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简介

“太空漫步”,此刻启航!喜马拉雅联合中国航天博物馆,推出限量款联名儿童早教机礼盒!点击这里,即刻查收。


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主播XXX。经过精心策划准备,从今天开始,喜马拉雅与中国航天博物馆合作推出的《航天科普80讲》栏目,定于每周一、周四晚八点整准时播出,欢迎大家收听!
听众朋友们,我国的航天事业起步于1956年,继原子弹、氢弹、导弹试验成功后,1970年4月24日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为了继前苏联、美国、法国、日本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卫星的国家。


2016年3月8日,经国务院批准: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 设立“中国航天日”,旨在宣传中国和平利用外层空间的一贯宗旨,大力弘扬航天精神,科学普及航天知识,激发全民族探索创新热情,唱响“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主旋律,凝聚实现中国梦、航天梦的强大力量。


1992年9月21日,国家批准载人航天工程正式上马,并命名为“921工程”。大家都知道,新中国“飞天第一人”叫杨利伟,2003年10月15日9时整,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9时09分50秒,“神舟五号”准确进入预定轨道。这是中国首次进行载人航天飞行。杨利伟在太空中围绕地球飞行14圈,经过21小时23分、60万公里的安全飞行后,于16日6时23分在内蒙古主着陆场成功着陆返回。
此后,中国已有11名航天员完成航天飞行任务。至今,神舟十二号3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还在空间站执行任务。


航天员是开拓太空之路的先锋,是航天人群体的典型代表。作为一名航天员,需要具有崇高的献身精神、高深的学识水平、非凡的工作能力、优秀的环境耐力、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身体条件。

我们习惯把航天任务比喻为“万人一杆枪”的事业。


仅以载人航天工程为例,全国有100多个研究院所、3000多个协作单位和数十万工作人员承担了研制建设任务,涉及的学科领域广泛、技术含量高度密集,他们是一个整体。载人航天工程由八大系统组成:

①航天员系统,主要任务是选拔、训练航天员,并在训练和载人飞行任务实施过程中,对航天员实施医学监督和医学保障。建设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制航天服、船载医监医保设备、个人救生等船载设备。

②空间应用系统,主要任务是研制用于空间对地观测和空间科学实验的有效载荷。研制空间光学遥感设备、电子信息遥感设备等大型有效载荷,地球和空间环境监测、空间材料、空间生命、微重力流体物理等空间科学试验装置,开展相关研究及应用实验。

③载人飞船系统,主要任务是研制“神舟”载人飞船。载人飞船采用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组成的三舱方案,额定乘员3人,具有出舱活动和交会对接功能,可与空间实验室和空间站进行对接并停靠飞行半年。

④运载火箭系统,主要任务是研制满足载人航天要求的长征二号F型运载火箭,对发射卫星(不载人)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进行多方面改进设计,控制系统采用冗余技术,增加了故障检测、逃逸救生等功能,增加了运载火箭的可靠性、安全性。新建文昌航天发射场,研制空间站组成各舱段发射需要的大推力火箭——长征五号系列;货运飞船发射所需的运载火箭——长征七号系列。

⑤发射场系统,主要任务是负责火箭、飞船和应用有效载荷在发射场的测试和发射,新建航天员技术区,采用“垂直总装、垂直测试、垂直运输”及远距离测试发射控制的先进测发模式。

⑥测控通信系统,主要任务是完成飞行试验的地面测量和控制。在原有卫星测控通信网的基础上,研制建设了符合国际标准体制的S波段统一测控通信设备。形成了由地面测控站、海上测量船及中继卫星组成的载人航天测控网。

⑦着陆场系统,主要任务是搜救航天员和回收飞船返回舱,建设了主、副着陆场,设立了上升段陆上、海上应急救生区和运行段应急着陆区。

⑧空间实验室系统,主要任务是研制空间实验室和研制建设空间站。


朋友们,我国的航天事业蒸蒸日上,中国航天人把浪漫神话一一变成了现实,将爱国情怀洒向了广袤的宇宙!


“神舟”飞天,“嫦娥”揽月,“天问”探火,“天宫”遨游!每一次的航天发射任务都牵动着亿万中华儿女的心,每一次的成功都让人激动万分、兴奋不已,兴奋之余,我们不禁会问:探索未知领域的中国航天人,为什么如此牛牛牛,不断创造着世界奇迹?反观我们自己,在各自的岗位上为什么有时会感觉到无聊、枯燥,没有建树,时常抱怨,甚至会频繁“跳槽”呢?


