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中国东北多地“拉闸限电”的举措连日来引发广泛关注。针对人民群众对限电工作“一刀切”的不满,国家电网27日发布公告,承诺将全力做好居民生活用电保障,及时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坚决守住民生、发展和安全底线。26日,辽宁、吉林两省份均召开会议,对电力保障工作进行安排,提出最大可能避免出现拉闸限电情况。


其实,近期国内采取限电措施的不止东北地区,江苏、广东、浙江等地也纷纷推出限电措施,已经迫使当地一些钢铁、有色、化工、纺织等企业选择减产或停产。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管学院教授吕本富2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东北的拉闸限电,可能跟原材料价格涨得太高有关,煤电价格倒挂,煤电企业为了减少损失,所以减少了供电范围。而南方各省的限电是主要是为了达到绿色指标,比如江苏和广东在能耗指标上比较高,所以主动采取节能限电措施。从政策执行看,南方一些地方做得人性化一点,东北地区的停电做得比较粗糙,所以意见会更大一点。


中国能源专家林伯强向《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东北这次限电,还有一个原因是今年大宗商品如钢铁铝等价格大幅上涨,而东北又应该有许多高能耗工厂,对于等了好几年好不容易盼来的好价格,他们势必会加码生产。这样一来,整体电力需求就会大幅上升,对电力系统造成冲击。确实如专家所说,26日,辽宁省工信厅在全省电力保障工作会议上指出,此次限电的背景是辽宁省经济的快速发展,今年前8个月,辽宁省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9.47%,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


林伯强还表示,“这种情况不会持续,政府也会出手调控”。调控措施可能包括,第一,控制高耗能企业用电。第二,在涨电价或者降煤价之间作出选择。他说,上述措施对经济会造成一定影响,但像彭博社27日所说“中国电力危机是继恒大之后的下一个经济冲击”,那就是完全不懂行了,因为中国并没有大规模电力缺口,怎么可能会对经济造成大的打击?


吕本富说,本轮中国大陆的拉闸限电和之前境外出现的一些大停电事件是不同的,“我们是更为主动地采取预防性措施,而不是那种被动地遭受冲击”。


实际上,近期国际上也出现了一轮由物资和能源短缺引发的恐慌。据路透社27日报道,英国主要城市多达90%的加油站周一无油可加,因为恐慌性购买加深了由卡车司机短缺引发的供应链危机。


有统计称,由于退出欧盟,英国失去了7.2万名卡车司机,目前英国卡车司机的缺口是10万人,而且运输燃料需要额外的培训和许可。据英国《卫报》26日报道,政府可能考虑命令军队向加油站输送燃料。


能源危机的寒冬也开始刺激德国。据德国联邦统计局数据,该国天然气价格较2020年同期上涨了44%。德新社说,截至9月下旬,德国为冬季储备的天然气尚不足总规划的2/3,而去年这个时候德国天然气的储藏量已经达到94%的进度。


英国《金融时报》27日分析说,造成欧洲天然气短缺的重要原因是俄罗斯正减少向欧洲的天然气输送,并暗示只有在“北溪-2”项目全面投入运营时,供应短缺问题才会缓解。但监管机构需要数月时间对其进行认证,才能开始进行天然气的运输。不仅如此,美国政府还在竭力阻挠该项目运行。24日,美国还逮捕了俄罗斯天然气行业最具影响力的高管之一、诺瓦泰克公司首席财务官杰特沃伊。


在大西洋的另一边,疫情造成的劳动力短缺、供应链混乱、航运港口拥堵等,也让美国人体验前所未有的物资短缺。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想在影院预订食物的影迷们现在会收到一条警告:“由于全国供应链问题,一些你喜欢的食物可能暂时无法购买。”近期,美国肯德基称由于无骨鸡肉供应不足,决定暂时取消该产品的广告宣传。


