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纲历次重要会议总结

2021-10-31 00:58:4014:10 7190
声音简介

史纲历次重要会议总结
1.;中共一大(1921年7月)
大会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纲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采用无产阶级专政以达到阶级斗争的目的,废除资本私有制,以及联合第三国际等。
2.;中共二大(1922年)
①;第一次提出了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纲领,为中国人民指出了明确的斗争目标。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当前阶段的纲领应当是: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②;开始采取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的政党和政治派别没有采取过、也不可能采取的革命方法,即群众路线的方法。
③;会议提出组织民主的联合战线。
3.;中共三大(1923年)
正式决定全体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建立统一战线。
4.;国民党一大(1924年)
①;大会通过的宣言对三民主义作了新的解释:在民族主义中突出了反帝的内容,强调对外实行中华民族的独立,同时主张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在民权主义中强调了民主权利应“为一般平民所共有”,不应为“少数人所得而私”;把民生主义概括为“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两大原则(后来又提出了“耕者有其田”的主张),并提出要改善工农的生活状况。
②;这个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共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因而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
③;大会实际上确定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革命政策。
④;国民党一大的成功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
5.;八七会议(1927年)
①;会议彻底清算了大革命后期的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提出了“整顿改编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的任务。
②;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总方针。
③;毛泽东在会上着重阐述了党必须依靠农民和掌握枪杆子的思想,强调党“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实际上提出了以军事斗争作为党的工作重心的问题。
④;会议选出了以瞿秋白为首的中央临时政治局。中国革命从此开始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兴起的转折。八七会议在中国革命紧急关头及时地向党和全国人民指明了斗争方向,反对政治上的“右”倾机会主义,使党在革命中前进了一大步。
6;古田会议(1929年)
①;会议通过的毛泽东起草的决议案,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原则。
②;明确规定了红军的性质,宣示“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
③;古田会议决议案的中心思想是要用无产阶级思想进行军队和党的建设。
④;;进一步确立了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原则,强调要加强政治工作。
7;遵义会议(1935年1月)
①;集中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
②;会议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同共产国际的联系中断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做出的。
③决定由张闻天代替博古负总的责任,博古任红军总政治部代理主任,并成立了由周恩来、毛泽东、王稼祥组成的新的“三人团”,全权负责红军的军事行动。
④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从而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工农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⑤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8;瓦窑堡会议(1935年12月)
提出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新政策。
①阐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可能性。指出中国的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是要抗日的;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态度是可能变化的;地主买办阶级在斗争矛头指向日本帝国主义时,英美的走狗有可能遵照其主子叱声的轻重,同日本帝国主义及其走狗暗斗以至明争的。
②批判了“左”倾关门主义错误,强调共产党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领导作用。
③规定了建立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具体政策。决定用“人民共和国”口号代替“工农共和国”。
9;洛川会议(1937年);
①;制定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强调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关键在于使已经发动的抗战成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
②;为此,必须实行全国军事的总动员、全国人民的总动员;必须改革政治机构,给人民以充分的抗日民主权利,并适当改善工农大众的生活。
③;会议强调,必须坚持统一战线中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在敌人后方放手发动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争,在国民党统治区放手发动抗日的群众运动。
10;六届六中全会(1938年)
第一次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这个命题。
11;六届七中全会(1945年)
通过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下称《决议》)。《决议》是一个重要文件。它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原理对党的历史及其基本经验教训作了总结。
①;对毛泽东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杰出贡献给予高度评价,肯定了确立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的重大意义。
②;《决议》对以刘少奇为代表的党在白区工作的正确路线作了肯定。
③;《决议》详尽地阐述了党内历次机会主义路线,特别是王明“左”倾错误的表现和严重危害。
④;党的六届七中全会标志着整风运动的胜利结束,为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在思想上作了充分准备。
12;中共七大(1945年);
①;毛泽东在会上作题为《论联合政府》的书面报告和《愚公移山》闭幕词。
②;七大确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我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③;七大总结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自我批评的作风。
④;刘少奇作《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对毛泽东思想作了较为全面、系统和科学的概括,并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在毛泽东思想的基础上,达到空前的团结和统一。
13;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
召开于中国革命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
①提出了迅速夺取全国胜利的方针。有天津式、北平式、绥远式三种。
②说明了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③规定了党在全国胜利后在政治、经济、外交方面应当采取的基本政策,指出了中国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为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和主要途径。
④告诫全党,夺取全国胜利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革命以后的路更长更艰苦。据此,毛泽东提出了“两个务必”的思想,即“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14;七届三中全会(1950年)
确定了当时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中心任务是要在三年左右的时间内,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
15;八大(1956年)
①;正确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务。
②;在经济建设上,大会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即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方针。
③;在政治建设上,提出要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使党和政府的活动做到“有法可依”和“有法必依”。
④在执政党建设上,强调要提高全党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水平,健全党内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制度,反对个人崇拜,发展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加强党和群众的联系。
⑤;提出“三个主体、三个补充”的思想。
16;八届九中全会(1961年)
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17;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
①;全会冲破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彻底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并且断然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指导思想,作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战略决策,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
②;全会恢复了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审查解决了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
③;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中央领导集体,揭开了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序幕。
④;以这次全会为起点,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18;十一届六中全会;(1981年)
①;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下称《决议》),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作了科学的总结,对新中国成立以来一系列重大历史问题作出了正确的评价,并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
②;《决议》实事求是地评价了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对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活的灵魂(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作了概括,指出就他(毛泽东)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
③;这次全会及其通过的《决议》,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拨乱反正的胜利完成。
19;十二大(1982年)
①;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命题。
②;制定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
20;十二届三中全会(1984年)
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21;十三大(1987年)
①;第一次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和全面阐发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②;制定了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和奋斗目标,制定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③;第一次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行系统的概括,也标志着邓小平理论轮廓的形成。
22;南方谈话(1992年)
①;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②;阐明了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③;提出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重要论断。
④;提出判断改革开放和各项工作成败得失的“三个有利于”标准。
⑤;强调加强党的建设。
⑥;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和前途。南方谈话是邓小平理论的集大成之作,从理论上深刻回答了当时困扰和束缚人们思想的一系列重大问题,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阶段,邓小平理论也逐步走向成熟。
23;十四大(1992年)
明确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24;十五大;(1997年)
①;将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修改后的《中国共产党章程》。
②;确立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25;十六大(2002年)
①高度评价“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和重要作用,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②大会明确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6;十七大(2007年);
将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27;十八大(2012年);
标志着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28;十八届三中全会(2013年);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29;十九大(2017年);
大会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呆叔讲故事

