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的目的是什么?

2021-11-19 06:30:0009:26 1553
声音简介

本节目由喜马拉雅独家播出


主播:许诺

作者:英国哲学家、观念史学家和政治理论家,也是20世纪最杰出的自由思想家之一以赛亚·伯林


节目文稿:

哲学的主题是什么?这是一个没有定论的问题,答案五花八门,大相径庭。

一方面,有人认为哲学是对一切有关时间和存在的思考,是科学中的王后,是人类知识大厦的基石;另一方面,也有人想要将哲学视为伪科学,认为哲学无非是利用词义含混大做文章,是人类智力发展不成熟的表现。

也许,要回答上述问题的最好方式是追问其他学科领域是如何构成的。例如,我们如何划分化学、历史或人类学这些学科的界限?

此时似乎可以看出,学科或者研究领域是由它们诞生之初拟要回答的问题所决定的,之所以会有这些学科就是要给这些问题提供答案,而有且唯有我们知道去哪里找寻那些问题的答案,这些问题本身才是可理解的。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这个问题。

每种大类问题,都拥有各自专门的方法:一旦这些领域里的天才发现得到认可,它们就可以被全无天赋的人机械性地套用而找到问题的正确答案。

要将人类想到的问题加以系统阐述,这些问题按照获取答案的方式分成两大类:

一种是经验的,它们的答案最终取决于观察数据;一种是形式的,这类问题的答案取决于纯粹计算,不受事实性知识的约束。

这种一分为二无疑过于简单:经验和形式的成分并非完全没有勾连,但是它包含了足够的真理,不会误人太深。如此区分这两大人类知识的来源是自人类自觉思考以来就得到认可的。

但是,还有些问题无法被轻易归纳到这两大类。关于时间,关于他人存在等问题只会让提问者困惑,让讲究实际的人烦恼,因为这些问题看起来不会指向明确的答案或任何有用的知识。

这表明在经验性问题和形式性问题这两大箩筐问题之间,至少应该还有一个问题箩筐,容纳那些无法轻易分类的问题。

所有这些问题唯一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不能通过观察或计算来回答,归纳和演绎也行不通。如此一来,一个必然的推论就是提问者从一开始就面临困惑——他们不知道去哪里找寻问题的答案;没有词典、百科全书或知识纲要可以参考,也没有专家、权威人士可以肯定地给出绝对权威的答案。

此外,有些问题还是普遍性问题,要基于原则处理;而另外一些问题,即使它们本身不是普遍性问题,也会轻而易举地引起,或导致原则问题。

这些问题通常被叫作哲学问题。

在很大程度上,人类知识历史呈现一种持续努力,要把所有问题都搬移到这两大切实可行的类别当中;因为一旦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被当作一个经验问题或形式问题,它就不再是哲学而成为某一门公认的科学。

千真万确,即使在当时人类也没有找到解决以下核心问题的答案,这些问题毫无疑问是哲学问题,因为它们显然是无法回答的:人和万物是否因上帝或大自然要实现某一目的而被创造?如果是,那个目的是什么?

这些古老的问题折磨着启蒙哲学家。物理和化学没有告诉人这些问题的答案:为什么某些人一定要在某种条件下服从另外一些人?以及这些义务的本质是什么?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我们都知晓的康德是区分事实和范畴的第一人:事实俨然是经验的数据,是我们观察或推理或思考的人、物、事件、品质、关系等;范畴是我们用来感知、想象和反思的范畴。在他看来,它们独立于不同的宇宙观,即那些属于不同时代、不同文明的宗教或形而上学构架。

康德关于人类认识外部世界的原则认为,对于一切可感知的事物而言,我们看待它们的范畴是一致的、永恒不变的;正是这些范畴将世界统一起来,令沟通成为可能。

但是,那些想到历史、道德、美学的一些人的确看到变化和区别;不同之处不是在于这些持续发展的文明所见、所闻、所想的经验内容,而是在于他们察觉事物的基本模式,他们用来构想事物的模型,他们用来看待事物的范畴或曰眼镜。

