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左传·楚归晋知罃》(三):知罃以死报楚王

2023-08-06 12:29:4419:57 6403
声音简介

加入ximi团查看第一季内容文字稿

-----

上回说到,楚恭王为了从知罃口中得到一句对楚国将来有利的承诺,费劲了心机。楚恭王接连铺垫了两次之后,终于在第三问的时候非常直接地要求知罃知恩图报。但是,知罃无论如何就是不肯给楚恭王一个明确的答复。
楚恭王在受挫三次之后,已经知道自己面对的是一块非常难啃的骨头,但他也不想就这样轻易地放弃。所以,楚恭王有了对知罃的最后一句逼迫。
王曰:“虽然,必告不穀。”

不榖,这是楚恭王的自称。这句的后面承上一问省略了“何以报我”这几个字。
楚恭王说:“话虽如此,但还是务必请您将如何报答楚国的想法告诉寡人吧。”
“虽然”二字让我们听出了楚恭王语气的转折,他从前面的急切逼迫已经变成了无可奈何。而楚恭王的这一问,也是本文气势上的一个转折点。前文知罃的三次回答都以冷淡的语气应对,而当楚恭王的语气渐渐冷静下来之后,知罃却又变得情感热烈起来。我们来听知罃怎么说。
对曰:“以君之灵,纍臣得归骨于晋。寡君之以为戮,死且不朽。”

灵,在古汉语中有“福佑”的含义。“纍臣”跟前文“纍囚”意思接近,这里是知罃的自称。“归骨于晋”就是“能带着骨头回去晋国”的意思,这是知罃的一句谦称,指自己能活着回去晋国。“寡君”指的就是晋国此时的国君晋景公。
“死且不朽”是知罃这句话的重点,但很多书上的解释其实跟另一个非常近似的词搞混了,这就是“死而不朽”。“死而不朽”的意思是“身虽死,但声名永存世间”,跟“永垂不朽”意思类似。但是,如果按照“人死留名”的大概意思这样来解释,知罃想要表达的究竟是什么呢?
我们前面说过,知罃在前文的几次回答其实是紧扣楚王问题的。但如果知罃跟楚王说自己回到晋国被处死之后会永垂不朽,意义何在呢?似乎根本没有回答楚王关心如何报答楚国的问题。
所以,知罃所谓的“死且不朽”不能理解为“死后永垂不朽”的意思。知罃所谓的“死且不朽”的“不朽”指的是前文提到的“君之灵”和“君之惠”不会腐朽。他要跟楚王表达的是:如果楚王您非要知道我该怎么报答楚国,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死而无怨,并且在心中感念“君之灵”,在心中铭记“君之惠”,至死不忘。
知罃这里所谓的“死且不朽”跟前文他所谓的“不知所报”并不矛盾。知罃对楚王有感激之情,但无法向楚王承诺回报之举。弄清楚了这一点,我们就听懂了知罃这里应对楚王的话。他对楚恭王说道:“托楚王您的福,我才能活着回去晋国。假如敝国国君对我处以戮刑的话,我死而无怨,且至死不忘您的恩惠。”

一个“死”字让知罃大义凛然的形象跃然纸上,这个“死”字也可谓是知罃回报楚王的特殊方式。以上知罃所讲,就是自己以“死”相报楚王的第一种方式,也就是回去之后甘愿接受被国法处置而死。接下来,他还提到了第二种自己以“死”相报的方式。知罃继续说道:
“若从君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君,而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

“君惠”在《左传》原文中就是前文的“君之惠”。以赐,就是“以之赐”,即“把我交给”的意思。
外臣,就是“国外之臣”、“他国之臣”的意思。“君之外臣首”指的就是荀首,这是知罃向楚恭王称呼自己父亲的谦称。其,在这句话里表示推测。宗,“宗庙”之义。
知罃这里说他回国之后也许还有第二种以死相报楚王的方式,这就是可能会死于父亲的家法处置。知罃对楚恭王说道:“若是由于您的恩惠,我们国君免我一死的话,会把我交给父亲荀首处置。那时,我的父亲荀首也许会向敝国国君请命,以家法将我在宗庙处以戮刑。同样,我也是死而无怨,且至死不忘您的恩惠。”

