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参同契 第4讲第3节 医病的法则

2021-12-19 10:31:5405:35 1481
声音简介

04讲 第三节医病的法则

我们人自己以为了不起,可是在地球的立场来说,我们像是地球表面上的细菌,我们的生命自然要受地球宇宙法则的影响,所以修道人讲究时间的配合。学中医针灸的同学,更要注意人体的气血流行,因为气血流行同十二经脉配合,与时辰的变化法则一样。学针灸有一本《子午流注图》,就是特别注意十二时辰的血脉流通,把天地的法则与人体内部十二经脉的运行,配合诊断。

针灸同中医是相连的,不是分开的。我常给同学们讲,我不懂,我只把学理告诉你们。古代中医讲“一砭二针三灸四汤药”,属于四个大的医治手法,诊断病情是“望、闻、问、切”。

望,是看病人走路的姿态,注意他的身材,看他的体质个子,然后观察面上的气色,就晓得病在哪里;闻,是听他讲话的声音,譬如感冒了,声音变了,鼻腔的音出来了,身体里头有其他的毛病,音声都会反应。情绪激动,个性急的火气大,就要注意他肝功能了;望、闻之后才问,他说感冒了,可是他是运动家或者是练拳的,你下药的成分就不能那么轻了;如果是坐办公室的,背又是驼起来的,弱不禁风,药就要下轻一点,否则他受不了;切,最后把脉,才把这个病因、病灶、病状找了出来。

砭,我们这个刮痧拔火罐都属于砭,就是这个病尚在表皮时,治疗就容易好。不好的话,晓得这个病已深入,就要下针了。针不好时,晓得更深入了,就用灸了。古人用姜片在上面烧艾,拿现在观念勉强讲像电疗,但同电疗不同。艾是通气,把那个热能逼进身体经脉里头,把病赶出去。灸再不行,病已进入腑脏到肠、胃、心、肝、脾,就只好用中药了。所以这一套程序是分不开的,“一砭二针三灸四汤药”。

我小时候最会生病,六岁到十二岁是药喂大的,什么病都生过,所以对生病非常有经验。帮我治病的那个老先生很高明,问几岁啦?哪一天什么时间开始发这个病?都与十二经脉有关。他不管你头痛不头痛,先找病的来源,一天看不了几个病人。

有一次他帮我开了药还不回家,连第二服药他也开好,吩咐两服药统统要煎。先告诉你第一剂药吃下去,一个钟头后会难过得打滚,会吐的。吃下去后真难过得打滚,家里人也跟着慌啊,又不敢说。他就坐在前面,瞪着眼睛看着你,任你疼得叫死了,他也不管。后来我知道,他比我这个生病的人还紧张。看着你,哇!吐了!他把烟筒放下,知道药用对了,所以换第二剂下去。然后放心了,洗洗脸才回家去。

中药店以前是没有礼拜天的,过年有病人叫门,如果不开门抓药,地方上的人会打这中药店的。现在不同了,又有礼拜天,又有礼拜六,等到礼拜一才能生病。所以我们要年轻人了解我们中国文化,这些你们都看不到了,我都是亲身经历过的。

所以学中医对于这个十二辟卦要懂得。这个“簇”字就是拿这一年的法则串成一个月,一个月的法则串成一个时辰。讲到人体上应用,也是子时,每人的身体不同,所发动生命陽能的子时也不同。一定的法则,不一定的时间。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猜你喜欢
《我说参同契》

根据南怀瑾文教基金会网站资料整理。

by:东西精华协会

《我说参同契》

《我说参同契》是南怀瑾老师著作,此编辑系列是读诵,并非南老师原声。《参同契》又名《周易参同契》,为东汉魏伯阳著。其学说汇融周易、黄老、丹火之功于一体,用《易》的...

by:源66

南怀瑾|我说参同契

《参同契》又名《周易参同契》,为东汉魏伯阳著。其学说汇融周易、黄老、丹火之功于一体,用《易》的阴阳变化之理,阐述炼丹、内养之道,证明人与天地、宇宙有同体、同功而...

by:南怀瑾大学堂

我说参同契-南怀瑾

《我说参同契》书,是南怀瑾先生继《论语别裁》后用力最深、最有分量的作品之一,共八十余万言,分上、中、下三册。内容涉及广泛,旁征博引,举证极多,更有南师本人所经历...

by:人好哥

南怀瑾 我说参同契

《我说参同契》是南怀瑾先生继《论语别裁》后用力最深、最有分量的作品之一,共八十余万言,分上、中、下三册。内容涉及广泛,旁征博引,举证极多,更有南怀瑾大师本人所经...

by:寻道有声

我说参同契 南怀瑾

<<参同契>>这本书在中国整体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分量,古人更直指<<参同契>>是千古丹经之鼻祖。这本书的作者是东汉时期的魏伯阳真人,约出生于公元100年,距今...

by:浩润

我说参同契——南怀瑾

向南先生致敬《我说参同契》是南怀瑾先生继《论语别裁》后用力最深、最有分量的作品之一,共八十余万言,分上、中、下三册。内容涉及广泛,旁征博引,举证极多,更有南怀...

by:城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