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泛滥,美国人把林则徐视为英雄

2021-12-22 14:21:2407:44 4.6万
所属专辑:Vista世界派
声音简介

距离美国独立宫的不远处,便是费城的唐人街。像大多数美国唐人街一样,街道两旁各类店铺、超市、餐馆林立,到处可见熟悉的中文牌匾。唐人街尽头,有一整墙壁画,描绘着费城华埠发展的历史。


颇感意外的是,在壁画紧邻的街道旁,立着一尊孤零零的林则徐雕像。


虎门销烟的民族英雄突然耸立在大洋彼岸,显得十分突兀,也引起了我的好奇。


林大人怎么会跑到美国,难道林大人的虎门销烟和美国人也有关系吗?


美国与林则徐的最初渊源


要说关系,还真有一点。当年英国把印度的鸦片输往中国,再从中国把茶叶、生丝等输往英国,英国人在贸易中大获其利。 


随后,嗅觉敏感的美国烟商也跟随英国人脚步向中国输入鸦片。林则徐在虎门销烟时,美国烟商不得不交出自己鸦片,并被当众销毁。


当时的美国商人威廉·亨德这样描述他近距离看到过的林则徐:“气度庄重,表情相当严厉,身材肥胖,上唇浓密的黑短髭,下巴留着长髯,看来六十岁左右。”


这也成为日后与林则徐相貌有关的重要文献之一。同样也算是美国与林则徐最初的渊源。


此时在美国国土上耸立的林则徐像,虽然和虎门销烟中美国烟商没有什么关系,却和林则徐力主销毁的毒品有关。听当地华人讲,之所以把林大人请过来,就是来帮助美国人禁毒的。


众所周知,美国毒品问题十分严重。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国家卫生统计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4月的12个月期间,美国约有10.03万人死于药物过量。与2020年同期相比,这一数字增加了28.5%。

据美国媒体报道,曾有一些州的企业招聘司机、机械操作工、维修工人时,很难招到美国本土人,因为这些求职者无法通过毒品检测,很多人得知需要进行尿检后就干脆不来了。


美国对毒品或致瘾药物管理宽松,不少州已经开始大麻合法化,让本就难以根治的毒品问题变得更加愈演愈烈。走在美国的街头,常会碰到露宿在街头刚刚吸过毒的年轻男女。

美国治理毒品问题多年,成效始终不大。一名华人告诉我,美国各个州法律不同,对待吸毒者、贩毒者的处理办法也不尽相同,这就给贩毒、吸毒分子创造了可乘之机,逃避法律追究。如今将林大人请来,大有希望外来和尚会念经的感觉。


请林大人美国镇毒


美国在多地都立有林则徐像,其中最早耸立在美国,同时也是最著名的林则徐铜像则是在纽约。这尊高3.2米,头戴清朝官帽,身穿官服,背着双手,昂首挺胸,气宇轩昂的林则徐铜像位于纽约繁华的市中心。


上世纪九十年代的纽约,毒品泛滥已经上升为社会治安的主要问题,其同样蔓延到了当地华人社区。为了应对毒品问题,不少在纽约的华人想到了林大人,希望他能来到大洋彼岸,镇一镇那些贩毒吸毒的小鬼们。


1995年2月,出生于香港的华裔黄克锵第一次公开对外宣布筹建林则徐铜像。同年5月,美国林则徐基金会经纽约州政府批准正式成立。


除了借助林则徐形象宣传禁毒外,当时恰逢香港回归祖国前夕。第一次鸦片战争后,香港被迫割让给英国。一百多年来,香港同胞接受的是英国殖民统治教育,不少香港人并不清楚真实的历史,黄克锵也希望通过林则徐铜像,让更多人真正了解这段历史。


铜像选择的地点位于纽约华埠中心,紧邻繁华的曼哈顿金融区和东百老汇大街,可谓寸土寸金,想在这里立一尊来自大洋彼岸的华人铜像,难度可以想而知。


正在犯难时,有人发现林则徐下令虎门销烟是1839年6月3日开始,至6月25日结束,时间上正好与国际禁毒日相契合——在1987年6月12日至26日,联合国在维也纳召开了麻醉品滥用和非法贩运问题部长级会议,会议提出了“爱生命,不吸毒”的口号。与会代表一致同意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


时间的吻合,加之华人大力宣传林大人的禁毒事迹,不少美国人开始刮目相看这位来自中国的禁毒英雄。


美国虽然禁毒多年,却很少能出来一个类似于林则徐式的禁毒英雄,而对于崇尚英雄主义的美国,太需要一个像林则徐这样的人,既然本国不产,从他国“移民”过来也是好的。


作为移民文化为主的美国,在这一点上倒也体现出了它的文化多元性。


就这样,在华人推荐、美国人认同的情况下,经过两年努力,1997年,美国林则徐基金会终于顺利地在纽约树立起林则徐的铜像。随后,美国林则徐基金会又进一步向纽约市政府提出了林则徐广场的申请议案,并于1999年5月8日正式得到了纽约市市长的批准。


