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2021-12-02 10:00:0006:33 52
声音简介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许多小孩一起嬉戏玩耍。他们看见路边李子树上果实累累,把树枝都压弯了。许多孩子都争相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没有动。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李树长在路边却还有这么多李子,这一定是苦李子。”摘来一尝,的确如此。


为什么王戎事先就知道李子是苦的呢?他是根据“道边”、“多子折枝”来作出判断的。如果李子香甜可口,那长在路边的李树肯定早就被人摘光了,怎么还会挂着这么多李子呢?说明王戎不仅善于观察,而且善于动脑,他不会盲目跟从别人的想法,能根据看到的现象独立作出判断。


这篇文言文课文虽然篇幅简短,但描写却十分生动。如“竞走取之”写出了孩子们争先恐后摘李子的场景,“唯戎不动”写出了王戎的冷静,与其他孩子们的行为形成了对比。“此必苦李”中的“必”则写出了王戎的自信。


我们还需要注意一些字,在文言文中和现代文中的含义是不同的。文中的“尝”是表示“曾经”的意思,如《劝学》有言:“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以及《岳阳楼记》“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这里的“尝”都是曾经的意思。


王戎是西晋时期琅琊人(今属山东)。他自幼聪明过人,是“竹林七贤”之一。这则不取道旁李的故事,体现出王戎是一个聪明、机智、善于动脑的孩子。也正因为他有如此的观察力、冷静力和判断力,长大后得到了朝廷的赏识,官至尚书令和司徒。


《王戎不取道旁李》这则文章选自于《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时所作的文言志人小说集,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由刘义庆撰写,记载了东汉后期到魏晋期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我们熟知的故事还有《孔融让梨》、《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


你们能说说,课文中出现了三个“之”,分别代表的是什么意思吗?


今天的学习就到这里,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然老师讲语文”,我们下期再见哦。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旁人

其实在爱情里很少有人能冷静的看清楚爱情的本质所以当争吵欢乐幸福失落这些名词出现时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于是著名制作人朱鸽在这首歌曲里把当局者变作旁...

by:华语音乐

小溪旁

小溪旁我现在是一名建筑工人,先布钢筋,再铺水泥,这水墨画程序如同搞建筑一样,先有骨架后搭肉。生活中的一些规律是带有普片性的,所以,我们的思维要保持在一个横竖贯通...

by:艺术与绘画

你已不在我身旁

歌曲名称:你已不在我身旁词:马智勇...

by:华语音乐

虫子旁

自然中小小虫子是我们经常会忽略的真实生活。静下来看虫子的日子,你也可以拥有~

by:发发Ella

旁医与左相

平凡少年无意中得到了祖传的相学医道传承,修炼金星淬骨奇功郭瑞每天晚上20:00——22:00直播,喜欢和郭瑞交朋友的,欢迎来陪伴瑞瑞……

by:播书人郭瑞

虫子旁

这个世界很小,小得足够被我们忽略、遗忘,但跟我们一样,虫子也有着惊心动魄的生活。蚂蚁被一根落下的枯枝砸断了腰肢;烟管蜗牛想在夏日的午后睡上一个美美的午觉,却未能...

by:东顾西盼ing

守在诗旁

我喜欢诗的生活,生活就是不一样的诗。

by:迦佳音_北辰

古风旁白

说古讲趣事儿……

by:福往君来

旁征博引

但愿能打开我的和您的视野、开阔我们的头脑!当然了,这还是立足于普通大众的。

by:乐汁公益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