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 学习七一讲话系列之五

2021-11-04 19:13:2211:01 3291
所属专辑:新京报评论
声音简介

文 | 王晋斌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的征程上,我们必须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

“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这是中国对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庄严承诺。

何为中国的新发展?在中国经济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中国的新发展是要在新中国成立100年时,把国家建成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为此,国家层面出台了一系列扩大开放、深化世界经贸合作的政策举措,推动形成了中国新一轮全面开放格局。

新发展阶段

是一个历史性跨越阶段

当前的中国经济,正处于新发展阶段。

所谓新发展阶段,是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阶段,是经过数十年积累、站到了新的起点上的一个阶段。新发展阶段,也是中国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

目前,中国GDP总量突破100万亿元大关,意味着中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又跃上一个新的大台阶。

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经济展望》(WEO)给出的数据,2020年中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到17.5%,人均GDP连续第二年超过1万美元,进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与高收入国家差距在不断缩小。

因此,中国也已经拥有开启新征程、实现新的更高目标的坚实物质基础。尤其是人均收入的增长,使得中国在新发展阶段具备了为世界提供更广阔市场的能力。

新发展阶段就要贯彻新发展理念。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符合我国国情,顺应了时代要求,对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增强发展动力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如创新,将为中国经济增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是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要求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也必然提升经济发展的整体性。

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全球在气候和环境变化等领域开展合作,实现绿色发展理念。以此而言,绿色、开放与共享发展理念,既是中国的发展理念,也突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在要求。

全球化时代

为世界提供中国大市场

全球化时代,开放是任何一个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全球分工和互利共赢的前提条件。共享是人类合作方式可持续的结果,只有共享合作与发展的成果,减少不平等,世界才能建立更广泛的利益共同体,推进世界和谐和平发展。

新发展阶段,也必然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而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就是应对新发展阶段的机遇和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是中国给出的积极参与全球分工融入世界,并同时为世界提供中国大市场的全球化方案。

何为新机遇?是在新发展阶段,中国以更大、更高质量的开放展现在世界面前,为世界创造的开放发展机遇。

如中国坚持在WTO等多边框架下,大规模实施贸易投资负面清单管理,推进贸易投资的便利化发展,为世界各国来华贸易和投资提供便利。与此同时,还大力推进改革议程、落实改革措施,为世界创造更好的营商环境。

按照世界银行公布的《全球营商环境报告2020》,中国营商环境排名跃升至第31位,更是连续第二年跻身全球营商环境改善最大的经济体排名前十。

2020年年初,国务院签发的《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施行。针对目前营商环境中的短板和市场主体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条例对标国际先进水平,从完善体制机制的层面作出了相应规定。

这也意味着,中国在打造市场化、法制化和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方面,进入了快速发展轨道。

高质量开放

对全球化有战略引领意义

当今世界,全球化遭遇逆流,而中国逆势坚持高举改革开放大旗,坚持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开放和高质量合作,对继续推进全球化无疑具有战略引领意义。

截至2020年9月,中国已经成立了21个自由贸易试验区。2021年6月《海南自由贸易港法》开始实施,将在贸易、投资、跨境资金流动、人员进出等六个方面实现自由便利,建设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海南自贸港建设,也成为中国给世界开放发展提供新机遇的标志性成果。

随后,2021年7月《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发布,赋予了浦东新区改革开放新的重大任务,成为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排头兵。

意见提出的一系列金融体系与平台建设的探索、试点,让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进入了大发展时期,成为中国金融高质量开放的标杆,也是中国金融为国际金融发展提供新机遇的重大成果。

2019年,党中央作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重大决策。接着的2020年,是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0周年,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全面铺开、纵深推进的关键年。

深圳经济特区40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中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能够发挥决定性的作用的40年,也是政府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的40年。

今天的深圳,已经从过去的“世界工厂”逐步迈向“全球创新创意之都”,成为中国乃至世界最具有创新能力的城市,也创造了全球合作发展的样本典范。

2025年深圳建成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2035年深圳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创新创业创意之都。这是深圳发展的两个阶段性目标,也是未来发展的新机遇。

