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11: 张爱玲,人生的意义是自己赋予的 (嘉宾:Phoebe、张湛)

2021-11-14 21:01:5874:06 4万
所属专辑:过期电影报告
声音简介

本期嘉宾:

Phoebe: https://www.douban.com/people/1556251/

张湛(卡丹):https://www.douban.com/people/200940206/



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1995年9月8日),华人小说家。祖籍河北唐山丰润,生于中华民国上海公共租界。原名张煐,后因入学需要,母亲黄逸梵(原名黄素琼)以英文名Eileen译音,易名爱玲。

张爱玲曾就读于香港大学圣约翰大学,受过中西教育。上海沦陷时期,陆续发表《沉香屑 · 第一炉香》、《倾城之恋》、《心经》、《金锁记》等中、短篇小说。1952年张爱玲以完成未完成的学业为名离开中国大陆,其后赴美。在美国期间翻译了清朝吴语小说《海上花列传》(韩邦庆著),又写了文学评论《红楼梦魇》。张爱玲一生见证了中国近现代史,漂泊于天津上海英属香港美国各地,最后在美国定居,并于1960年取得美国国籍。早在之前,1956年时,张爱玲就已经和大自己29岁的德裔美国人赖雅结婚,赖雅逝世后,张爱玲在美国终老,1995年9月8日,因为动脉硬化心血管病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西木区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去世,享寿74岁。


张爱玲家世显赫,祖父张佩纶,1848年生于河北丰润,是清朝末年著名清流派大臣。中法战争中在福州战败,遭发配黑龙江,1888年结束,后发配到天津。1903年在南京去世,年55岁。

祖母是北洋大臣李鸿章的长女李菊耦,生于1866年,为继室夫人安徽太湖县赵小莲所生。当时李鸿章在两江总督任上。1888年22岁时,嫁给刚结束发配、年已40的张佩纶为填房。1895年夫妇自天津迁居南京。37岁守寡,闭门教子,给儿子穿女装,以阻止其外出学坏,又给女儿穿男装[1]。1911年辛亥革命时自南京迁居青岛,1912年迁居上海,住在麦根路313号(今静安区康定东路87弄),不久因肺病病故,年46岁。

父亲张志沂,又名张廷重,1898年4月30日生于南京,是清末民初新旧交替时代的典型遗少,爱好古典文学和鸦片。他5岁丧父,受母亲严格管教,学习古诗文。1912年14岁迁居上海,同年丧母,遗产被异母兄长张志潜侵吞,管束甚严。1915年17岁结婚。1923年兄妹三人分家,张志沂25岁时,依靠堂兄,北洋政府交通总长张志潭,任天津津浦铁路局英文秘书,全家搬家到天津英租界。在天津官场,张志沂开始纳妾、嫖妓、吸鸦片、打吗啡针。1924年妻子离家去欧洲。1927年张志潭辞去交通总长职务后,张志沂失去靠山。1928年搬回上海。由于挥霍无度,大量财产迅速缩水,至1935年仍有虹口8幢洋房及田产古董,至1948年卖掉最后一幢房产,又遭遇金圆券风波,卖房款蒸发,仅靠青岛一处房租为生,并租住江苏路285弄28号吴凯声大律师住宅14平方米的佣人房。1953年在这里去世,终年55岁。

姑母张茂渊,1902年6月3日生于南京,1912年迁居上海,1924-1928年留学英国,任职于怡和洋行,1942年太平洋战争后被裁员,后任职于电台及大光明戏院翻译,1979年77岁时结婚。姑父李开第1900年12月生于上海嘉定,毕业于交通大学。1991年6月13日张茂渊在上海去世,终年90岁,长期居住在黄河路长江公寓305室。1999年李开第去世。自1938年至1952年,张爱玲一直与张茂渊同住。

