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传习录》全译43】答陆原静书:第五章

2017-08-08 18:34:2803:48 11.5万
声音简介

国学新知听友群开通啦! 只要加wx:guoxuenew,写上“姓名+所在城市”,就会被邀请进群,本群是专辑听众的互动平台,还会有专辑主讲人的答疑解惑,国学新知会定期推送最新的音频视频节目。


答陆原静书:第五章

    来书云:“佛氏又有常提念头之说,其犹孟子所谓‘必有事’,夫子所谓致良知之说乎?其即‘常惺惺’、常记得、常知得、常存得者乎?
    

    于此念头提在之时,而事至物来,应之必有其道。但恐此念头提起时少,放下时多,则工夫间断耳。且念头放失,多因私欲客气之动而始,忽然惊醒而后提,其放而未提之间,心之昏杂多不自觉。今欲日精日明,常提不放,以何道乎?只此常提不放,即全功乎?抑于常提不放之中,更宜加省克之功乎?虽曰常提不放,而不加戒惧克治之功,恐私欲不去;若加戒惧克治之功焉,又为‘思善’之事,而于本来面目又未达一间也。如之何则可?” 
    

    戒惧克治即是常提不放之功,即是“必有事焉”,岂有两事邪?此节所问,前一段已自说得分晓,末后却是自生迷惑,说得支离,及有本来面目未达一间之疑,都是自私自利、将迎意必之为病,去此病自无此疑矣。 

  来书云:“‘质美者明得尽,渣滓便浑化’。如何谓明得尽?如何而能便浑化?” 
    

    良知本来自明。气质不美者,渣滓多,障蔽厚,不易开明。质美者,渣滓原少,无多障蔽,略加致知之功,此良知便自莹彻,些少渣滓,如汤中浮雪,如何能作障蔽。此本不甚难晓,原静所以致疑于此,想是因一“明”字不明白,亦是稍有欲速之心。向曾面论明善之义,“明则诚矣”,非若后儒所谓明善之浅也。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云中君1219

这个人是不是不会说话呀?为什么声音这么刻薄?为什么?

涛声依旧丶丶

传习录比阳明心学还难懂

听友187942470

声音为何变了

猜你喜欢
王阳明传习录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堪称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全书共三卷,由王阳明的学生徐爱、薛侃、陆澄、南大吉等,陆续记录下阳明论学的谈话,不断...

by:光芒WZ

传习录-王阳明

《传习录》是哲学著作,作者是中国明代哲学家、宋明理学中心学一派的代表人物王守仁(字伯安),世称阳明先生。此书记载了他的语录和论学书信。传习一词源出自《论语》中的...

by:读书老王

王阳明《传习录》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不但全面阐述了王阳明的思想,也体现了他辩证的授课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

by:海上森林V

传习录 王阳明

《传习录》王阳明,心学的集大成者,非但精通儒释道,而且善于统兵作战,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全能大儒。其学说,不仅影响了我国明清两代以至近现代,而且远播日本、朝鲜等...

by:思远读书

王阳明《传习录》

阳明心学必读书

by:林亲民

王阳明传习录再传习

董子竹先生逐条新解《传习录》,阳明学功过再探

by:愿愿行

王阳明《传习录》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by:终身学习者先锋

王阳明《传习录》

《传习录》是我国明朝著名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王阳明的代表作是其讲学答问和书信集。阳明心学,是人们在浮躁的社会中,修炼强大内心的秘密武器。

by:TS喜铭洋

王阳明《传习录》

王阳明心学分享

by:陶敏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