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顶洞人 81

2022-05-07 11:42:0514:51 206
所属专辑:山顶洞人 解道
声音简介
-第 81 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
既以与人己愈多。故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
为而不争”。
解析:
大家都知道,忠言逆耳、良药苦口,这就很好
的解释了“信言不美,美言不信”,真诚、有信用
的话不会很美;说实相的话,也不会很美。我个人
在这方面就有深切的体会。
我曾在《眼泪为谁流》一文中写道:“我为某
些真心关心我修行的朋友哭泣。你们看得起我,把
资料和信息无私的传递给我,目的就是想拉我一把,
按理说我该感恩戴德,但我除了说声谢谢,竟无话
可说,因为我心里知道你们学的法不究竟,但我要
说出口,就连朋友也没得做了。以前我类似的傻事
干了很多,除了得罪人,没有别的作用。后来我就
想通了:正道、邪道都是道,各有各的因缘,我自
己不是曾经也接触过很多邪法吗?要是没有那些经
历,哪能走到现在!
我为众多被洗脑的朋友哭泣。文化是最能害人
的。成功学是个骗局,大家都知道了。现在,以佛
道的名义、以传统文化的名义的各种教育,看似非
常的正能量,而实际上里面夹杂着很多似是而非的
东西,因为教育者自己没弄懂,在名利的驱使下,
在慈悲、公益的掩护下,怎么可能不在糖衣里面包
上毒药!而被教育者还一个个感恩戴德,然后像打
了鸡血一样去帮助传播,他们自以为是在积德,而
实际上现世就在受愚痴报,不知道后世要多少劫才
能醒悟过来,悲哀啊!”
“善者不辩,辩者不善”,意思是善良的人不
巧说,巧说的人不善良。这一点我同样体会很深。
我这一辈子就没有准备出任何书,因为现在谁都想
出书,结果到处都是害人的书,而真正中国文化的
精髓,如《黄帝内经》、《易经》、《道德经》等
却冷落一旁,甚至被严重误解。这次解这个《道德经》
实在是不得已。
我保证,《佛道一如道德经》是原创,里面很
多新锐的论点都是我之前从来没有听说过的,都是
写到那里的时候自己蹦出来的。《道德经》没有版权,
所以《佛道一如道德经》也不要版权,作者就叫“山
顶洞人”。我甚至都没准备出书,扔到网上了事,
有缘人自然能得到。
《道德经》是世界的财富,是法界的真理,被
糟蹋成那样,实在不忍!现在被我这么解出来,不
知道要受多少攻击。所以,我早就准备好了,哪怕
有一万个人攻击我,而有一个人因为这本书开悟,
我也心满意足了。再说了,我可没有精力跟那些饱
学而又饱食的人士争辩,惹不起躲得起。
现在网络发达,个人的表现欲得到了淋漓尽致
的发挥,很多人争辩其实不是为了输赢,而是为了
显示自己的存在,因为他找不到真我,只好到处找
话题,找说话的窗口,只有这样,他才觉得自己还
活着。如果要我跟这样一群人在六道里争高低,值
得吗?
“知者不博,博者不知”,意思是真正有知识
的人不卖弄,卖弄自己懂得多的人不是真有知识。
我坦白的告诉大家,跟那些饱学之士相比,我是文盲,
如果是用手写,我不知道要写多少错别字,幸好有
电脑帮忙,拼音打字可以减少很多错误。
我最佩服六祖慧能,他的那种大智慧可以令
千百年来无数的文人骚客汗颜。我们学佛修道,需
要学的是佛法、道法里面的大智慧,不是为了玩嘴
皮子!我们别以为自己读了多少书、写了多少书就
算有智慧?别以为自己有多大名气、有多少弟子、
多少粉丝就算有智慧?那都是造业,而且造的是无
量业!
所以,在老子看来,这些人都是“虽智大迷”。
什么叫智慧?不开悟连这个问题都回答不出来!如
果我们真正体会到了真理实相,“但得本,不愁末”,
接下来自然会“一理通,万理彻”的,这才叫智慧。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
多”,译文为:圣人是不存占有之心的,而是尽力
照顾别人,他自己也更为充足;他尽力给予别人,
自己反而更丰富。权威的解释是,圣人也不存什么钱,
粗茶淡饭,但是就爱帮助别人,越帮助别人自己反
而越充实。这种解释肯定连他自己都不信,但现实
社会就喜欢拿自己都不信的高调去胡弄别人,有些
人甚至因此成全了他个人的“事业”。
所以,这句话如果从财富上去理解,就会发现
不合事实,既然自己没有积攒多少财富,还一个劲
的布施,一个劲地帮助别人,实际生活中是不可能
的。我们的问题在于看到“不积”就马上想到“钱”,
没办法,世俗人的眼界就这么高。
有一个“傻”修行人,面对他觉得该帮的人,
就以无我利他之心全力的去帮,我亲眼见到他被对
方的业力干倒几次,谁知倒后马上又“人”将他扶
起来,而且比之前站得更高,他的修行就是这么上
去的。坦白的说,如果我修行还有一点点进步,那
也不是靠打坐得来的。所以,从修行角度说,“既
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不仅真实不虚,
而且是很好的修行方法。
善有三个层次。首先是行善,也就是有意的做
善事,虽然是有为法,但我们这些业力深重的世俗
人还必须这么做起。第二是善行,也就是起心动念
都是善。比如你看我这本书受益了,真心希望其他
人也能受益,于是发愿推广,总给了一千个
人,结果却没有一个人受益,没问题,因为你发送
了一千个善念,所以依然有一千个善德,与他人接
受不接受无关。而且在推广的过程中,你对书的理
解会更深,双重受益。第三是至善,至善无善,无
善无不善,这就是圣人的层次了。
对圣人来说,从财物上帮助人和精神上安慰人
都不是真正的帮人,只有开启人们的智慧,使他们
觉悟自心,才算真正的帮人。圣人常处于“空”的
状态,他的心里既不会像我们一样想着过去、现在、
未来那些破芝麻烂谷子的事,也不会像我们这样存
储了很多拷贝来的死知识,所以说“圣人不积”。“不
积”就是空相,相当于电脑联网了,但鼠标没有点
击任何条目的状态。
“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是因为
有了因缘,需要应付世间的事情,于是“应无所住
而生其心”。因为圣人生的这个“心”是真心,而
真心跟十法界是联网的,也就是十法界的智慧随他
调取,越用越有,越用越多,就像电脑,一旦连上
宽带,就可以搜索无限。我们修行的目的就是为了
联这个网,只有联上了这个网才可以叫做有智慧。
接下来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大自然养育
了我们,所以说它“利”,估计没人会反对。但是,
要说“不害”就有点费解了。像地震、洪水等自然
灾害怎么解释?我说这些灾害是从我们的小我出发
判断为灾害的,对自然来说,一切都是该发生的,
一切都是正常的,因为大自然无心啊!既然无心,
当然就更无害人之心了。不管我们怎么对待它,怎
么评价它,它就是那么运转着,平等地对待一切事物,
所以说“不害”。
至于个别人遭受了自然灾害,那是自己的因果
业力所致,与“天”有什么关系?为什么“道”难
懂?因为我们总是站在个人的角度去思考,结果越
想就越麻烦。如果我们能够站在“道”上看问题,
那一切问题都迎刃而解。包括我解这个《道德经》,
可别以为我这点小脑筋能想出什么观点来,是因为
我守在“道”上,遇到难题的时候,只要我往“道”
上一立,就发现怎么转都是圆的。所以,整个八十一
章解下来,没有半点自相矛盾的地方,因为“道”
就是圆的。
“人之道,为而不争”,这个“为”不是“有
为”,也不是简单的“无为”,而是“无为而无不
为”。而“不争”则涵盖了“不我争”,也就是说,
这时候十法界都是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徐师音乐专辑(山顶洞人)