世界观不同,人类对彼此的看法也将大大不同:诸如因果、善恶、自由与奴役、物与人、权利、义务、公正、真理、谬误等随意列举的一些主要观念均直接取决于它们形成的整体框架,俨然它们是整体框架内的结点。

尽管人们根据这些观念分类和整理的事实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但是这些差别与不同时空、不同文化、不同世界观的人戴着不同的眼镜,使用不同范畴,用不同模式思考这种更为深刻的差别又是不一样的。

哲学既不是经验研究,不是对现有、已有或将有的存在物予以批判性考察,而是通过直觉判断和信仰,以及自然科学方法得以做到的;它也不像数学或逻辑一样是一种形式演绎。它的主题在很大程度上都不是经验物,而是它们被观察的方式,是用来对经验进行构想和分类的那些永恒不变或者暂时性的范畴。

目的相对于机械因果;有机体相对于纯粹混合物;系统相对于简单归属;时空秩序相对于永恒存在;义务相对于欲望;价值相对于事实:这些都是范畴,是模式,是看待事物的眼镜。

如果有人反对说所有这一切看起来都太抽象,与日常经验太遥远,太无关核心利害关系、普通人的幸福、不幸和最终的命运,这绝对是一种错误的指控。人类生存离不开描述和解释天地万物。他们用来这样做的模式必定深刻影响到他们的生活,无意识的影响尤其突出;人类的诸多痛苦和烦恼都是因为机械地、无意识地、刻意地运用了无效的模式。

哲学家们永恒的任务就是检验不受科学方法或日常观察影响的一切。这种具有社会危险性、智力挑战性,还常常令人痛苦不堪并且费力不讨好但又非常重要的活动就是哲学家的工作,不管他们研究自然科学、道德问题,或者纯粹个人事务。

哲学的目标永远都是一样的,就是帮助人类理解自身,以便他们能在旷野上、在黑暗中行走自如。

为什么一定要读哲学?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普通人对日常小事都斤斤计较,但是对自己人生最重要的头等大事——灵魂的健康却漠不关心。若这样,岂不悲哀?

当我们反思生活的意义,仰望头顶的星空,内察心中的道德律令,追问死后的世界,都是对我们心灵的一次照亮,也都是对智慧和哲学的思考。

哲学是一个动词,它可以打开我们的视野,打开我们既定的思维模式,打开各种思考的可能性。在一个是唯一不变、信息量无比庞大芜杂的信息焦虑时代,哲学是知识折旧率最低的学问,是我们人生长路中以不变应万变的思想武器。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Tuescany

哲学——认识自己的科学

猜你喜欢
富爸爸:学习的唯一目的是行动

想交流和进我们读书群的听友,加微xun568666,请注明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的播音)真正的财务自由是什么?财务自由,就是当你不工作的时候,也不必为金钱发愁,因...

by:终生学习成长

我们首要目的是生孩子|霸总追妻|萌宝

一次意外,让本来陌生的两个男女不得不奉子成婚。苏冉成了宋庭遇眼中不择手段的女人。新婚之夜,他冷笑着对她说:“苏冉,你的目的达到了,可除了宋太太的头衔,其余的...

by:晚晚晴天

富爸爸:财务自由学习的唯一目的是行动

(想交流和进我们读书群的听友,加18156921164,请注明是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到的播音)百万富翁的豪宅位于高档社区内,他们的处事方式是保持平衡,所以不是"工作...

by:小古董缘难得

教育的目的

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

by:豚豚蒙哼

教育的目的

作者是怀特海这是一本奇书,奇在它是影响欧美命运的一本书。奇在他关乎所有人的命运。错过——遗憾一辈子迟读——遗憾一阵子知而不读——后悔一辈子知而细读——幸运一辈子...

by:草木J

哲学是什么

哲学是什么目录1自序1/阅读经典20/谈谈“成于乐”35/何谓哲学:与研一新生谈心67/哲学教育的意义101/哲学对话与中国精神的重建120/哲学与现代性13...

by:龙元富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