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仲永 王安石

2022-10-28 02:54:4502:16 129
所属专辑:中华千古名篇
声音简介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


译文  

       金溪县的平民方仲永,家里世代以为别人耕田为业。仲永五岁时,不曾见过书写工具(纸、墨、笔、砚等),(有一天)忽然哭着要这些东西。他父亲对此(感到)很诧异,从邻家借来书写工具给他,仲永立即写了四句诗,并且题上自己的名字。诗的意思是赡养父母、和睦宗族,(于是他父亲)把诗给了一位乡里的秀才看。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完成,(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观赏的地方。同县的人(对这件事)感到奇怪,渐渐地,(同县的人)都以宾客之礼对待他父亲,(有的人)花钱请方仲永作诗。他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于是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我听说这件事也已经很久了。明道年间,我随长辈回到家乡,在舅舅家里见到了方仲永,(他)已经十二三岁了。让(他)作诗,(他写的诗已经)不能与从前的名声相称了。又(过了)七年,(我)从扬州回来,再次到舅舅家,问起方仲永的情况,(舅舅)回答说:“跟一般人没有什么两样了。”
  我(王安石)评论说:仲永的通达聪慧是老天爷给的。他先天的才能,远胜于一般才能的人。而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常人,是因为他受到后天的教育没有达到要求。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普通人,现在那些天生就不聪明,本来就是普通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难道就一定能够成为普通人?(意思是连普通人水平都达不到)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王安石传

该传记视角独特、思想新锐、论述严谨,令人耳目一新,启人心智,发人深省。王安石作为一位改革家,在中国历史上,饱受争议。古往今来对于他的评价有天壤之别,同时代的司马...

by:北竹

王安石传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本书试图抛开固有的观念、习见的标签,从王安石的全部作品入手,考察同时代人与他的交游,展现出...

by:齐民文化_电子书

王安石传

干百年来,王安石被骂作集一切乱臣贼子之大成的元凶。其实,他是数千年中华文明史上少见的完人。其德量汪然若干顷之陂,其气节岳然若万仞之壁,其学术集九流之粹,其文章起...

by:雪舞骄阳

王安石全传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本书描写了王安石波澜壮阔的一生:一个出生平民,但是官至宰相的官场升迁之路;一个变法失败、失...

by:金石海纳电子书

王安石变法

这是,刘子健著《宋代中国的改革——王安石及其新政》,中的章节。

by:半閒堂

王安石变法

二十岁登基的赵顼年轻有为,王安石变法在他的支持下雷厉风行。然而他死后得到的庙号,却是明代数十年不理朝政的万历一样,是意思为:“无法评价”的神宗,这真是让人不知说...

by:盖世华章

王安石诗词精选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历任...

by:MIYA老师

王安石的家国情怀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不仅是文学家更是北宋政治家,他的是非成败、千秋功罪,到底该如何评说?他与南京又有着什么样的不解之缘?东南大学魏福明教授讲述《王安...

by:南京市民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