,却是最珍贵。

团圆的人,把酒问青天;思念的人,举杯邀明月。

虽在异地,仰望着同一轮明月,彼此心心相印,亦是另一种团圆。

未来的路上,青年人也将带着父母给予的爱和力量,从心灵的港湾出发,寻觅真正的归属,不负这深深的羁绊与惦念。






人至中年:但愿人长久

皓月当空,秋高气爽。

人至中年,生活的重心缓缓倾向家庭。

不经意间,岁月已在脸上留下了沧桑。

风风雨雨半辈子,终于又到团圆时。

这时的月,最圆满。

父母高坐,夫妻相守,孩子满堂,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其乐融融。

与所爱的人共此时,与所念之人共团圆。

孔子说: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

人至中年,立身也立心。

中年的中秋,是开阔。

从青春的“率性”到当下的“责任”,渐渐懂得人不是只为自己而活。

为年迈的父母撑起一片天,为年幼的孩子遮风挡雨。

自己不倒,才能扛起整个家。

中年人努力的身影,才是整个家最美的样子。

勒·柯布西耶说:

“家,应该是生活的百宝箱。”

中年的中秋,是丰盈。

一路走来,中年人对生活的价值、生命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日子再平凡,也是顶梁柱。

孩子的安心,父母的放心,爱人的踏实,是他们最好的慰藉。

看着大家团圆时各自忙碌的身影,才切身品尝到了付出和回报的欣喜。

正如一句话所说:

“生活不过三件事——天真依旧、岁月静好、家人平安。”

中年的中秋,是感恩。

感谢当初辛苦养育自己的父母,感谢一路同行、相知相守的爱人,感谢悄然走过的漫漫人生路。

往后半辈子,冷静自持,淡然面对。

处事日渐沉稳,身心日益丰盈,这就是中年人的中秋。




人到老年:千里共婵娟

生命的年轮不停旋转,似水的岁月把我们带进了垂暮之年。

简单的房屋,随意的布置。

生活不求花哨,只愿舒服自得。

人至老年,早已放下了世事的浮华。

皓月千里,皎洁的月光映照着雪白的华发。

思绪的闸门缓缓开启,感悟人生道理,只觉一片坦然。

汪曾祺说: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

少年盼春节,老年盼中秋。

当那月亮渐圆渐亮的时候,分散各地的子女便会涌向身边。

围坐在月光之下,点燃中秋之夜。

这时的月,最美满。

明月相照,眉眼带笑,吵吵闹闹。

和家人一起,在一言一语间,用心陪伴,在一汤一饭间,彼此温暖。

世界很大,幸福很小,儿孙绕膝,幸福的刚刚好。

正如格雷兹曼在《往事》中所说:

“我想象着,当我们一家人重新团聚该有多棒。”

人生苦短,岁月悠悠。

站在生命的尾巴上,他们早已变得更加清醒。

饮一杯清茶,读半日闲书,累了就歇歇,慢赏空中闲云,倦了就走走,去孩子家逛逛。

孔子说:

“六十耳顺,七十从心。”

老年人的中秋,正在走向圆满。

乌球子树老来红,荷叶老来结莲蓬。

人老了,也是走向成熟,走向睿智,走向完美的标志。

看淡了一切浮华,内心已然平静,万事宠辱不惊。

秋高气爽,天高云淡,颗粒归仓,一家人都在,一年又匆匆。

月光似水,流入心田,月圆人更圆,中秋又中秋。

“月亮粑粑,肚里坐个爹爹,爹爹出来买菜,肚里坐个奶奶……”

当中秋的圆月挂在夜空,熟悉的歌谣就会回荡在心中。

中秋月圆至,人间好时节。

岁月流转,唯一不变的是那皎洁的明月。

不管你是客居他乡,还是与家人欢聚一堂,我们的心都向着同一个方向,我们的爱都奔赴同一个家乡,无论身在何处,心儿已经团圆。

夜色静谧祥和,家人和美团圆,这便是人间最美的画面。

最后,点个【在看】,愿在外奔波的你,有人挂念;愿在家团圆的你,温暖如初;愿每一次中秋,都有美满的团圆。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猜你喜欢
攀登65期营期练习

攀登计划65期成长练习,每天一条音,见证自己的成长。我在喜马拉雅与大家一起成长。

by:花染晴

往期

如果你今天睡前没有学到什么东西,那你就不能入睡

by:长颈鹿的路

期待

期待依山傍水的生活环境,现在是一种奢望了,曾今好像不,因为在我年轻之前,处处皆是。在都市里时间长了,看着原有的自然景观都变成楼群、马路街道,一切都留下人为的刻意...

by:艺术与绘画

期待

不乱于心,不困于情。不畏将来,不念过往。如此,安好!从今,进取!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无怍于人,无惧于鬼。这样,人生!

by:米娅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