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参同契 第12讲第2节-品性理性工夫

2022-01-25 12:58:1605:46 1072
声音简介

第十二讲 第二节 品性理性工夫

我希望年轻同学们注意,中国文化在秦以前是儒、墨、道三家。儒家以孔子代表,墨家是墨子,到唐宋以后才是儒、释、道三家。老子、孔子、释迦牟尼,这三位都是我们的根本上师,根本的大老师,但是三家的文化各有偏重。佛家是从心理人手,达到形而上道。据我的知识范围所及,世界上任何宗教哲学没有跳过如来的手心的。当然我的知识并不一定对的。道家的思想偏重于从物理及生理入手,而进入形而上道。那么我们也可以说,讲物理、生理入手的修持方法,任何一家无法跳过道家的范围,跳不过太上老君的八卦炉。所以《西游记》里描写孙悟空进了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一身毛都烧光了,只好躲在炉角里不动,两个眼睛被熏得红红的变成火眼金睛了。儒家则偏重从伦理、人文、道德入手,而进入形而上道。

因此我常常告诉青年同学们,我们三位根本的老师,加上后来两位外国的,耶稣和穆罕默德,都是我们的老师,都不错,各有各的一套学问。他们五个人坐在一起,一定是很客气,彼此相互敬酒。可是他们的徒弟太差了,彼此打架。当然我不是五贯道,也不是三贯道,纯粹是公平的学术立场。所以我说今后的中国文化,要学儒家的品性,我们做人做事不能不学儒家的道理。儒家就等于佛家大乘菩萨道的律宗,讲究戒律,所以儒家非常注重行为。

除了学儒家的品性还要参佛家的理性,你要想明心见性,直接领悟成道,非走佛家的路线不可,否则不会有那么高,不会成就的。同时还要配合道家做工夫的法则,不管密宗、显教,都跳不出这个范围。但是道家的学问不止修道这一方面,中国历史有一个奥秘之处,每逢天下变乱的时候,出来救世,所谓拨乱反正的,一定都是道家的人物。等天下太平了,他们多半走老子的路线,功成身退,天之道也,隐姓埋名,什么都不要。等到盛平的时候,又都是儒家人物出面。

我们懂了“天心无改移”,就懂得陽气真发动的状况。当一个人睡觉打鼾时,实际上没有真睡着,脑子还有思想; 当他真正睡着时,原本吸啊呼啊,忽然有一个短暂的不呼也不吸了,动都不动,那是真睡着了。等一下他又吸气了,身体也动一下。所以懂得佛家禅定修止息的,就知道息的境界就是不呼也不吸。在密宗或瑜珈术就叫做宝瓶气,停止了呼吸。这个境界配合心理的“天心无改移”,到了呼吸真正不来不往的时候,思想心念绝对没有了,这个是空灵,要从这个地方起步修道。

修性就是心理方面达到无念,杂念妄想都没有,完全空灵,连空都不存在。这样的清净境界,心理上就是正子时,一陽来复要开始来了。生理上拿呼吸来讲,就是刚才说真正睡着,不呼也不吸那一刹那,也就是生命上一陽将动之处。这两个一定是配合的,一半一半。半斤八两合起来就是中国度量衡十六两,叫做一斤。所以道家术语问你,工夫做得怎样?噢!十二两。十二两就还差一点,完全成了就是一斤。这个道理研究起来很有趣。佛家有没有呢?你看《法华经》上提到的大通智胜佛有十六子,另有什么八方佛等等,这个数字很多,有很多数理的奥秘在里头,同修道都有关系的。这是第一个要了解的。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我说参同契》

根据南怀瑾文教基金会网站资料整理。

by:东西精华协会

《我说参同契》

《我说参同契》是南怀瑾老师著作,此编辑系列是读诵,并非南老师原声。《参同契》又名《周易参同契》,为东汉魏伯阳著。其学说汇融周易、黄老、丹火之功于一体,用《易》的...

by:源66

南怀瑾|我说参同契

《参同契》又名《周易参同契》,为东汉魏伯阳著。其学说汇融周易、黄老、丹火之功于一体,用《易》的阴阳变化之理,阐述炼丹、内养之道,证明人与天地、宇宙有同体、同功而...

by:南怀瑾大学堂

我说参同契-南怀瑾

《我说参同契》书,是南怀瑾先生继《论语别裁》后用力最深、最有分量的作品之一,共八十余万言,分上、中、下三册。内容涉及广泛,旁征博引,举证极多,更有南师本人所经历...

by:人好哥

南怀瑾 我说参同契

《我说参同契》是南怀瑾先生继《论语别裁》后用力最深、最有分量的作品之一,共八十余万言,分上、中、下三册。内容涉及广泛,旁征博引,举证极多,更有南怀瑾大师本人所经...

by:寻道有声

我说参同契 南怀瑾

<<参同契>>这本书在中国整体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分量,古人更直指<<参同契>>是千古丹经之鼻祖。这本书的作者是东汉时期的魏伯阳真人,约出生于公元100年,距今...

by:浩润

我说参同契——南怀瑾

向南先生致敬《我说参同契》是南怀瑾先生继《论语别裁》后用力最深、最有分量的作品之一,共八十余万言,分上、中、下三册。内容涉及广泛,旁征博引,举证极多,更有南怀...

by:城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