从知罃这里的回答来看,春秋时期的俘虏回国之后,难免会遭受各种处罚的命运,通常接受国法处置是常态。但是,知罃这里提到的除了接受国法处置之外,还有可能遭受宗族家法的处置,这在《左传》所记载的其他诸侯国中是不多见的。或许,这正是晋国公族宗法的特色,就是因为有着如此严明的家族管理方式,才让晋国人才辈出,有着不断称霸的资本。
当然,知罃所谓的“戮于宗”更可能是荀氏家族的特殊家法。荀氏也依靠着良好的家风和家法,成为了日后立于晋国政坛的最重要的一个卿族。并且,从荀首开始,荀氏有了知(智)氏这个新的分支。此后的知(智)氏家族人才辈出,屹立于晋国政坛长达百余年,跟治家严谨不无关系。

不过话说回来,家法再严,还是以国法为先,晋国毕竟这时还是国君说了算。所以,知罃接下来又说到自己其实还有一种回国之后的命运。知罃说道:
“若不获命,而使嗣宗职,次及于事,而帅偏师以修封疆。”

获命,是指获得国君同意。嗣,是“继承”。宗职,就是“祖宗的官职”、“世袭的官职”。
从知罃所谓的“嗣宗职”来看,就知道我们此前讲过的,晋国六卿之位的确存在着世袭的制度。
接替父亲官职是一回事,真正有上战场的机会是另一回事。所以,知罃还要提到“次及于事”。
次,就是“依次”的意思。事,指的是“军事”。“次及于事”是指将来会轮到他担任军事要务。
帅,通“率”,“率领”之义。偏师,本义是指副帅将领的军队,这里是知罃的谦称,就指他将来所带领的军队。
修,就是“修治”、“治理”的意思,引申为“守卫”。封疆,就是“边疆”的意思。

知罃在他回答楚恭王的最后阶段,告诉楚王道:“如果我父亲要用家法处罚我的请求没有获得国君允许,未来我将会承袭父亲的官职进入六卿之位。此后也会轮到我担任重要的军事职务,那时我会率领一支小部队去守卫边疆。”

当知罃说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左丘明文笔的高明之处。前文楚恭王用“怨我乎”和“德我乎”两问来铺垫最重要的“何以报我”,知罃在最后的回答中,又用了“寡君之以为戮”和“戮于宗”的两种命运来铺垫他真正要讲的“帅偏师以修封疆”。而结合两人都重视的点来看,我们就可以深刻地感知到,楚恭王关心的正是知罃将来“帅偏师以修封疆”之后将“何以报我”的问题。

当然,知罃无法像当年晋文公对楚成王那样做出过多承诺,他依然强调的是对楚王以“死”相报。所以,他最后说道:
“虽遇执事,其弗敢违。其竭力致死,无有二心,以尽臣礼。所以报也!”

虽,是“即使”的意思。“其弗敢违”的“其”是语气助词,“违”是“违背”的意思。
“其竭力致死”的“其”是“将要”的意思。
知罃最后慷慨激昂地对楚王说道:“那时即使在边疆遇到了您的军队,我也不敢违背自己的职责。我将竭尽全力死战到底,没有其他的想法,以尽我做臣子的职责。这就是我报答您的方式!”

知罃最后再次用了一个“死”字来表达他特殊的报答楚国的方式。三次提到以“死”相报楚王,这其实是知罃被逼无奈的说辞,但我们应该相信,以死报答晋国却正是知罃内心埋藏了九年的真正志向。
知罃最后的这个“报”字意味深长。知罃期盼在将来的战场上,表达对楚国的尊重,愿意跟楚国死战到底,这是他认为对楚恭王的最好回报。当然,这也是他报答自己国家的尽忠之举。同时,更是知罃对自己最好的救赎。“竭力致死”而一举三得,知罃真乃英雄也!
我们回顾知罃的四次应对,他的言辞柔中带刚,正大光明之气扑面而来。一个尚未能安全回国的俘虏,在面对咄咄逼人的楚王之时能有如此气度,着实令人敬佩。