大家看,美欧所面临的能源、物资短缺大多是由于疫情下国际供应链的断裂,或者是大国地缘政治博弈导致的,而中国限电很大程度上则是宏观调控的手段。


老胡注意到,东北一些地区限电,尤其是有些居民社区在没有预先通知的情况下被拉闸断电,引起了舆论的不满和围绕中国电力供应的更多争论。


其实,国家的电力供应整体上是充裕的,中国目前发电装机总容量高达22亿千瓦,约为美国的两倍,这样的发电总功率用来支持约为美国70%的中国GDP,即使考虑到它的制造业占比很大,也有很高的实现空间。


问题在于,中国的电力生产和分配使用是个复杂的超大系统,这当中的政策性考量和目标有很多,它们有时是彼此矛盾的,将它们统筹好非常不容易。


大家知道,中国电力的使用分配基本由行政权力统筹做出,而国家经济的市场化程度已经非常高,这两个体系对接的困难会导致一些低效和混乱。因此解决这个大的矛盾应当是我们提高电力使用效率的主要发力方向。


老胡想说,保障居民用电应是所有电力分配计划的首要原则,社区限电应是防止电网全局性风险的最后手段,而不能当一般性的调节手段来用,对这一原则的坚守必须坚定不移。东北这一次部分居民社区拉闸限电违背了这一原则,所以造成了很大的舆论冲击。


在坚持保障生活用电的前提下,国家应当首先对高能耗企业进行区分限制。中国人口这么多,相当数量的高能耗企业是必须有的,因为它们是民生的基础。然而南方地区还有很多出口导向型的高能耗企业,综合经济收益则比较低,那些企业应当被纳入限制范围,通过税收、电价等杠杆引导自愿、可预期的整改,这比一刀切的强制限电所产生的市场环境效果会好很多。


对用电指标分配也有必要开展市场调节的尝试,比如企业可以有基础用电指标,它如果效益和市场前景都好,用电指标不够,可以从主管机构和其他企业购买更多指标,这会帮助有限电力朝着高效的生产方向流动。


错峰用电的调节空间非常大,生产和生活中节约用电的空间也很大。目前中国各地只是泛泛提出了相关口号,但缺少让人眼前一亮的探索和示范,也缺少政府的具体指导,这些事情人们在生活中不关心,更不是时尚生活理念的一部分。


最后老胡要说,中国需要加快发展核电,建设更多水电,开发更多风能、太阳能,社会需要支持每一项清洁能源的建设,我们需要尽快实现煤电比例的降低。我们注定得是全球超级发电大国,但我们不能永远是大经济体中煤电比例的超级大国。



听友233136812

利用税收杠杆调节,是否会有违反国际贸易法则的风险?

回复@听友233136812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设计虫

路灯就不该天黑亮到天亮,商场的高楼广告灯也是

5087夜里黑

中国不缺电,正确对待,国家战略高于一切。

1368825iauv 回复 @5087夜里黑

就你懂得多

1885603eyen 回复 @5087夜里黑

央视都公开辟谣了,你还在造谣,何居心?

听友69961335 回复 @5087夜里黑

强烈建议每周六,周日全国工厂限电,让我们也享受一下周末时光

开心一笑_7m

疫情期间西方国家生产力下降,消费却没有下降,中国的商品成了西方国家的喜爱,美国疯狂印钱来买中国的商品,这就是变相掠夺,薅中国的羊毛,所以中国要减少产量,保证本国供应。

张哲睿宝贝 回复 @开心一笑_7m

人家有,降维打击,懂不懂,如果我们现在假如用现在的经济头脑去打击古代的经济,你说会有什么后果,只是我们国家这些重要产能都在国家手里抓着,要是像美国的话,你看美国下暴雪,那一次电价涨了200多倍,什么概念?

1360526cfht 回复 @开心一笑_7m

涨价不就行了

一片云的书

特难听的声音

榮群喜讀詩文

节目的时效性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