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之美,禅之境(茶诗花 江南金蝉子)

2021-12-04 11:08:3109:37 319
所属专辑:友人墨香
声音简介

作者丨茶诗花  主播丨江南金蝉子



淡,是一种清雅之美


淡,三滴清水,两团火焰。


水与火,本不相融,却巧妙地被一个“淡”字结合在一起,放下纷纷扰扰,了却恩恩怨怨,和平相处,趋于内敛,归于中庸。


你给我清凉,我给你温暖。


于是,便有了淡淡的美意,淡淡的清和。




我喜欢淡淡的感觉。如一壶清凉的月色,洗去尘世的喧嚣与疲惫,抚慰着孤独的黑夜。


又如一抹清雅的茶香,不浓烈,不张扬,丝丝缕缕,仿佛素白的花,开在心间,不染世俗尘埃,兀自生香。


李国文先生曾在《淡之美》中写道:


“一般说,浓到好处,不易;不过,淡而韵味犹存,似乎更难。”


淡之美,是接近自然的本真之美,也是浮华褪去的朴素之美。


淡之境,是“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然,也是“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




人生,看透不如看淡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古往今来,多少人,周旋于名利场,奔赴一场场惊鸿宴。


推杯问盏之间,觥筹交错,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带着伪善的笑意,迷失了自己。


人生天地间,行走于俗世红尘,很难真正摆脱名利的诱惑。但若一生都为名利所役,被“贪嗔痴”之念所牵绊。


那么,就很难看清生活的真相,难以体悟生命的真谛。


陶渊明五次出仕,五次归隐。最终,放弃官场的尔虞我诈,寄情山水,淡泊名利。于是有了《归园田居》的精神家园,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洒然




陶渊明在他的灵魂疆域里,邂逅了“桃花源”。这片桃花源,是他精神的乌托邦,怡然自得,宁静祥和。


在我们每个人心里,也藏着一处“桃花源”。无论生活如何困顿,只要心中有这样一方净土,心灵永远都不会困于泥沼。


得意时,我们需知,世事无常,再顺利的人生也有苦难与无奈。


失意时,我们也知,内心若有桃花源,灵魂就能真正舒展。


人生,看透不如看淡。看淡,是一种平和的心态,是一种返璞归真的坚守,也是繁华落尽的幡然醒悟。



只有经历了风风雨雨,看遍了万千风景,尝透了世间百味,才慢慢懂得“淡”的境界。


所有的喧嚣渐次退场,那些浓烈的、喧嚣的、浮华的东西,慢慢失去记忆。一切终归平淡,内心也趋于淡泊。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淡,是对执念的释然,是精神的恬淡,更是灵魂的彻悟。


任世事沧桑,我亦无忧亦无惧。



淡之美,亦是禅之境


浓烈与淡泊,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如果说,浓烈是一种积极的入世方式,鲜衣怒马,所向披靡。


那么,淡泊便是灵魂的皈依,从容不迫,恬淡安然。


相比于浓烈,我更喜欢淡泊。


淡淡地感受生活的美好,淡淡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淡淡地体会生命的本真。



想起诗人王维,一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为官,是入世谋生,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归隐,是出世安顿灵魂。不汲汲于名利,悠然陶醉于山水之间。


“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在那个动荡的朝代,无论外界如何风云变幻,他依然坚守内心的一片净土。在仕途沉浮中,他集儒、释、道于一身,修炼成一代“诗佛”。


汪国真曾说:


“不忧淡泊的生活,并能以淡泊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繁华和诱惑,让自己的灵魂安然入梦,这样的人,予自己是云朵一样的轻松,予别人是湖泊一样的宁静。”


人生百味,终归一淡。世事万千,淡然一笑。



淡,是一种生活姿态,不慌不忙,临危不惧。平凡而不平庸,审慎而不世故,从容而不急迫,恬淡而不狷躁。


淡淡地,如细水长流一般,过好自己的生活。


淡,是一种禅意的境界,大智若愚,处变不惊,远离是非纷争。


没有膨胀的欲望,不会欲壑难填。没有欺世盗名,不会招摇过市。


得与失,成与败,皆淡然以对。


人生,若得淡之美,便悟禅之境,岂不快哉!



