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节:秦国开启灭楚之战

2023-10-13 20:23:3516:30 604
声音简介

自从被秦国挤压到桐柏山----大别山以东之后,楚国就已经不再对争霸中原,甚至一统江湖有什么想法了。从楚国的角度来看,恢复其“蛮夷”本质,在中原诸侯暂时还看不上眼的江淮地区做他的“南霸天”,算是最现实的了。正是由于楚国的战略重点转向东南,二等诸侯中的越、鲁两国相继成为了楚国的战利品。按说从整体实力上来看,西失东补的楚国还是很不错的。但现在的楚国有一个问题,就是防御力太差,不象当年在江、汉地区时那样,拥有四塞之地的“核心区”。也就是说,如果秦国决定以楚国为主攻方向的话,陆地上即无山地拱卫,水面上又无上水优势的楚国,是很容易被秦国突入腹地的。当然,对于秦国来说,在把楚国逼到东南后,再步步紧逼也没有太大意义了,依然拥有强大纵深的楚国,即使失去了战略反攻的能力,却也足以把秦国陷入一场持久战的泥潭中。而从地缘格局上来说,解决三晋始终是秦国东扩所面临的首要问题。正因为如此,秦、楚之间达成了一种暂时性的战略平衡。其间虽然也有冲突,包括楚国在沉寂许久后,也曾经参与救赵及魏、赵两国组织的最后两次合纵,但都没有成为抗秦的主力,或者说稍受打击,就重新收缩回去了。不过现在,已经灭掉三晋,并且把燕国挤到辽东去的秦国,就只剩下楚、齐两个对手了。而齐国目前的角色还是秦国的战略盟友,对于这样一个一贯支持秦国,对自己没有威胁的“好朋友”,当然要放在最后招待了。所以楚国无可回避的成为了秦国下一步的打击目标。刚才也说了,从军事地理的角度看,楚国就算不是四战之地,但在面对西北方向的秦国时,也没有什么可以依托的地形了。因此在秦国看来,并吞楚国的难度,肯定不会高于赵国这块硬骨头。更何况秦国现在已经并吞了三个半国家,实力更是上了一层楼。正是基于这种轻敌的想法,秦国在选择攻楚方案时,选取了一个耗费资源较少的方案,即由李信所提出的用20万大军灭楚。这倒不是说秦国现在缺少人力物力资源,只是说既然认定能够花较小的代价就取得想要的结果,又何必多耗资源呢。更何况这几年秦国扩张的加速度有点快,短短几年时间就把韩、赵、魏国给灭了(燕国如果不是王室尚存,也算灭了),这些刚被吞进去的土地,也都需要花费资源和精力来整合,特别是那些末落王族们,并不会甘于就此成为秦国的臣民。在秦国攻楚的前一年,也就是灭魏的那一年(前226年),在新郑的前韩国贵族就发动了一场叛乱。尽管叛乱的韩国贵族们很快就被镇压了下去,但有了这次教训,秦国并不敢就此认定吃进去的土地就马上能被消化了。