徐师音乐专辑(山顶洞人)《快乐歌》(这是我修行前人生最低谷的时候写的第一首歌):如果你要快乐请随我来笑,如果你要健康请随我来跳,管他苦闷忧伤全都一边撂,有了好的...

by:如如青山

佛道一如道德经~山顶洞人

终日学佛不识佛造业总比消业多若能见性明根本贪嗔痴慢皆弥陀

by:此我独存

擦亮心灯终极版~山顶洞人

每个人的心灯都是一样的,心灯本亮,所谓擦亮心灯,就是去掉遮盖物,就是消业,就是回归此我的本性光明。

by:此我独存

佛道一如道德经-山顶洞人

《道德经》真可以说是一部万宝全书,是一部人人值得学习的书,不管从政、从商、从军、从工、从农、从学等等,拿了《道德经》都有用,都可以从中找到他需要的营养。所以,我...

by:鹤严之声

佛道一如道德经(山顶洞人)

佛道一如道德经(山顶洞人)

by:如如青山

山顶上有风

落笔写生活,无他,唯真性情尔。

by:萌萌萌萌猪

山顶上的秘密

《山顶上的秘密》包涵了一篇篇虽然不长,却很有味道的成长小说,用充满诗意的语言书写着孩子们在逆境中的坚强与不屈。时间在黑暗里无声无息地流动着。不知什么时候,远方...

by:鞠睿的故事小屋

靳鹤岚的山顶电台

38号岚岚的陪睡神器,让你从此好梦一整晚。本电台收集整理德云社青年相声演员靳鹤岚的节目、歌曲合集。一切版权归本电台所有,除了蒸煮和授权方禁止二改二传。

by:听友166639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