作者:茶诗花(微信:csh3150)安静的写作者,文字里的修行者。安般兰若签约作者,河南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多篇文章被《人民日报》《洞见》《十点读书》等千万级大号转载。开一间茶馆,饮红尘悲欢。执一支素笔,写世间温情。已出版美文集《在最深的红尘里相逢》,全网热销中。公众号:茶诗花


主播:江南金蝉子,真诚相待,真声品读,臻美佳作,真情入怀。微信公众号:jinchanzi2017 ,chansheng2018。


作者丨茶诗花  主播丨江南金蝉子



淡,是一种清雅之美


淡,三滴清水,两团火焰。


水与火,本不相融,却巧妙地被一个“淡”字结合在一起,放下纷纷扰扰,了却恩恩怨怨,和平相处,趋于内敛,归于中庸。


你给我清凉,我给你温暖。


于是,便有了淡淡的美意,淡淡的清和。




我喜欢淡淡的感觉。如一壶清凉的月色,洗去尘世的喧嚣与疲惫,抚慰着孤独的黑夜。


又如一抹清雅的茶香,不浓烈,不张扬,丝丝缕缕,仿佛素白的花,开在心间,不染世俗尘埃,兀自生香。


李国文先生曾在《淡之美》中写道:


“一般说,浓到好处,不易;不过,淡而韵味犹存,似乎更难。”


淡之美,是接近自然的本真之美,也是浮华褪去的朴素之美。


淡之境,是“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然,也是“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的豁达。




人生,看透不如看淡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古往今来,多少人,周旋于名利场,奔赴一场场惊鸿宴。


推杯问盏之间,觥筹交错,说着言不由衷的话,带着伪善的笑意,迷失了自己。


人生天地间,行走于俗世红尘,很难真正摆脱名利的诱惑。但若一生都为名利所役,被“贪嗔痴”之念所牵绊。


那么,就很难看清生活的真相,难以体悟生命的真谛。


陶渊明五次出仕,五次归隐。最终,放弃官场的尔虞我诈,寄情山水,淡泊名利。于是有了《归园田居》的精神家园,有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惬意洒然




陶渊明在他的灵魂疆域里,邂逅了“桃花源”。这片桃花源,是他精神的乌托邦,怡然自得,宁静祥和。


在我们每个人心里,也藏着一处“桃花源”。无论生活如何困顿,只要心中有这样一方净土,心灵永远都不会困于泥沼。


得意时,我们需知,世事无常,再顺利的人生也有苦难与无奈。


失意时,我们也知,内心若有桃花源,灵魂就能真正舒展。


人生,看透不如看淡。看淡,是一种平和的心态,是一种返璞归真的坚守,也是繁华落尽的幡然醒悟。



只有经历了风风雨雨,看遍了万千风景,尝透了世间百味,才慢慢懂得“淡”的境界。


所有的喧嚣渐次退场,那些浓烈的、喧嚣的、浮华的东西,慢慢失去记忆。一切终归平淡,内心也趋于淡泊。


诸葛亮在《诫子书》中写道: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淡,是对执念的释然,是精神的恬淡,更是灵魂的彻悟。