平心而论,知罃虽然不断表示不愿报答楚王,但他其实是要感谢这段俘虏岁月的。正是因为这一段在楚国的囚禁生涯,知罃才不断磨炼了他的心性,也才让他有了更加沉稳的定力,去等待多年之后属于自己的政治辉煌。毕竟,从此时的即将回国算起,到日后成为晋国政坛的核心人物,知罃奋斗了二十二年的时间。
我们可以大致梳理一下知罃回国之后的政治路途。就在知罃回国不久之后,晋景公便对晋国的政坛结构进行了改革,他将之前的三军六卿扩展为了六军十二卿,也就是新设了新中军、新上军和新下军的将、佐之位。
知罃回国三年之后,他的父亲荀首去世。之后,知罃果然“嗣宗职”进入了晋国的政治核心,位列十二卿之一,成为了晋国的新下军将。
后来,晋国朝堂风云变幻,晋景公又将新的上、中、下三军缩编为一军,仅保留“新军将”和“新军佐”之名,所以这时的晋国公卿之数就变成了四军八卿的格局,而知罃的身份此时已经升任下军佐。此后处于晋厉公时代的知罃,并不得晋厉公信任,虽列卿位但无过多实权。直到进入晋悼公的时代,知罃才迎来自己的机会,被晋升为上军将,从此才正式在跟楚国对决中施展自己的抱负。
最后,在知罃回国之后的第二十二年,也就是公元前566年,知罃终于坐上了晋国中军将的位置。从此时开始,知罃就成为了辅佐晋悼公走向晋国复霸之路的关键人物。

当然,能助晋国成就霸业的人物,必然也是对楚国有深远影响之人。所以,楚恭王在面对这样一个人物的时候,不由自主地发出了一句感慨。文中写道:
王曰:“晋未可与争!”

这句话就是“未可与晋争”的倒装。
楚恭王听完知罃一番慷慨激昂的言论之后,不由得感慨道:“看来实在是不能和晋国相争啊!”

楚恭王这里的一句感慨,没想到一语成谶,在多年以后知罃让他的这句感慨竟然成为了现实。而这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知罃坐上中军将的位置之后,针对楚国展开了一项重要的治军举措,这就是“三分四军”的策略。这个策略的由来跟晋楚两国争夺对郑国的控制有关。
所谓的“三分四军”,就是将晋国的四军(中、上、下、新)分成三部分,轮番让三分之一的兵力联合诸侯部队对郑国进行讨伐,剩下的三分之二则养精蓄锐。有了这个策略之后,晋国军队在知罃的带领下发起了以疲惫楚军为目的的“三驾伐郑”之战,也就是晋国先后三次以小股兵力联合诸侯军队发动对郑国的争夺,诱使楚军应战。
由于楚国离郑国相对较远,每次都不得不疲于应付。晋国以逸待劳,最终获得了郑国争夺战的全面胜利。同时,也通常“三驾伐郑”很好地消耗了楚国的军事力量。楚国也因为长期用兵,导致国内民力凋敝、经济不振,从而就有效地削弱了楚国的综合实力。所以,自从知罃执掌中军之后,对晋悼公中兴晋国起到了非常关键的推动作用。此后的楚国就渐渐失去了跟晋国争霸的资本。所以,《左传》上说“晋三驾而楚不能与争”。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让楚国在日后吃尽苦头的人,如今却被楚恭王在一番感慨之后给放了回去。原文写道:
重为之礼而归之。

重,就是“隆重”。为之礼,就是“为知罃举行送行仪式”的意思。
最后这句是说,楚恭王为知罃举行了隆重的仪式后将其送回了晋国。

能让楚恭王以礼相送,可见知罃在楚王心中形成的影响。纵观知罃跟楚恭王之间的四次对话,无论楚恭王怎么逼迫,知罃说话都是滴水不漏,可谓有智。知罃对楚恭王表明他在将来跟楚国的对决中会竭力致死,可谓有勇。面对如此智勇双全之人,楚恭王怎能不以礼相待?
而且,知罃这样一个坚决不肯因私废公的人,是令人敬佩的。同时,他在最后流露出来的竭力致死的精神,又是令人畏惧的。如此可敬可畏之人,楚恭王又怎能不对他以礼相待呢?

本文讲到这里就结束了,我们可以看到左丘明通过他精妙的笔法,为我们刻画出了知罃这样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形象。我们不知道楚恭王在日后的晋楚对决中,会不会经常想起来知罃跟他的这番对话,又是否会后悔当年为晋国送还了如此杰出的人才呢?

晋悼公正是依靠着众多像知罃这样的人才,方能继晋文公之后复兴了晋国的霸业。晋楚两国长达百余年的争霸,说到底就是人才和民心的经营。楚国之所以会在日后的晋楚争霸中渐渐没落,其根本就是因为人才的凋零。甚至还因为日后的楚国不善用人,以致于在历史上留下了“楚材晋用”这样的成语。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廖FX

讲得好

有你的快乐_e2

谢谢老师🙏,期待更新。

情冰天子

期待更新,我人场钱场都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