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为而不争| 修道能改命吗?

2021-12-20 19:35:0033:29 864
声音简介

亲爱的朋友们:

欢迎回到“走进道德经”静心活动。今天是静心活动的最后一天,我们将为您分享《道德经》最后一《为而不争》;同时,结合静坐的方法,与您共同在宁静中走进经典、走进内心、走进生命。

静坐引领

现在,请您坐好,保持中正,面带微笑。请记得,用“抱一、柔弱、观照、无为、为雌、无知”的心法来觉知自己。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八十一天就要过去了,非常感谢大家的陪伴。这段时间,我们每天走进一章《道德经》,每天给自己一段时间静心,大家都有着不同的感受。


有不少朋友都提出了一个共同的问题:“修道能改命吗?”

确实,这是关系到每个人切身利益的问题,也是对自己修行是否得力最好的回答,值得我们深入研究。

命运能改吗?回答是:能,只是很难,一般人都做不到!

这就像原来您要从北京飞北极,已经走了一半,突然要下飞机,掉头飞南极。这里面涉及的问题太多了,没有足够的机缘、福报、悟性,没有强大的毅力、定力、功力,根本不可能完成。


修道如何改命呢?

《道德经》第六十四章中说:“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意思就是说,任何大事都是由无数小事组成的,再艰难的工程也是从一砖一瓦开始的。

改命虽然难,但不是不可能。关键是要把与之相关的所有小事,而不是某几件小事,全部做对、做好。当您输入的全是正确的代码时,程序验算出的结果也必然是正确的。


道德经学用的核心方法就是四个字:思维有效。

万事万物都是一种振动形式,改变思想的振动频率就是改变命运的演化程序,让生命趋向更状态

学道就是为了了解这些祸福演化的规律,否则,人怎么可能掌握命运呢?一旦您清楚了:生命中所有遇到,都是自己种出的果实。您就同时知道了:要改变结果,能只在枝叶上下功夫,必须找到回归的通道——这条路的名字就是“累积玄德”。


我们所有的学习,都是为了改变思维

人有什么样的思维,就必然有什么样的命运,这一点分毫不会差!

八十一天走进《道德经》,也是我们走进老子思想海洋的过程。老子讲的圣人是“不争而善胜,不求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的,这是所有人都羡慕的样子,也是所有人都想拥有的力量。

但您要看到: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持续奋斗的结果。人人都有一颗大道心,为什么我们没成为圣人呢?因为,绝大多数人都处在“只想登顶,不想流汗;只想出彩,不想努力”的思维模式里;还有一部分人处在小富即安的状态中,宁可偏安一隅,也不想更进一步。

所以,思维不变,命运改不了!


《道德经》第四十章中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生活中,当下既定的“有”一时之间无法改变,但存于头脑中的“无”却很方便去调整。

如果您身处困境,仍能心态光明、充满感恩,这种意识高度进化的状态,在不久的将来就会给您带来转折点。因为,您种下了积极的种子,就会结出积极的果实。

如果您感觉自己诸事不顺、疲惫不堪、心力交瘁,那您应该将眼光投向自己的内心,去检索思维卡点,跨越自己的心坎。若能让利他的光明思维当上头脑的CEO,您的学业、家业、事业就会改观,人生问题彻底解决。反过来,若逃不开自己的执念,人将永远是命运的囚徒。

这就是“因变,果相随”的道理。


其实,老子已经将修命造运的秘密揭示于天下了。

《道德经》第二章中说:“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这六句话中,前四句说的是思维模式,后两句则点出了命运走向。

《道德经》可以说是一本培养圣人的教材,老子自始至终都在说一件事:怎么成为圣人?

老子说,为众生尽力,但事成之后,我不占有、不自大、不主宰、不贪功,我就不会被外物之动、万物之功牵着鼻子走,我便守住了道。当我守住了万物的母亲,就守住了一切;我不离道,就是“是以不去”——只要我永远不离道,也就是不离众生,不离万物,我没身不殆,众生也就没身不殆。不管别人如何,我能在我心中抱一守住“道”的世界,整个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谐世界就有希望了!

实际上,人来到世间,一定是成功的。但成功不是占有功,而是成就功;成功不要有功在自己的想法,而要有功在天下的胸怀。如果走到哪里,都把功德归功于天地,归功于大家;走到哪里,都把微笑、赞美、感谢带到哪里,大道的品格就是在做事中练就的。

当修养玄德的力量能点亮生命中的毅力灯、定力灯、爱力灯、谦力灯、识力灯、功力灯和德力灯时,您的力量自照照人,命运就改了。


《道德经》是真理之书,如果学而不用,就太可惜了!