母亲黄逸梵,原名黄素琼,籍贯湖南长沙,湘军后代,1898年生于南京。是清末湘军水师将领、长江水师提督黄翼升之孙女,广西桂平梧盐法道黄宗炎的庶出遗腹女,只有一个双胞胎弟弟黄定柱(另一种说法是黄定柱系女佣秘密买回来的山东难民之子),出生前家庭险遭族人“分绝户家产”。黄逸梵虽然是出身于旧式家族的大家闺秀,却是“踏着三寸金莲横跨两个时代”[2]的新潮女性,思想极为超前。1915年结婚,1922年迁居天津后,无法容忍丈夫纳妾、嫖妓、吸鸦片,在1924年撇下家庭,陪同小姑赴欧洲留学,并改名为较浪漫的黄逸梵。黄逸梵学习美术,结交徐悲鸿蒋碧薇夫妇。一双缠足小脚,却在瑞士阿尔卑斯山滑雪,在地中海游泳。1928年回国,1930年离婚。1932年以后,靠从娘家继承的古董遗产,出国四处旅行,“环球旅行家”。1941年底珍珠港事变时,外国男友维斯托夫在英属新加坡被炸死,她逃到英属印度,曾做尼赫鲁两个姐姐的秘书。二战中失去财产,生活落魄,1948年51岁去英属马来亚吉隆坡侨校坤成中学教手工半年。黄逸梵1948年底,带着十七箱古董,坐船去英国伦敦。[3]租住在地下室,曾做制皮包女工。1957年在伦敦因胃癌病故,享年61岁,举目无亲。

张志沂与黄素琼(黄逸梵)于1915年结婚。张志沂和黄逸梵生下一女一男,分别是姐姐张爱玲和弟弟张子静

张爱玲唯一的弟弟张子静于1921年12月11日生于上海,与张爱玲相差一岁。张子静长得俊美,但有呼吸道疾病。1944年5月,张爱玲发表的散文《童言无忌》中这样描写她弟弟:“我的弟弟生得很美而我一点也不。……我比他大一岁,比他会说话,比他身体好,我能吃的他不能吃,我能做的他不能做。有了后母之后,我住读的时候多,难得回家一次,大家纷纷告诉我他的劣迹,逃学、忤逆、没志气……”,1942年入圣约翰大学经济系,1943年肄业,1946年起任职于中央银行扬州分行、无锡分行及上海总行,1951年失业,1952年担任浦东农村黄楼中学英文教师,1986年退休。1997年10月12日,在父亲和继母留下的江苏路285弄28号小屋去世,年76岁。终身未娶。

张志沂和黄逸梵于1930年离婚,继母孙用蕃是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孙宝琦二十四个子女中的第七个女儿,生于1905年,染有鸦片瘾。1931年二人在礼查饭店订婚。同年孙宝琦去世,孙用蕃守孝三年,于1934年29岁与张志沂在华安大楼(金门酒店)举行婚礼。她晚年双目失明,1986年死于江苏路285弄28号小屋,年81岁。

张爱玲一生游走中国各地,自谓“我的上海话本来是半途出家,不是从小会的。我的母语,是被北边话与安徽话的影响冲淡了的南京话”。[4]


天津的童年


张爱玲本名张煐,于1920年9月30日[5][6](农历八月十九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麦根路313号(今静安区康定东路85号石门二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已列为第五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编号JA-J-011-V),临近苏州河,周边整个街区是鸿章纺织染厂)的一幢建于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7]

1922年,张爱玲2岁时,张志沂任天津津浦铁路局英文秘书,全家搬家到天津32号路61号大宅[8]

1924年,4岁的张爱玲进入私塾学习。同年,张爱玲的姑姑张茂渊(1902年6月3日-1991)赴英国留学,母亲黄素琼改名黄逸梵,撇下一对子女,陪同前往。张志沂遂将所纳之外室接到家中,并沉迷于鸦片

上海的青春


1928年,张家搬回上海,同年黄逸梵和张茂渊从英国回国,张家居住在宝隆花园的四层花园洋房。(今延安中路740弄康乐村10号,在茂名北路西侧)

1930年,张煐被改名为张爱玲,这是为了上中学报名方便。“爱玲”为英文“Eileen”的译音。同年,张爱玲的父母离婚,张爱玲跟随父亲生活,仍居住在宝隆花园,张爱玲的母亲黄素琼和姑妈张茂渊租了法租界白尔登公寓的一层楼居住(今陕西南路213号,近复兴中路),雇佣了一个白俄司机和法国厨师。



天津的童年


张爱玲本名张煐,于1920年9月30日[5][6](农历八月十九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麦根路313号(今静安区康定东路85号石门二路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已列为第五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编号JA-J-011-V),临近苏州河,周边整个街区是鸿章纺织染厂)的一幢建于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7]

1922年,张爱玲2岁时,张志沂任天津津浦铁路局英文秘书,全家搬家到天津32号路61号大宅[8]

1924年,4岁的张爱玲进入私塾学习。同年,张爱玲的姑姑张茂渊(1902年6月3日-1991)赴英国留学,母亲黄素琼改名黄逸梵,撇下一对子女,陪同前往。张志沂遂将所纳之外室接到家中,并沉迷于鸦片