任世事沧桑,我亦无忧亦无惧。



淡之美,亦是禅之境


浓烈与淡泊,是两种不同的生活方式。


如果说,浓烈是一种积极的入世方式,鲜衣怒马,所向披靡。


那么,淡泊便是灵魂的皈依,从容不迫,恬淡安然。


相比于浓烈,我更喜欢淡泊。


淡淡地感受生活的美好,淡淡地追求自己的梦想,淡淡地体会生命的本真。



想起诗人王维,一生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


为官,是入世谋生,兢兢业业,如履薄冰。归隐,是出世安顿灵魂。不汲汲于名利,悠然陶醉于山水之间。


“倚楼听风雨,淡看江湖路”。在那个动荡的朝代,无论外界如何风云变幻,他依然坚守内心的一片净土。在仕途沉浮中,他集儒、释、道于一身,修炼成一代“诗佛”。


汪国真曾说:


“不忧淡泊的生活,并能以淡泊的态度对待生活中的繁华和诱惑,让自己的灵魂安然入梦,这样的人,予自己是云朵一样的轻松,予别人是湖泊一样的宁静。”


人生百味,终归一淡。世事万千,淡然一笑。



淡,是一种生活姿态,不慌不忙,临危不惧。平凡而不平庸,审慎而不世故,从容而不急迫,恬淡而不狷躁。


淡淡地,如细水长流一般,过好自己的生活。


淡,是一种禅意的境界,大智若愚,处变不惊,远离是非纷争。


没有膨胀的欲望,不会欲壑难填。没有欺世盗名,不会招摇过市。


得与失,成与败,皆淡然以对。


人生,若得淡之美,便悟禅之境,岂不快哉!



作者:茶诗花(微信:csh3150)安静的写作者,文字里的修行者。安般兰若签约作者,河南省作协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多篇文章被《人民日报》《洞见》《十点读书》等千万级大号转载。开一间茶馆,饮红尘悲欢。执一支素笔,写世间温情。已出版美文集《在最深的红尘里相逢》,全网热销中。公众号:茶诗花


主播:江南金蝉子,真诚相待,真声品读,臻美佳作,真情入怀。微信公众号:jinchanzi2017 ,chansheng2018。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茶诗赏析

从西晋左思作中国第一首茶诗《娇女》起,已经1700多年,有3800多首茶诗(据陈宗懋主编《中国茶叶大辞典》),写茶诗的诗人大咖云集灿若星辰,李白、杜甫、白居易、...

by:王说之丨茶诗赏析

静品茶诗

《静品茶诗》是一本由大益茶道院主编、中国书店出版的有声有色的图书,书中精选中国历代茶诗中的66首经典作品,进行介绍于赏析。这些作品既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又具有较...

by:大益FM

禅之初讲

东方绝学公益系列

by:东方绝学陈发凯

中国茶诗

中国是诗词的国度,中国也是茶的国度。两者相遇,造就了最美的茶诗词,既能爽口,更能安心。让我们放下纷纷扰扰的一切,静静地品一杯茶。

by:妍婷姝

茶诗三百首

节目内容:茶诗三百首主播介绍:爱茶的有声书爱好者适合人群:爱茶、爱诗的人,想了解茶文化的茶友你将收获:

by:云茶声香

茶诗词于生活

专辑将与伙伴们分享茶、诗,词我所喜欢,包括:真实的历史、理论知识、实践经验、避坑指南、品鉴方法、冲泡方式等。优美的诗词相伴,正念喝茶,享受与茶相伴的当下!同...

by:艾薇我是

大唐春茶诗传抄

大唐春赵为民教授茶诗集锦

by:廿四节沏

禅之道~无目的生活之道

禅是宇宙赠许予人类的一株四叶草,愿你从这里找到心灵的平静与快乐

by:大象妙喜世界

茶诗茗语|读诗品茶漫谈

《茶诗茗语》,用有关茶的诗词作为线索,串联起茶的源起、茶的传说、茶的演化、茶的种类、茶的故事、茶的历史、茶的禅意、茶的文化……邀您一同品读、欣赏、漫谈和探秘。

by:闻史铭杰

宋茶诗词-非遗宋代点茶

非遗宋代点茶传承老师宋联可朗诵,非遗宋点传承课音频资料分享。非遗宋点传承课报名:0511-88790888

by:6Q国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