林则徐,还是世界的


在铜像基座上可以看到用中文题写的“世界禁毒先驱林则徐”及其英文“Pioneer in the War Against Drugs”。林则徐铜像背面,镌刻四言诗:“立像纽约,意义高超。世界都会,观瞻聚集。五洲列邦,榜样号召。”


2005年6月25日,当地政府又宣布将纽约东百老汇街命名为“林则徐街”。


不知道是巧合,还是冥冥中自有安排。如今,林则徐的后人竟然在美国当上了法官。出生在达拉斯市的刘蕙仪,其外曾祖父正是林则徐。


刘蕙仪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说,“我的玄曾祖父坚持真理,他的人生目标就是为了给人民造福,而不是为了钱。”


与刘蕙仪同事多年的美国法官托利说:“刘是一个善良和公正的人,知道怎么审案。她的家庭背景出身很好,肯定会干得出色。”法官克鲁佐特也说:“刘刚正不阿,擅于倾听各方声音,具有法官素质。”


不过在美国,华裔当法官,阻力并不小。很多华人对刘蕙仪寄予了厚望,希望她能像她的祖辈林大人一样,刚正不阿,不畏强权,坚持真理,成为华人之光。

这样看来,如今的林大人显然不光是属于中国,也属于了全世界。除了在美国的雕像外,英国杜莎夫人蜡像馆里也有林则徐的制作的蜡像。此外,在新加坡的孙中山南洋纪念馆晚晴园内也树立了林则徐铜像。


虽然现实中林大人没能最终阻止英国人发动的鸦片战争,但他坚定的禁毒精神,已经得到了世界人民认可,现在称他为世界的禁烟大使,也是当之无愧的。


2018年,《美国精神病学杂志》刊登了一篇社论文章,讨论如何解决美国阿片药物流行的危机。“林则徐的领导力和牺牲精神仍然受到人们的尊敬”,作者在社论中提到了林则徐的故事,最后,他在标题里发出疑问:“我们的林则徐在哪里呢?”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遇魄冰金

害人害己

话不好听自己反省

热点可不可以听完了就不要重复播。!!

海饼干365

现在很多主播都是一样的语调,肯定是机器人在读文案。

手打生椰

就是机器人,常识的多音字,都不会

晓why

不,像小爱

猜你喜欢
张雨说毒品

毒品犯罪一直是我们国家重点打击的犯罪类型之一,大家都知道,国家对毒品犯罪从不手软,不仅是对大毒枭,对于普通毒品犯罪者,也经常会判处死刑。我执业至今已经12年,办...

by:律视微言

禁毒大案要案经典案例|毒品猛于虎,拔开毒品迷雾

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中国禁毒大案要案经典案例此专辑旨在警示广大群众毒品之毒猛于虎,“吸毒一口,掉入虎口”,切莫为了寻求刺激沾染毒品。

by:陌陌沉默有声

当系统泛滥成灾粤语版

本作品已征得作者同意录制成粤语版,免费收听,希望各位乡亲父老叔伯兄弟可以多多支持,多多点赞,多多评论,有你地支持我就有动力更新落去,努力做个合格嘅粤语讲古佬!!...

by:隔离王生

桃花泛滥,这谁遭得住啊陈景

【收听须知】1、桃花泛滥,这谁遭得住啊陈景2、由于音频节目更新的比较慢,如想快速阅读小说文字版的全部章节,请在微信中搜索公/众/号【黑葡萄文学】,关注后,并在公...

by:听友458179599

曾庆鸿|毒品犯罪辩护

让案件获得公正的审判,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

by:曾_庆鸿Lawyer

陆上行舟 中国记者拉美毒品调查

为了追踪新闻现场,刘骁骞潜入贫民窟采访过毒贩,带着隐形摄像头暗访过枪支黑市,流连于殡仪馆和墓地只为寻找一具即将下葬的尸体。为了最大限度降低报道风险,他从陌生人中...

by:是Echo啊啊啊

梦瘾|美国阿片类药物泛滥的真相(译文纪实)

服用止痛药在现代社会是家常便饭。对于非致瘾性止痛药的研究,美国药物依赖问题委员会1928年一成立便视为己任。然而,有医生认为“患者很少成瘾”,此言1980年代初...

by:非虚构时间

当系统泛滥成灾,左零右火,雷公助我

他反感穿越,一心想要回到地球。这个世界每个人都有系统,项北飞一个穿越者却没有。直到觉醒系统的那一天,他依旧是没有不断成长中的项北飞,逐渐开始认同这个世界。当帝国...

by:时川先生_嫣然有声

美国与美国人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费孝通写作了大量有关美国的系列文章,这些文章以游记、杂感、政论等形式比较美国和欧洲,美国与中国。其中,《美国人的性格》被费孝通称为《乡土...

by:启辰说过要听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