因为,舞台再大,自己不上台,永远是观众;平台再好,自己不参与,永远是局外人。

修道不难,就在生活中。观自己的喜怒哀乐,您会发现:一切都可以作为修炼的功课,一切也都可以作为生命蜕变的最佳契机。但许多人认为:“仅仅参与知道,或处于某种状态,就会改变命运”,这是肤浅的认知!知道的价值一定是在于做到,“观”的意义就是主动改变。


改变思维,才能改命运。

真正改变命运的,并不是机遇,而是因思维而生的性格、品行和态度。明白这个道理,人就不会再以幻想去强求现实,而会在现实的基础上建立合适的理想。

回到最初的问题:“修道能改命吗?”答案是肯定的,但这个结果需要艰苦卓绝的努力,要清理掉念思言行中所有不合道的负面信息,为生命植入全新的大道程序。这就是“顺则凡,逆则仙”的过程。

实际上,生命就像蓄电池,宇宙是正极,个人是负极,拥有无我利他的思想,才能形成幸福人生的回路。

学了圣人的思想,还得能埋头做好事、把事做好,人才能有所作为、不负韶华。人生很公平,对于命运的事,您就放心吧,只管努力就好,时光不会辜负您的任何付出!

原文诵读

现在,我们将进入《道德经》最后一章《为而不争》,本章的原文是: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以道为镜

本章与第一章遥相呼应,是《道德经》五千言的收官总结。

《道德经》是讲自然、社会以及人生的真相。真相是一种客观存在,它早在人类出现之前就存在了。老子用了最简单的话,把最真实的道理,说给了我们听。

真实是一种美、一种力量。生活中,听话要听真的,不要听漂亮的;交友要交善良的,不要找会说话的。漂亮的话好听,但容易误人误己;真实的话不中听,却往往受用终生。聪明善辩确实让人过瘾,但不能长久。因为,高大上的不一定最受尊敬,最受尊敬的才是最高大上的。

不管发生什么,不要在意别人怎么看您、说您,因为这些言语改变不了事实,却可能搅乱您的心。不管您为别人做了什么,那个真正受益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经历和体验将化为一个人最宝贵的资产,不断把您推向成功的方向。

您不必和因果争吵,因果从来就不会误人。是非与得失,要以最后的结果才能盖棺定论天性是根,性格是果,扎下天性的根才能有好运的果。学用《道德经》,首先要化秉性,秉性化了就不生气、不怨人;不生气、不怨人才会升起感恩心、喜悦心、和谐心;不生气、不怨人才能沉下心来把事情做好,在磨砺中脱颖而出。

人生中的危机,祸莫大于言人是非。因此,涉世人,以慎言为先。很多时候,管住嘴就是管住命,修语言就是修人生。所以,一要言而有信,不以华美之词奉承人;二要心怀良善,不用花言巧语欺哄人;三要真知灼见,不卖弄学问忽悠人。

同时,还要当心思想,它会成为的语言;当心语言,它会成为的行动;当心行动,它会成为的习惯;当心习惯,它会成为的性格;当心性格,它会成为的命运。人就是一只空瓶子,您向里面装信仰、装善良、装天地,人世间的鸡零狗碎就遮不住您的慧眼,您的生命就充满了阳光。


第八十一章《为而不争》中有三条规律:

规律一:成功人生的三大原则是:说真话、做实事、不卖弄。

规律二:有舍才有得,不舍就不得,这就是平衡规律。

规律三:修道不难,重在恒心,唯有心者,才能成功。


人生旅途中,每个人的生命路线图各不相同,每个人面临的生命功课也各不相同。当挑战出现时,一方面是磨炼您的意志;另一方面则要大浪淘沙,优胜劣汰。所谓天道无亲,常与善人”,上天为什么会来牵起您的手呢?那必定是因为,您无论何时,心里都装着他人、装着天下。《道德经》全篇都是在讲生命规律、社会规律、宇宙规律,但最后走上哪条路,每个人自己选择的因果

人的一生都在追逐幸福感与获得感,其实这应该是快乐与使命的结合。当内心有一种真我的呼唤,那就是返朴归真的时刻,那就是您的使命所在!只要追随内心,您就会发现:生命的轨迹原已存在,正期待着您的光临,您所经历的正是自己该拥有的生活。当您能感觉到自己正行走在命运的轨道上,就会发现:周围的人开始源源不断地带给您新的机会。您的生命不再是虚度光阴,而是从此闪闪发光!