听众朋友们,请大家跟随我来听听航天人的日常状态吧!


航天人这个庞大的群体当然也包括我们十分关注的航天员,他们的共性是:


①坚定“航天强国”信念。以“钱学森”为代表的新中国第一代航天人,他们的爱国情怀、报国言行,有许许多多的故事让我们耳熟能详,而从事航天事业的人们更是代代传承,特别是习近平主席“航天梦是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的重要论述,让航天人明白了“中国梦牵引航天梦,航天梦助推中国梦”的深刻道理,“革命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每个航天人都把自己准确定位为铆在岗位上的一颗“螺丝钉”,用“颗颗螺钉连着航天事业,小小按钮维系民族尊严”的标语口号时刻警醒自己,使奋斗方向更加明确、爱国情怀更加浓厚、强国信念更加坚定。


②坚持“终生学习”信条。俗话说“隔行如隔山”“行行出状元”,各行各业都有许多的知识需要学习,没有不断学习、终生学习的信条,终究难成大事。下面介绍几种航天人的学习方法:一是向书本学,任何的专业都有教科书或者辅助教材,这是我们获得知识的最主要、最基本、最容易的途径,一定不要偷懒,“今天学习不努力,明天学习逼着你”,如果你把“读书破万卷”的量变上升到“读破万卷书”的质变,那么你的专业理论知识积累基本就算过关了。二是向他人学,不管是老师、师傅,还是同学、朋友,“三人行,必有我师”,多与他们交流,你能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正所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三是在实践中学,学习的目的全在于运用,马克思曾指出:“一步实际行动胜过一打纲领”。我们把学到的知识在岗位实践中加以运用,理论得以检验,同时,又可以在实践中创新理论,边工作边学习,以学促干、以干促学,学习能力和专业技能相得益彰、日益长进。


③养成“甘于清贫”习惯。当年,“搞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为什么?据报道,“两弹一星”试验成功后,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问过邓稼先“两弹”研制成功后的奖金问题,邓稼先告诉他:“奖金20元,原子弹10元,氢弹10元。”这还是最高级别的奖励。当年,发给整个“两弹”研究团队的奖金总额是1万元,奖金按照10元、5元、3元等级下发。纵然如此,我们的先辈从来不横攀竖比,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一生只干一件事”,为了祖国的强大“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献了青春献终生,献了终身献子孙”,艰苦奋斗已然成为了生活习惯。


④培树“专心致志”思维。航天人的岗位千千万万,他们都能做到“把工作当事业干、把业务当科研攻、把单位当家园建”,个个都是“工作狂”。肩上扛着使命、脑子里装的全是“任务”,把墨水当茶水饮、睡梦中推算公式、通宵加班加点已成了“家常便饭”,没有“小我”的概念,凡事从“国家”出发、以“任务”为重,如果航天人没有养成专心致志的思维习惯,我国的航天事业又怎么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呢!


听众朋友们,比照航天人的状态,我们是不是有一些触动,有一些感动,还有一些感悟呢?


接下来,我们将从不同角度把航天领域的故事、航天科技的基本知识逐一呈现给大家,欢迎大家到时收听!

露水晶莹_ni

不好意思,我们去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博物馆。之前是可以网上免费预约去的,目前是暂停营业。

回复@露水晶莹_ni
表情0/300
其他用户评论

郭晶_63

加快更新啊,好期待官方的科普!

露水晶莹_ni

航天博物馆,经常带孩子去。 真好,我们家的小儿子最喜欢航天航空知识了。这下足不出户就可以收听接受专业知识。 谢谢🙏

露水晶莹_ni 回复 @腹有诗书气自华LISA

不好意思,我们去的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航空航天博物馆。之前是可以网上免费预约去的,目前是暂停营业。

腹有诗书气自华LISA 回复 @露水晶莹_ni

在哪里?可以预约吗?

southorse

赞赞赞

主持人老崔

大家好,我是该专辑的主播‘‘追风的圣歌’’,欢迎收听。

简单_mlf 回复 @主持人老崔

您好,这部专辑特别好,啥时更新呀?

眉坞老农

主播的声音,如同夜空中的北极星,引领着迷途的旅人找到方向。

当前评论用户
TA的其他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