而作为全国唯一的既有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又有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城市,北京也在抓紧“两区”建设。

北京一方面以制度创新为引领,围绕科技创新、数字经济、生物医药、绿色金融等重点产业探索创新,着力打造开放型经济营商环境。

另一方面,以平台和项目为抓手,建成北京证券交易所、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北京绿色交易所等35个重点平台,打造数字贸易示范区,在国际高水平自由贸易协定规则对接上先行先试,积极推动全方位、深层次的扩大开放。

中国这一系列对外开放的战略布局,以及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探索建设,无疑为世界创造了合作创新发展的新机遇。

互利共赢

真诚诠释人类命运共同体

近年来,国际力量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的地位进一步增强,在影响全球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在全球化遭遇逆流,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和经贸摩擦不断升级的背景下提出的。

这是中国进一步挖掘国内大市场潜力的内在要求,是促进全球再平衡发展的战略选择,是中国自主创新确保产业链安全的需要,也是中国为全球化和持续发展提出的共赢发展方案。

但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绝不是关起门来封闭运行。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欢迎全球其他经济体参与中国经济建设,并共享中国经济增长的成果。“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世界创造了共赢发展的机遇。

而对外,中国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积极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

“一带一路”建设秉承共商、共享、共建原则,恪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遵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坚持互利共赢,兼顾各方利益和关切,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合作最大公约数,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命运共同体。

截至2021年1月30日,中国与17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205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将推动沿线各国发展战略的对接与耦合,深度发掘区域内市场的潜力,促进投资和消费,创造有效需求、增加就业,增进沿线各国人民的人文交流与文明互鉴,为优化全球治理结构提供了新机遇。

中国经济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也就此进入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发展阶段。

中国共产党在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事改革开放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坚持合作、不搞对抗;坚持开放、不搞封闭;坚持互利共赢、不搞零和博弈。

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发展阶段,中国仍将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为中外企业提供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正如习近平主席10月30日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讲话中再次表明的那样,“中国发展将为各国带来更多新机遇,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新动能”。

以中国的新发展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这既是对中国改革开放发展历史的最好总结,也是为继续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最真诚的诠释。

新京报特约撰稿人 | 王晋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中国新能源发展报告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中国新能源发展报告》在数据详实、全面的基础上,通过对国际、国内新能源产业各领域发展情况的...

by:金石海纳电子书

新中国发展面对面

《新中国发展面对面》是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编著的政治通俗理论读物,该书对新中国70年发生的变化、中国经济奇迹是如何创造的、中国道路为什么好等12个问题作出了解读。观...

by:代家溥

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研究70年

《新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研究70年》立足中国国情,从历史和比较的视野,力求全面、系统、客观地反映新中国成立70年来学术界探索和构建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发展理论体系的演...

by:听雨轩_2020

中国新经济发展报告.2020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新经济具有渗透性、融合性、轻资产、高成长、动态变化、基础环境依赖等新特性,《中国新经济发展...

by:电子工业_电子书

中国火箭发展史

火箭起源于中国,是我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之一,早在宋代就发明了火箭,在十三世纪以前,中国的火箭技术在世界上遥遥领先,火箭是热机的一种,工作时燃料的化学能最终转化成火...

by:发射神14的长征2号F

世界宗教发展史

本专辑将系统了解人类宗教的发展演变过程。

by:康康聊啊聊

引领世界的中国创新|创新

【内容简介】过去的中国企业靠学习和模仿国外先进的商业模式而成功,而现在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在移动互联网等领域领先全球,国外也开始借鉴和学习中国创新模式。本书将介绍...

by:电子工业_电子书

新时代中国主导世界

关于经济:中国加入世贸后,米国人觉得中国人赚了大钱,翅膀硬了,会威胁它的全球利益。其次,米国人这几十年因为和中国利益捆绑,在中国沉淀了大量的政治和商业利益。这是...

by:廿三少

中国玉文化发展史

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以玉为中心载体的玉文化,不仅深深影响了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成为中国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中国玉文化是中国历史...

by:弘序说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