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期 《大大的小城》第三集以及三宝音乐第三讲

2021-11-24 09:30:0013:05 796
声音简介

PS:在音频中我将电影《幸福时光》口误为电视剧,特此更正!
今天给大家讲述我自己的故事《大大的小城》第三集。
在上一集故事的末尾,我们讲到了为了去看望住在小山上的外公,我们改装了一辆二八大杠自行车的故事。今天我们则讲一讲爷爷奶奶这边的故事,在我看来,那时候爷爷奶奶的家,几乎就是住在童话世界一般。同样的,讲完故事,我们接着再聊一期三宝老师的优秀原声作品,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下面故事开始。


在我们自己改装的边兜车帮助下,我们一家才可能在外公不太方便来的时候,或者是约定好我们去看他的时候,有了一家人能够一起出行的交通工具。但更重要的,则是可以一家人一起去更远的爷爷奶奶家。
爷爷奶奶家住在西边更远的一座山上。那座山就真有点山的意思了,至少在当时是那样的,满山的翠绿,新鲜的空气,光走到山的面前都能够沁人心脾。爷爷奶奶之所以住那么远也是因为工作的原因。他们共同在一家军工厂里工作,爷爷是汽车修理工,奶奶则在工厂食堂掌大勺。同在这座山的,还有当时小城的骄傲“平板玻璃厂”。这个玻璃厂生产的平板玻璃,因为品质优良,透光率高,无杂色,在西南几省远近闻名。为了方便运输,当时的小城铁路局甚至将铁道直接修到了厂里。于是,我至今印象深刻的一个场景就是,趴在爷爷家的阳台上,就能看到黑乎乎的火车头冒着白茫茫的蒸汽从不远处呼啸而来,装满货物之后又冒着白茫茫的蒸汽呼啸而去,异常忙碌。但时过境迁,玻璃厂在开放市场经济的改革中,悄然死亡,仅留下这段废弃已久的铁路,默默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当时军工厂工人的孩子长大成人之后,继承父业的很少,大多都更愿意到玻璃厂去上班。两个厂子本身离得也很近,军工厂也在80年代早期军改民,所以,生活区就几乎都混杂在了一起。同一栋宿舍楼里,可能父母是原军工厂的工人,但儿女却属于玻璃厂,这在当时也是一个挺有意思的现象。
爷爷奶奶有三个儿女,我父亲是老二。老大是闺女,也就是我的姑母,分配到了小城的缝纫机厂工作;我父亲分配到交通机械厂工作,从事热处理;我三叔则分配到了皮鞋厂工作。家里的子女竟没有一人在家门口的两个工厂工作。所以,三个子女都离开了那个生活圈。不过还好,那时候的人都很淳朴,没有小圈子概念,每次我们回爷爷奶奶家,邻居也都热情地打招呼。那时候的鄙视链里,只有工农之分,并无行业之分。
爷爷奶奶在这座小山的家里,生活了一辈子,退休后也不愿离开。毕竟,身边住的都是同事和朋友,当然也有看不顺眼的人。不过,这一切就是一个完整的生态圈,当你习惯之后,还真的割舍不下。所以,他们根本不愿意到城里来和我们一起生活。但毕竟是亲人,长时间不见,哪有不想的道理?
于是,在他们都还健康的那段岁月里,我每个暑假,都几乎是在爷爷奶奶家度过的。父母也乐得清闲,可以不用照顾我至少一个月的时间,忙他们的工作和偶尔过过二人世界,只在周末的时候,抽空来看看我。
我则在小山上乐不思蜀,每日不是跟着爷爷上山到水库钓鱼,就是跟着奶奶打理她的小菜园。也正是在这些日子里,让我懂得了五谷之分以及山野之趣。每年的暑期刚好还是小城的雨季,下过几场雨之后,野生菌就会如雨后春笋一般萌发出来。奶奶就带着我上山捡菌子,野生菌本就是是小城人们的传统山珍美味,但吃着自己捡回来的菌子,那味道就别提多鲜美了!等暑期结束回到城里开学之后,这些经历,也成了我和小伙伴之间滔滔不绝的谈资,从他们艳羡的眼神里,我收获了满满的优越感。
可惜,这样的快乐时光,总是异常短暂。爷爷在上世纪90年后期就患上了肺癌,没多久就去世了。奶奶和他的感情很深,别看平日里总是对爷爷呼来喝去的,这不满意那也不满意,但两个人在生活上的默契可不是一般夫妻能够比拟的。
奶奶从单位食堂退休之后,就承包了宿舍楼前的一片小菜园,一方面可能是闲下来之后找点事情做,另一方面则可以领取一些额外的报酬用以改善生活。所以每日花尽了心思来照顾这些蔬菜。爷爷不爱搞这些,就喜欢到处找人下棋钓鱼打牌啥的,但只要有空,就一定会给奶奶提供各种便利,诸如买来工具、化肥什么的,反正不需要奶奶开口,要用的东西就一定早早准备好了,还会在该出现的时候出现在奶奶伸手就能够得到的地方。
菜园的蔬菜,除了提供给食堂的,奶奶也自己也种了一些。新鲜的吃不完就会制作成一种我们这儿独有的特色咸菜——“柞”。每当奶奶开始表现出要做柞的时候,爷爷也就会把腌制用的瓶瓶罐罐从楼下的小库房里搬出来,洗好晾干,而且时间基本都是刚刚好。
正是这样默契地生活了一辈子,所以当爷爷走后,奶奶思念成疾,也一病不起了。为了能够照顾生病的奶奶,让她再在山上一个人生活显然是不现实的,于是我们就把她接到了城里。那时候姑母家条件比我们更好些,三叔家则不太好,我们就一致决定由姑母家和我们家轮流照顾奶奶。
奶奶自从来到了小城里,平日里话不多的她,就越发沉默寡言,每日只是吃斋念佛,谁也不爱搭理。只有当我放学回家出现在她面前的时候,她才会在日渐消瘦的脸庞上,挤出一丝久违的笑容。但那时候我根本不懂事,只觉得生病的奶奶和以前的奶奶完全不是一个人,那副病容在我看来实在可怕,让我有些不敢接近。很快,奶奶也跟着爷爷去了,间隔竟只有短短的半年。按照医生的话来说,奶奶本来的病,并没有那么可怕,但失去了活着的意志,病魔就会迅速将她吞没。
奶奶走后,我嚎啕大哭了一场,为自己之前的愚蠢自责,更为失去了至亲而难过。因为,从那以后,我就再也不可能趴在爷爷奶奶家的阳台看火车缓缓驶过田野,也再没有人带我去山上的水库钓鱼,更没有机会吃上奶奶做的可口美食。从小城里的家,到小山上爷爷奶奶曾经的家这段既远又近的路程,竟将我们阴阳两隔。