好听啊欢1迎1到1我1专1辑1给1个1五1星1好1评1

听友56432036

快快更新呀

钱妙丽

后面不更新了吗

塔卡夫斯基的树

请问是用什么软件做的声音呀?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党史上的重要会议》

党史上的重要会议,特别是党的代表大会和中央全会等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大事。本系列微视频共27集,每集时长约3...

by: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

解放军军史上的重要会议丨毛泽东如何带领人民军队打倒国民党

翻开任何一部解放军军史,战场几乎都是被重点描述的历史场景。讲述军史,自然要描写战场,但要把军史弄明白,就不能局限于战场。正如英国历史学家柯林武德认为历史学之所以...

by:有声集结号

历次直播回听

开始健身已经有四年时间了,从最开始的脂肪肝患者,到现在对健身渐渐的有了一些自己的心得体会,想和大家做一些分享。希望对于刚刚接触健身,或者对于健身方面的问题有些许...

by:Zenci

腿姐冲刺手册原书带背-史纲重点总结

腿姐冲刺手册原书带背系列第三期!这期是史纲重点总结,需要文本资料的可去同名公号获取~

by:鲸希希

回顾历次党代会坚定信心跟党走

回顾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重温党的百年奋斗历史。高举旗帜,牢记嘱托,勇担使命,砥砺前行喜迎党的二十大。本栏目由西安市未央区融媒体中心倾情推出,敬请您的关注...

by:未央新声

【史纲会议顺口溜】1分钟速记!含详细解释

给大家把政治里的顺口溜录成了音频,利用碎片化时间多听多记!资料来源@空卡空卡空空卡这期是会议的顺口溜,多利用碎片化时间去记住!PDF可以来公主号回复【会议】...

by:蝶澈学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