图片

秦灭楚之战示意图秦国的灭楚之战,在攻灭魏国之后就立即展开了。兵锋正盛的秦国,希望借着这股气势,一举荡平六国。不过就算楚国是一头待宰的年猪,秦国也需要想好从哪里下口。要知道,楚国现在还拥有淮北、淮南、泗上、江东、江南半壁(翻阳湖平原和部分洞庭湖平原)等诸多板块。纵然拥有最强的实力,秦国也不可能全面全花。对于一个国家来说,他的都城应该是最重要的战略要地。如果能够攻取对方的都城,无疑就相当于执行了一次斩首行动。不过与秦国当日无限接近三晋国都情况不同的是,预感到秦国威胁的楚国,已经先行一步将自己的都城,由淮河以北,位于中原腹地南部的“陈”(河南淮阳),迁移到淮河南岸的“寿春”(前241年)。这样的话,如果秦人以楚都寿春为攻击目标的话,他们首先就要在楚国所占据的淮北地区打开一条通道。按照这种地缘结构,除非楚国第一时间就决定战略撤退,否则秦、楚双方必然要在淮河以北地区先PK一番。  虽然秦国可以从多个方向对楚国发动攻击,包括顺长江而下,去抄楚国的后路。不过秦国还是决定集中兵力。由西向东推进,直到在淮北地区挤进到寿春之北时,再南渡淮河,攻取楚国的都城。如果我们依照淮河之北的那些重要支流,(自西向东包括:汝、颖、涡、睢、泗),为淮北地区划分地理板块的话。我们会发现,由于秦国早已占据了南阳盆地,并在几年前吞并了韩国(前230年),秦国已经控制了汝水以西地区(实际是西南向,因此这一地区也被称这为“汝南”),如果秦军想和寿春城隔淮河相望的话,他们最起码还需要把颖、汝之间的这一板块控制在手中。由于秦国已经灭了韩、魏两国,并且之前对楚国也进行过试探性攻击,因此汝、颖两水的中、上游地区,已经控制在秦国手中了。而秦军如果想沿颖、汝两水攻击至淮河的话,他们可以选择从两个方向发起攻击。一是由韩、魏故都的新郑、大梁出发,经由已经被秦国所占据的鄢陵、陈(楚国曾经的都城,又叫“陈郢”)向南攻击,直至扫平颖、汝之间的楚军;还有一条可供李信选择的路线,就是由南阳盆地出发,经由“汝南”,渡汝水攻击楚国在汝水东北方向的据点。  不管秦国选择以哪个方位做起点,李信所带领的二十万秦军,所要攻击的目标都没有变化。楚国在淮河以北,颖水西南的平舆(河南省平舆县)、寝丘(河南沈丘县与安徽临泉县相交处)两个边邑,成为了秦军的攻击目标(前225年)。而李信本人所负责的攻击点是平舆;至于寝丘(也可直接叫“寝”)则由李信的副将蒙恬负责。说起蒙恬和他的蒙氏家族来,我们已经很熟悉了。其他要说军事世家,李信的家族也并不输给蒙家。与蒙家主要为秦国打天下不同,李家最著名的家族成员,是那为汉家江山流尽最后一滴血的:飞将军“李广”。至于说李广之子:李陵的境遇,除了让人为之叹息之外,更直接促使了司马迁将毕生精力投之于《史记》。  在李信和蒙恬为秦国执行攻楚重任时,他们应该还不会想到,自己或自己的家族将会为中央之国对与游牧民族的地缘博弈中,作出重要贡献。此时能够尽快攻入寿春,灭掉楚国才是最值得期待的战绩。而战事开始之时,一切也似乎朝着有利于秦军的方向发展,平舆和寝丘两个楚国在淮北的据点,被顺利的排除。如果要稳妥一点的话,李信可以带领大军渡过颖水,继续向涡、睢两水攻击前进,等到到淮北有足够的空间与秦国所占据的中原腹地连成一片的话,再转而渡过淮河,攻击淮、颖之交以南的“寿春”;如果没有那么大的耐心,也可以马上南湾淮河,直取寿春。  虽然有这样两个攻击方向,供初战告捷的李信思考,但实际上他最终并没有在这两个方案中作出选择。因为接下来发生了一件事,打扰了李信的攻击计划,并且让他最后的攻击路线,变得异常怪异。在攻占平舆、寝丘两邑之后,李信大军并没有再按照正常的程序向东,或者向南扩大战果,而是向北返回中原腹地,去攻击曾经的陈国国都,后来的楚都“陈”(河南淮阳),以及之前位于魏、楚博弈区的“鄢陵”(河南鄢陵县)。这一点比较奇怪,因为不管这两个城邑之前的归属如何,它们在李信攻楚以前,都已经是秦地无疑。而让李信不得不回师中原的原因,是因为这些刚刚征服不久的土地发生的叛乱。正如我们前日所说的那样,秦国最近的兼并速度过快,根本没有时间来消化新征服的土地,尤其在韩都新郑、魏都大梁、楚都“陈”郢(楚国定都的地方,都要加个“郢”字)所围就的这个区域,更是潜伏着不稳定因素。作为一个国家曾经的地缘中心,无论是从旧贵族的角度,还是普通民众的心中,成为一个新国家的臣民都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年(前226年),新郑所暴发的那次叛乱就是一例。而时隔一年以后,曾经的楚都“陈”也开始复国运动了。根据历史所留存的蛛丝马迹看,这次以楚人为首的叛乱,很可能是由秦国曾经的国相“昌平君”所发起的。之所以在这里提到这位昌平君,是因为他楚国公子特殊身份。其实我们并不需要为此感到奇怪,在人才流动极为频繁的战国,一个国家的精英人物为另一个国家服务是非常常见的。