好了,今天的故事先到这儿。虽然我从未在文中提过小城是哪里,但一些细节应该能够看出是哪里,知道的朋友不妨在评论区说一说,看是否正确。
下面,我们就讲一下今天用的一首三宝老师的作品,电影《幸福时光》之中的配乐。


同样的,我并没有看过这部电影,我仅仅只是从我自己听音乐的理解来讲述这首曲子。曲子一开篇用了一段略带伤感的钢琴独奏,结合电影的名字,让我们不难想象在所谓的“幸福时光”到来之前,生活的艰辛必然是一种主旋律。但在这种伤感的氛围之中,又不难听出这是一段用小调谱写的旋律,特别是一段小提琴加入进来的协奏更加表明在这种伤感之中也有着甜蜜和欣慰的元素。
所以在全曲的前三分之一之中,我们就是在这种类似交代时代背景一般的旁白叙事音乐之中寻找着各种关于伤感和幸福之间尺度的拿捏。
其后大约在1分45秒开始,曲子突然进入一个高潮,曲调也从小调摇身一变成为大调。编曲上主要采用钢琴协奏的方式完成。听过之后,能让人有一种时代背景发生剧变的错觉,但随后音符上却有着一段螺旋式下降的处理,音量也随之减弱。
到第三部分,乐器突然变成了中国传统乐器“箫”。而且,这一段几乎就是一段独奏,只有当仔细听的时候才会发现背景之中隐约存在一丝丝伴奏,而且在收尾前完全隐去。刻意突出了箫这种乐器所带来的萧索和悲伤的氛围感。
在音符上,这段旋律也刻意突出了这种孤寂和悲伤的味道,仿佛一个历经了各种时代变革的老人在讲述着自己的故事,而且这个故事并没有任何听众,他只是自说自话,固执地阐述着心中的理念。于是,你认为的幸福,也许对他来说,只是一种无法融入的孤单。你所认为的过时与落伍,在他看来,却是最为珍贵的时代记忆。
于是,曲子结尾之处,坚决地重复了三次同一个调子,就像我们现在常说的一样: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曲子也通过这种三遍重复的方式,强调着这种与时代脱离的寂寥和落寞。至此曲终。
不同于以往给大家讲述的曲子,这首曲子是比较罕见的ABC三段式曲子,而不是以前给大家多次讲述的ABA,三宝老师之所以没有采用收尾呼应的方式来叙事,我的理解是三段音符讲述了三个时代,或者三段关于人物内心在不同时期的描绘。我毕竟没看过电影,不知道电影是否也是大致按照上述时代或者人物内心变化的方式来讲故事的,但至少我从音乐之中感受到了这种关于时代和记忆的因素。
如果被我言中,那么我想,我在以前关于人类集体潜意识的观点就会更加正确;而如果不幸没有言中,那么,大家何妨一笑而过,就单纯听我讲音乐本身的部分就好。
本周就是这样,请喜欢我节目的朋友订阅我的专辑,有能力的朋友也可以加入我的影音客,成为支持我节目发展的根本原动力,再次感谢大家的支持,下期见!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小咖的妃

记得主播是云南昆明的

猜你喜欢
大大小小的故事

大千世界,我们并不是缺少一个说话的朋友,而是渴望一个理解自己读懂自己的伙伴。

by:听一喜

牛步大大

一部经典作品!人物刻画细腻!情节起伏吸引人。根据听众的喜好而精选,声音清晰,感染力强。感情色彩浓厚。。就是对我们的最大支持和厚爱。每天加班很辛苦,您就动动手指支...

by:永胜讲故事

大大大和小小小历险记

《中国幽默儿童文学创作·任溶溶系列:大大大和小小小历险记(注音版)》是中国版的《大人国和小人国》,幽默、冒险、励志的现代经典,是适应市场和小读者需求,精选任溶溶...

by:哈利波特与魔杖

大大大和小小小历险记

我与图书做个伴书是我们永远的朋友,它陪伴我们走过春夏秋冬;书是我们的精神之树,...

by:入团鸡翅

大大大和小小小历险记

中国幽默儿童文学创作/任溶溶系列

by:bulbul大婶儿

大大大和小小小历险记

大大大遇到了小小小,开始的各种藐视结果确是小小小三番五次的救了大大大的命,骄傲自大的大大大终于明白大有大的作用小有小的优势,两个人成为了朋友,互相帮...

by:糖果学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