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复杂世界里,你要有过好一生的能力》

2022-01-18 10:50:2916:12 70
声音简介

怎样好好得度过此生,一直是人们关心的话题,日常的生活或许平淡,在我们看来甚至有点无聊,但国学大师季羡林仍能用一份自在与纯真的心态去生活,他用文字告诉我们,在这复杂世界里,我们应该拥有认真过好这一生的四种核心能力:得自在、知孤独、记初心、要豁达。今天,把这篇文章分享给大家,一起来听。


01得自在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我们这一批手无缚鸡之力的知识分子,在历史上一生中就难得过上几天好日子。只一个考字,就能让你谈考色变。考者,考试也。


在旧社会科举时代,千军万马独木桥,要上进,只有科举一途,你只需读一读吴敬梓的《儒林外史》,就能淋漓尽致地了解到科举的情况。以周进和范进为代表的那一批举人进士,其窘态难道还不能让你胆战心惊、啼笑皆非吗?


现在我们运气好,得生于新社会中。然而那一个考字,宛如如来佛的手掌,你别想逃脱得了。


幼儿园升小学,考;小学升初中,考;初中升高中,考;高中升大学,考;大学毕业想当硕士,考;硕士想当博士,考。考,考,考,变成烤,烤,烤;一直到知命之年,厄运仍然难免,现代知识分子落到这一张密而不漏的天网中,无所逃于天地之间,我们的人生还谈什么完满呢?


灾难并不限于知识分子:人人有一本难念的经。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这是一个平凡的真理,但是真能了解其中的意义,对己对人都有好处。对己,可以不烦不躁;对人,可以互相谅解。这会大大地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安定团结。


02知孤独


老友走了,永远永远地走了。我抬头看到那大朵的牵牛花和多姿多彩的月季花,她们失去了自己的主人,朵朵都低眉敛目,一脸寂寞相,好像溅泪的样子。


她们似乎认出了我,知道我是她们主人的老友,知道我是她们的认真入迷的欣赏者,知道我是她们的知己。她们在微风中摇曳,仿佛向我点头,向我倾诉心中郁积的寂寞。


现在才只是夏末秋初。即使是寂寞吧,牵牛和月季仍然能够开花的。一旦秋风劲吹,落叶满山,牵牛和月季还能开下去吗?再过一些时候,冬天还会降临人间的。到了那时候,牵牛们和月季们只能被压在白皑皑的积雪下面的土里,做着春天的梦,连感到寂寞的机会都不会有了。


明年,春天总会重返大地的。春天总还是春天,她能让万物复苏,让万物再充满活力。但是,这小花园的月季和牵牛怎样呢?


月季大概还能靠自己的力量长出芽来,也许还能开出几朵小花。然而护花的主人已不在人间。谁为她们施肥浇水呢?等待她们的不仅仅是寂寞,而是枯萎和死亡。至于牵牛花,没有主人播种,恐怕连幼芽也长不出来。她们将永远被埋在地中了。


我一想到这里,就不禁悲从中来。眼前包围着月季和牵牛的寂寞,也包围住了我。我不想再看到春天,我不想看到春天来时行将枯萎的月季,我不想看到连幼芽都冒不出来的牵牛。


我虔心默祷上苍,不要再让春天降临人间了。如果非降临不行的话,也希望把我楼前池边的这一个小花园放过去,让这一块小小的地方永远保留夏末秋初的景象,就像现在这样。


03记初心


在这一条十分漫长的路上,我走过阳关大道,也走过独木小桥。路旁有深山大泽,也有平坡宜人;有杏花春雨,也有塞北秋风;有山重水复,也有柳暗花明;有迷途知返,也有绝处逢生。


路太长了,时间太长了,影子太多了,回忆太重了。我真正感觉到,我负担不了,也忍受不了,我想摆脱掉这一切,还我一个自由自在身。


我面前还有多少路呢?我说不出,也没有仔细想过。冯友兰先生说:何止于米?相期以茶。”“是八十八岁,是一百〇八岁。我没有这样的雄心壮志,我是相期以米。这算不算是立大志呢?我是没有大志的人,我觉得这已经算是大志了。


我从前对穷通寿夭也是颇有一些想法的。十年浩劫以后,我成了陶渊明的志同道合者。他的一首诗,我很欣赏:


纵浪大化中,


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


无复独多虑。


我现在就是抱着这种精神,昂然走上前去。只要有可能,我一定做一些对别人有益的事,决不想成为行尸走肉。我知道,未来的路也不会比过去的更笔直,更平坦,但是我并不恐惧。我眼前还闪动着野百合和野蔷薇的影子。


04要豁达


幼时读唐诗,读了西塞山前白鹭飞”“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曾向往白鹭上青天的境界,只是没有亲眼看见过。一直到1951年访问印度,曾在从加尔各答乘车到国际大学的路上,在一片浓绿的树木和荷塘上面的天空里,才第一次看到白鹭上青天的情景,顾而乐之。


第二次见到白鹭,是在前几年游广东佛山的时候。在一片大湖的颇为遥远的对岸上,绿树成林,树上都开着白色的大花朵。最初我真以为是花。然而不久却发现,有的花朵竟然飞动起来,才知道不是花朵,而是白鸟。


我又顾而乐之。其实就在我入医院前不久,我曾瞥见一只白鸟从远处飞来,一头扎进荷叶丛中,不知道在里面鼓捣了些什么,过了许久,又从另一个地方飞出荷叶丛,直上青天,转瞬就消逝得无影无踪了。我难道能不顾而乐之吗?


现在我仍然枯坐在临窗的书桌旁边,时间是回家的第二天早上。我的身子确实没有挪窝儿,但是思想却是活跃异常。我想到过去,想到眼前,又想到未来,甚至神驰万里,想到了印度。


时序虽已是深秋,但是我的心中却仍是春意盎然。我眼前所看到的,脑海里所想到的东西,无一不笼罩上一团玫瑰般的嫣红,无一不闪出耀眼的光芒。


记得小时候常见到贴在大门上的一副对联: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现在朗润园中的万物,鸟兽虫鱼,花草树木,无不自得其乐。连这里的天都似乎特别蓝,水都似乎特别清。眼睛所到之处,无不令我心旷神怡;思想所到之处,无不令我逸兴遄飞。


我真觉得,大自然特别可爱,生命特别可爱,人类特别可爱,一切有生无生之物特别可爱,祖国特别可爱,宇宙万物无有不可爱者。欢喜充满了三千大千世界。


现在我十分清醒地意识到,我是带着捡回来的新生回家来了。



读完季老的这篇文章,感觉眼前豁然开朗,其实人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


虽然人的一生就像是坐过山车,有高有低,有上有下。


在内心强大的人眼里,是刺激和快乐。而在内心脆弱的人来说,是恐惧和痛苦。


但只要能够保持初心,拥有健康向上的心态,就能发现生活里的光,将生活过成诗。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在这复杂世界里

“他人只是自己眼中的故事而已,为了满足自己心中的情感抒发,别人所有的事情都是故事”由22位人气作者向我们讲述了25个风格迥异和生命中的那些悲欢离合的故事,它们静...

by:梦小幂Melody

《季羡林谈人生》季羡林·著

人生,是一个老话题,也是一个永远也没有结论的研究课题。不仅平常人可以对此大发感慨,而且大学者们似乎也特别偏爱谈人生。本书学术大师季羡林先生结合九十多年的生活体验...

by:笔名白小白

季羡林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享年98岁),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

by:山东大成

《季羡林作品集精选》|季羡林

季羡林作品精华本,精选了著名学者、作家季羡林先生一生的散文作品,从写人(《赋得永久的悔》)写物(《海棠花》)写景(《清塘荷韵》),到抒怀(《人生》《八十述怀》)...

by:彭城观月

《季羡林谈师友》|季羡林作品集

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

by:彭城观月

季羡林谈佛(精装珍藏版)-季羡林

丛书简介:本套丛书是季羡林亲定自选集,是作者晚年在医院疗养期间亲自编选的作品集。文集收录了作者在各个人生阶段的代表作品,涵盖散文、随笔、游记、回忆录、日记、学...

by:人生啊短短几个秋啊q

季羡林谈佛

本书既是佛教入门经典,也是季羡林学术著作中影响巨大的代表作。早在20世纪30年代留德求学时,作者就确立对佛教研究的兴趣,在他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学术生涯中佛教占据了...

by:阿宽工作室

《季羡林美文60篇》|季羡林作品集

《季羡林美文60篇》是专为广大喜爱季老散文的读者们编选的选本。季老的散文具有鲜明的学者散文特质,兼具学者特有的理性思考和对当下现实问题的观照与反思,同时又不乏散...

by:彭城观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