由于秦国之前在很长一段时间,集中精力应对三晋,因此在南线缓和了和楚国的关系。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楚国的贵族有机会进入秦国上层(象那位在吕不韦投资计划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秦始皇的名义祖母“华阳夫人”就是楚人)。而秦国让昌平君驻于“陈”,也是希望利用他楚国贵族的身份,为秦国整合这些新征服的楚地。这种事情在现在的国际政治中也很常见,一旦一个国家征服另一个国家,被推到前面控制地方的,往往就是那些服务于征服国的,被征服国的精英人物。不过这一次,秦国显然失算了,作为战国诸雄中,与华夏地缘关系最远的“楚人”显然有更强的独立倾向。这种倾向直到后来,以楚地的精英人物为主导,建立了“汉”帝国后才被完全消除。因此如果现在还有人对楚文化是否属于“华夏”体系尚存有疑虑的话,那么“汉”这个文化标签,无疑是由黄河、长江流域所共同造就的。  楚地这种较强的离心力,以及六国中最为广阔的战略纵深,都使得对楚国的征服变得不那么容易。因此王翦这类老成持众的将领看来,假使不能集中秦国的全部精锐(60万大军),是很难取得决定性胜利的。现在只有20万军队的李信,就面临着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他并不愿意放弃已经取得的战果,而另一方面,陈、鄢两地的叛乱又必须前去摆平,否则中原有失,自己在淮北就等于孤军深入了。在这种情况下,李信带领秦军主力,回师平叛,而蒙恬则暂时留在原地以观。可以想见的是,当时的战况会非常激烈。因为相比于一般的叛乱,本来就做为“陈”邑主官的昌平君,可以掌握更多的资源,并得到楚地遗民的拥戴。只是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在秦人把所有与自己意志相左的书籍焚烧后,我们只能看到秦军攻陈邑、鄢陵的记录,并让人误以为是李信取得了胜利。而实际上,秦军的这次平叛以失败而告终。李信大军和驻守原地的蒙恬军,被迫向西后撤,试图退入洛阳盆地。从方向上来看,这是攻击失败后的秦军希望能够最快获得山地保护,稳住阵脚的回军路线了。可惜的是,楚军(包括楚军主力,和昌平君的反抗军队),并没有打算就此放过秦军。在楚国最负盛名的军事家族“项”氏家族的成员:“项燕”率领之下,在秦军后撤的三天三夜中,楚军一直如影随形。而无法甩掉楚军的李信大军(包括合军的蒙恬军),最终决定在将要退入洛阳盆地之前,与楚军决战(不然让楚军这样一直追击,有可能就要一直退到函谷关了。就象当日信陵君所组织的那次合纵之战一样)。双方的决战地点叫作“城父”邑(有两个城父邑,这个是西城父,在河南平顶山市宝丰县),位于汝水上游,也就是当年大禹所治“汝海”的所在地。在大禹开龙门导伊水入黄河之后,水位下降的汝海两侧,就成为进入洛阳盆地(经伊阙),或者直入南崤道(走宜阳)的通道。从地形上看,秦军已经可以有依托的山地构筑防御体系了。不过一直紧紧跟随的楚军,显然没有给秦军足够的时间来完善他们的防线,在楚军随即发起的进攻中,秦军损失惨重,大败而归。  获胜之后的楚军并没有继续追击下去,毕竟战略优势在秦军那边。当日诸国合纵攻秦尚且无功而返,现在楚国孤军深入,更不会有什么机会了。这个时候对于楚国来说,最好的战略是退回汝水以东,稳定以陈邑为中心的,复归楚国的土地(包括之前被李信、蒙恬攻取的平舆、寝丘)。虽然这并不能解决秦强楚弱的战略格局,但最起码也可以为楚都寿春在淮北重新获得缓冲之地。更为重要的是,如果受到这场战国历史中,秦军所受的最后一次重大失败所影响,刚刚被灭的韩、魏两国能够有所动作,复国成功的话,楚国所面临的局势就会有利的多了。  说到项燕这次的胜利,虽然最终并没有改变楚国的命运,但却对以后的历史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当统一之后的秦帝国,面临解体危险的时候,曾经在最后时刻大胜秦国的楚人,以及为之作出重要贡献的项氏家族,最终因为他们在楚国将灭时的出色表现,成为了反秦的中坚力量,并由此成就了悲剧式的英雄人物:“西楚霸王”项羽。    项羽的事情,到楚汉相争时会有详尽解读,现在我们还是需要关注一下他这位祖父的命运(项燕)。尽管我们为楚军这次胜利后的战略形势,做了种种假设,但强大的秦国却根本没有给楚国和其他试图复国的三晋贵族们以思考的时间。在未来的始皇帝终于明白,需要倾尽全力,才能战胜这个在战国后期,实力并未爱到太大损害的楚国的时候。曾经被嘲笑过于谨慎的王翦,被重新推到了前台,而他也如愿的得到了60万秦国大军。真正的灭楚之战,拉开了序幕(前224年)。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一帆_qpn

