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头歌诀现代版133祛寒之剂-四逆汤

2022-01-25 18:00:0204:10 188
6元开会员,免费听
购买 | 17.99 喜点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雲尚君

.四逆①汤(张仲景)阴证厥逆②, (《伤寒论》) 【歌诀】 四逆汤中姜附草 三阴③厥逆太阳沉 或益姜葱参芍桔 通阳复脉力能任 【词解】①四逆:四肢温 和为顺,不温 为逆。本方能治肾阳衰微,阴寒太盛的四肢厥逆,故名四逆汤。 ②厥逆:即指四肢逆冷,手冷可过肘,足冷可过膝,由阳气内衰,阴寒独盛所致。此属阴证厥逆。 ③三阴:即指足太阴脾、足少阴肾、足厥阴肝。 ④太阳沉:指太阳证脉沉者亦用此方。 【组成】干姜—两半(6-9克)附子—枚(5-10太)炙甘草二两(6克) 【用法】上3味,附子先煎一小时,再加余药同煎,取汁分二次服。 【功用】回阳救逆。 【主治】阳虚寒厥证。症见四肢厥逆,恶寒蜷卧,呕吐不渴,腹

雲尚君

痛下利,神衰欲寐,舌苔白滑,脉微细等,或太阳病误汗亡阳脉沉者。 【分析】肾阳衰微,寒邪内盛为本方的主证。呕吐为次要症状。故方中用附子温 肾壮阳,祛寒救逆,为君药。干姜亦辛热之品,可温 脾阳散里寒,为臣药。附子、干姜合用,助阳散寒之力尤大,故有“附子无姜不热”之说。炙甘草甘温 ,既益气温 ψ,调和诸药,又可解生附子之毒,且缓姜、附辛热燥烈之性,以防伤阴及虚阳暴散,为佐使药。三药相合,回阳救逆,对阳虚阴寒内盛之厥逆可救治。 【附方】通脉四逆汤(《伤寒论》)附子大者—枚(10克)干姜三两(9克)炙甘草二两(6克) 用法:水煎,分二次温 服(附子先煎一小时)。 功用:回阳通脉。 主治:少阴病,症见下利

雲尚君

清谷,里寒外热,手足厥逆,脉微欲绝,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或利止,脉不出,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等。 按:本方与四逆汤药味全同,只是加重附子、干姜用量,因而温 阳驱寒的力量更强,能使阳回脉复,其主治证除四肢厥逆外,更有“身反不恶寒,其人面赤,或腹痛,或干呕,或咽痛,或利止脉不出″等。是阴盛格阳,真阳欲脱之危象。故原书方后注明:若见面色赤者,加葱白九茎;是取其宣通上下之阳气;腹中痛者,去葱白,加芍药二两(6g),是取其敛阴和营,缓急止痛;呕者,加生姜二两(6g),取其和胃降逆止呕;咽痛者,去芍药,加桔梗一两(3g),是取其利咽开结;利止脉不出者,去桔梗,加人参二两(6g),是取其益气生津,固脱复

雲尚君

脉。歌中云:“或益姜葱参芍桔,通阳复脉力能任”。皆是指通脉四逆汤的随证加减。

猜你喜欢
汤头歌诀

内容简介:《汤头歌诀》一书为清代著名医家汪昂(讱庵)编著,共选名方205首,分门别类,将组成、功用、主治等,用韵语编成诗歌赋体,言简意赅,读之朗朗上口,便于...

by:南甫夏天

汤头歌诀

书籍信息:中医之方剂,繁若群星,古往今来之医家为更好地掌握常用方剂,曾编撰多种方剂(汤头)读物。清初汪昂所撰之《汤头歌诀》,乃其中之佼佼者。内容重点:书中选录中...

by:书香暖暖

汤头歌诀

《汤头歌诀》,古代医方著作。共一卷。清代汪昂撰。刊于1694年。书中选录中医常用方剂300余方,分为补益、发表、攻里、涌吐等20类。以七言歌诀的形式加以归纳和概...

by:芯片小姐姐

汤头歌诀

《汤头歌诀》(公元1694年?)清.汪昂(讱庵)著。一卷。按照《医方集解》分门,把方剂的组成主治等编成歌诀,以便记诵运用。

by:我读您听

汤头歌诀

清朝康熙三十三年,有位叫汪昂的80岁老中医,整合古方编著了一本《汤头歌诀》,影响颇为广泛。本书选录名方320条,分为20类,用七言诗体编成歌诀,将每个汤剂的名称...

by:了凡中医学社

汤头歌诀

《汤头歌诀》,古代医方著作,清代汪昂编写。主要内容分为:补益,发表,攻里,涌吐,和解,表里,消补,理气,祛风,祛寒,祛暑,利湿,润燥,泄火,除痰,收涩,杀虫等类...

by:清风说健康

汤头歌诀

大学一个苦闷的暑假,为了移情易性,我背了所有方剂书上的汤头歌诀,并工工整整抄写了一遍《温病条辨》,做完所有的事情,顿觉脱胎换骨、一身轻松,百草之香,即便是口诵、...

by:朗读者杨大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