上海的青春


1928年,张家搬回上海,同年黄逸梵和张茂渊从英国回国,张家居住在宝隆花园的四层花园洋房。(今延安中路740弄康乐村10号,在茂名北路西侧)

1930年,张煐被改名为张爱玲,这是为了上中学报名方便。“爱玲”为英文“Eileen”的译音。同年,张爱玲的父母离婚,张爱玲跟随父亲生活,仍居住在宝隆花园,张爱玲的母亲黄素琼和姑妈张茂渊租了法租界白尔登公寓的一层楼居住(今陕西南路213号,近复兴中路),雇佣了一个白俄司机和法国厨师。



1942年,她就读于圣约翰大学,但是两个月后就因为经济窘困辍学,这时她选择从事文学创作为生。当时她租住赫德路爱林登公寓(常德公寓,现址上海市常德路195号)51室(1942年迁至65室),与姑母张茂渊为邻。

最初她为英文报刊撰写影评,1943年春,张爱玲见到了上海著名作家和编辑周瘦鹃,获得赏识,在1943年和1944年的两年中,得以连续发表多篇轰动性的中短篇小说,包括《沉香屑·第一炉香》、《倾城之恋》、《心经》、《金锁记》等,在沦陷时期的上海一举成名。

1944年,张爱玲结识汪精卫政权宣传部次长、作家胡兰成,并与之交往。1944年8月,胡兰成与第二位夫人离婚后,与张爱玲在上海秘密结婚(婚礼上只有炎樱和胡兰成的侄女胡青芸在场)。“胡兰成与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前两句是出自张爱玲之手,后两句出由胡兰成所撰。不久,胡兰成前往武汉办报,在医院期间诱惑了一名17岁的护士周训德,并与之同居。

一年之后,1945年8月,日本投降,胡兰成化名张嘉仪,逃亡到浙江温州,任教于温州中学。在流亡期间,胡兰成与范秀美同居。1946年2月,张爱玲曾前往温州探视。

1946年,张爱玲与电影导演桑弧合作写作剧本,颇为成功。

1947年6月10日,张爱玲写信与逃亡中的胡兰成分手。


后面内容不方便透露,请自行搜索。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嘉儿扬歌

吵吵闹闹的

嘉儿扬歌

你们不像在点评小说,像在吵架,乱哄哄的。

1376195dazq

是呀,张爱玲确实尴尬,母语的困境

張蘿北

片头的歌叫什么呀,好好听!

太湖梦话 回复 @張蘿北

《蔷薇蔷薇处处开》,是一首时代曲。

范蠡狸

男嘉宾分析得很有逻辑性呀!

猜你喜欢
张爱玲

书籍信息:张爱玲传记内容重点:张爱玲:一位孤独而又天才的灵魂,既有显赫的身世,童年却很不幸,出门非常早,有着大红大紫的中年,晚年却又那么落魄。主播介绍:文化体育...

by:南京长发先生

张爱玲

这世间没有人真正了解张爱玲。我们只是从她的文字里看到属于她的寂寞与热闹。

by:云中漫步0402

张爱玲

张爱玲一生跌宕起伏,一代才女命运多舛她自立、自强、温柔如牡丹般富贵,如玫瑰般娇艳,如雏菊般羞涩,如幽兰般桀骜,最终却选择如野草般俯首,深深植根于大地。让曾经绚烂...

by:文刀圈圈

张爱玲

因为懂得,所以宽容——张爱玲

by:千帆过后1

张爱玲传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玫瑰就变成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玫瑰还是"床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玫瑰就是衣服上的一粒饭渣子,红的还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by:一溪风月w

张爱玲传

民国就是一场散去的戏。曾经锣鼓喧天的倾城故事,早已淹没在落落风尘中。那个被光阴抛掷的女子,又从远年的巷陌款款走了出来。她着一袭素锦旗袍,穿越民国烟雨,走过...

by:Fm晨小曦

张爱玲传

张爱玲拥有绚丽惊世的一生,她拥有卓越超群的文学天赋,一生却缺少怜爱,她坚信出名趁早的人生哲学,性情却冷峻淡雅。她才华横溢,惊艳文坛,她终其一生,横空出世的来,旁...

by:温暖的石头st

张爱玲传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轻轻地说一句:“你也在这里吗?”--张爱玲欢迎您聆听,关于...

by:主播蓝一

张爱玲传

任何人来写张爱玲,一切装饰、美化、炫夸,都是一种降级、一种伤害。川鄂老师的文字,据实写出,“于事物,于感觉,皆是老老实实”,只有这样的文字,才配得上张爱玲的一生...

by:海风微凉_f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