快乐农夫

接下来,请您继续保持静坐的状态,让我们进入第八十一天的“快乐农夫冥想”,种下第八十一颗宝贵的种子。

请记得:快乐农夫是对宇宙下订单,因为“心不唤物,物不至”——内心不渴望的东西,不可能靠近自己。只有在内心种下希望的种子,我们才会向着光明奋力奔跑。


第八十一章的快乐农夫冥想是:

让我看得到、听得到、感觉到、我知道,我是一个“利而不害,为而不争,遵循平衡之道去工作、去生活”的人我是无限的爱、无限的光、无限的创造。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把爱传出去!

结束语

全人类需要静心,全世界需要静心!

如果认为《道德经》是“万经之王”,并以此去否认其他经典,那经典就反而成了最大障碍。老子从未开宗立派,而是让我们“道法自然”——以众生为师,以天地为师,以大道为师,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请记得:生命不是为某个人而修,而是为大爱而存在。这样我们才能体悟世界的真相,体验心灵深处流淌出的快乐。


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一个认真学用《道德经》的人,一定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文明和谐的好公民;一个认真学用《道德经》的管理者, 一定是忠于事业忠于国家、全心全意为大家服务好干部因为,学习的价值只在于做到,做到才证明学明白了。


《道德经》学用是一条修正生命之路,这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需要一个牵手共修的大环境,让更多人牵起手来一起往前走。就像树木在森林中,相依偎而生长;星辰在银河中,因辉映而璀璨一样,一个人走得快,但一群人才走得远。


我们真心感恩您能参与“81天在静坐中走进《道德经》活动”!这81天,是大家共同营造的正念磁场,让这份感动持续流淌在每个人心中,彼此滋润,也相互鼓舞。


眼看岁末将至,我们即将迎来以天合天、以道合道、自然天成的2022年。在此,提前献上诚挚祝福,让我们燃起心香一炷,共同祈祷:


祖国安平泰!世界安平泰!地球安平泰!万物众生安平泰!

愿您无忧,常驻光明!

谢谢您,八十一天的“走进道德经”活动暂时告一段落。不久之后,我们将推出更多“道德经学用课程”,届时我们必将重逢。

前方浩浩荡荡,万事尽可期待。岁月如歌,感恩有您!再见。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水利万物而不争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是赞扬山与水的品行,水包容、纯净、随和;山沉稳、扎实、坚韧。...

by:海霞煦时

斯蛋夜读 | 往后余生 静而不争

不曾在深夜痛哭的人,不足以谈人生。

by:斯蛋Stan

《老子》八十一章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哲学作品,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

by:读国学诵经典

德经第三十八至八十一章解读

《老子》一书,原著不过五千言,可以说,几乎是一个字就涵盖一个观念的好文章,一句就涵盖有三玄三要的妙义。老子往往把道的体相和作用,混合在一起讨论。而且在作用方面,...

by:菩提雅舍

西游八十一案

《西游记》中唐僧师徒经历的九九八十一难,实为八十一案,这些案环环相扣,连绵不绝,穷尽了人世间罪案的种类,案案直指人性深处的贪婪,自私,恶。...

by:挑帘秀

黄帝八十一难经

《难经》,,(难字录音二声四声不分,大家明白就好))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共计3卷,作者及成书年代皆不祥,传说为战国时秦越人(扁鹊)所作。本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

by:羽蛇讲故事

皇帝八十一难经

中医理论和诊断学颇具贡献的一本经典著作。

by:清新先声

皇帝八十一难经

难经讲记,以经典解读经典,根据每一难注解

by:听友180609906

黄帝八十一难经

一直被医家所遵循,对历代医学家理论思维和医理研究有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黄帝八十一难经中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之一以阐明《内经》及先秦医籍的要言大义为主旨,对于...

by:本草明兰

声音主播

405102万

简介:大道蕴含在天地间的每一处,隐藏在生活中的每一点、每一滴。当您从平凡的生活中感受到大道的流转时,当您把那一瞬间它对您的触动、对您心灵的震撼记录下来的时候,您的顿悟就会在自己的修行路上成为浓墨重彩的一笔,为您翻开生命的崭新篇章。而且,它不光记录着您的成长足迹,还将让每一个翻开这一页的人停住他们的目光,与您一起感动、心动乃至行动;与您一起踏上您所搭建的通向天堂的阶梯……这就是一篇能够让阅读者觉醒的文章;这里就是为天地立心的殿堂;这里就是讲述《道德经》学用的【学用者感悟集锦】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