唇寒齿亡

猜你喜欢
秦国

秦国历史

by:评书江湖1

异界秦国

【内容简介】轮回异界,前世记忆,神秘封印,在一个魔法和斗气的异界,开始在乱世中闯荡,他曾被誉为残暴的恶魔,但对亲人朋友却有着万般柔情。他曾说,就算仇人是神,也要...

by:有声故事馆

秦国历史

始:公元前9世纪末,非子受封秦地。终:公元前207年,秦王子婴投降刘邦,秦亡。为您讲述从西周到东周,从春秋到战国,从秦国到秦朝的历史。

by:微文化简堂袁彦滨

秦国那些事儿

声明:此书原著版权归原著相关个人或组织所有,本有声读书仅供学习交流,严禁用于商业牟利。听众若感兴趣,请购买正版图书!维护版权,维护作者及相关工作人员的劳动,也是...

by:英明神武安心觉罗

渣男秦国的修炼手册

内容简介彪悍的秦国刚开始是一个备受欺辱的边陲小国,妥妥的“野蛮、受气包、挫男、冤大头”的代名词;那么秦国在商鞅变法前的数百年时间里,到底经受了哪些屈辱的历史、...

by:苏林的梦工厂

历史上秦国的小故事

历史就是让人记住的人和事。如何能让人好记又好玩呢?趣味讲述精典小故事,生动而有活力,愿历史不再枯燥乏味,盼人人皆愿听之。欢迎收听清茶讲秦始皇的故事。

by:香香_清茶淡香

一本书读懂秦国历史

一本书读懂秦国历史,揭开第一个统一中国的封建王朝的神秘面纱!

by:安义义门超哥

秦吏~黑夫 穿越秦国改天换命

战国之末,华夏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有人天生世卿。有人贵为公子。他却重生成秦国小卒黑夫,云梦秦简中的小人物。为免死于沟壑,为掌握自己命运,他奋力向上攀爬。好在,他赶...

by:若者a

大秦帝国-秦国那些事儿

请移步作者的喜马拉雅收听:https://www.ximalaya.com/album/51868823希望拨开历史迷雾,让更多的观众重新认识这段历史,理解秦始...

by:牛奶仓

商君书‖秦国强大之根源所在

《商君书》也称《商子》,现存24篇,战国时商鞅及其后学的著作汇编,是法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商君书》论述了“强国弱民”。例如:《商君书》中有“民弱国强,国强民弱...

by:伏案写作的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