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马赋 宋 李清照 岁令云徂

2022-01-27 13:52:5903:39 381
所属专辑:中国诗词
声音简介

打马赋

宋 李清照

岁令云徂[2],卢或可呼[3]。千金一掷[4],百万十都[5]。樽俎具陈[6],已行揖让之礼;主宾既醉,不有博奕者乎!打马爰兴,樗蒱遂废[7]。实博奕之上流[8],乃闺房之雅戏。齐驱骥騄[9],疑穆王万里之行[10];间列玄黄[11],类杨氏五家之队[12]。珊珊佩响[13],方惊玉蹬之敲[14];落落星罗[15],急见连钱之碎[16]。若乃吴江枫冷,胡山叶飞[17],玉门关闭,沙苑草肥[18]。临波不渡,似惜障泥[19]。或出入用奇,有类昆阳之战[20];或优游仗义[21],正如涿鹿之师[22]。或闻望久高,脱复庾郎之失[23];或声名素昧,便同痴叔之奇[24]。亦有缓缓而归,昂昂而出。鸟道惊驰[25],蚁封安步[26]。崎岖峻坂[27],未遇王良[28];跼促盐车[29],难逢造父[30]。且夫丘陵云远,白云在天,心存恋豆[31],志在著鞭[32]。止蹄黄叶[33],何异金钱。用五十六采之间[34],行九十一路之内[35]。明以赏罚,覈其殿最[36]。运指麾于方寸之中[37],决胜负于几微之外[38]。且好胜者,人之常情;小艺者,士之末技[39]。说梅止渴[40],稍苏奔竟之心[41];画饼充饥[42],少谢腾骧之志[43]。将图实效,故临难而不四;欲报厚恩,故知机而先退。或衔枚缓进[44],已逾关塞之艰;或贾勇争先,莫悟阱堑之坠[45]。皆因不知止足,自贻

尤悔

[46]。况为之不已,事实见于正经[47];用之以诚,义必合于天德。故绕床大叫,五木皆卢[48];沥酒一呼,六子尽赤[49]。平生不负,遂成剑阁之师[50];别墅未输,已破淮淝之贼[51]。今日岂无元子[52],明时不乏安石[53]。又何必陶长沙博局之投[54],正当师袁彦道布帽之掷也[55]。


辞曰:佛狸定见卯年死[57],贵贱纷纷尚流徙,满眼骅骝杂騄駬[58],时危安得真致此[59]?木兰横戈好女子[60],老矣谁能志千里[61],但愿相将过淮水[62]。 [4]



[1]这是李清照专为打马博戏写的一篇赋,当与《打马图经序》为同时之作。

[2]岁令:岁时。云徂:云,助词。徂[cú],往,逝。

[3]卢或可呼:古代掷骰子,五子皆黑为卢,为头彩,掷时大声呼喊,称“呼卢”

[4]千金一掷:即一掷千金。

[5]百万十都:极言钱数之多。

[6]樽俎具陈:指准备了丰富的酒水。樽俎[zūn zǔ]:盛酒肉的器皿。

[7]爰[yuán]:读音元,及,至。樗蒱[chū pú]:樗蒲,一种投色子游戏。遂废:癸巳类稿、图谱原赋作“者退”。 [3]

[8]小道:末枝。

[9]骥騄[jì][lù]:音继路,是两种名马。

[10]疑穆王句:据《逸周书 周穆王》记载:周穆王乘八骏往西王母处做客。

[11]间列:夹杂排列。

[12]类杨氏句:《旧唐书 杨贵妃传》玄宗每年十月幸华清宫,国忠姊妹五家扈从,每家为一队,著一色衣。

[13]珊珊佩响:佩环相击。

[14]玉蹬之敲:指上马。

[15]落落:稀疏的样子。

[16]连钱:古有良马称连钱骢。

[17]吴江句:有些版本冷字作“乐”或“落”字。胡字在粤本、历代赋汇、癸巳类稿、图谱原赋作“燕”。用木叶飘零形容行马受挫。

[18]玉门句:知雄关难入则养精蓄锐以待战机。玉门,古关隘名。沙苑,又名沙阜,古养马场。

[19]临波二句:《世说新语 术解》王武子善解马性。尝乘一成,著连钱障泥。前有水,终日不肯渡。

[20]昆阳之战:历史上著名以少胜多战例。王莽地皇四年,刘秀以精兵三千大败王莽主力。昆阳,地名,在今河南叶县北部。

[21]优游:从容不迫。

[22]涿鹿之师:黄帝伐蚩尤的军队。

[23]庾[yǔ]郎之失:《世说新语 雅量》庾翼向来以骑术精湛闻名,却在为岳母表演时掉下马来。

[24]痴叔之奇:《世说新语 赏誉》王湛向来被人视为痴人。一次其侄王济去看他,见他骑术不凡,见解颇精,为之大为称奇。

[25]鸟道:险峻的山道。

[26]蚁封:形同蚂蚁窝高低起伏的土堆。

[27]峻坂[jùn][bǎn]:险峻的山坡。

[28]王良:春秋时晋国著名的骑手。

[29]跼[jú]促盐车:《战国策 楚策四》有千里马拉盐车的故事。

[30]造父:为周穆王驾车的人。

[31]恋豆:贪恋槽中的草料,胸无大志。

[32]著鞭:比喻走在前面,抢占先机。典出自《晋书·刘琨传》:“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耳。”

[33]止蹄黄叶:将对方的马打下去即可获赏帖。黄叶,金钱。

[34]异:癸巳类稿、图谱原赋作“画道”。 五十六采:打马博戏共五十六采。

[35]九十一路:指棋子的九十一条行动路线。

[36]覈[hé]其殿最:竞出优胜。覈同“核”,考校之意。殿最:优胜。

[37]指麾:同指挥。

[38]几微:细微征兆。

[39]末技:末流技艺。

[40]说梅:即望梅止渴。

[41]苏:苏醒。

[42]画饼充饥:《三国志 卢毓传》载曹明帝语: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5]

[43]谢:凋谢。引申为消解。

[44]衔枚:古时行军为隐蔽性令兵士口含小竹棍以免发声。

[45]阱堑:陷阱。

[46]尤悔:悔恨。

[47]正经:正宗经典。

[48]绕床二句:《晋书 刘毅传》刘毅、刘裕诸人聚财,刘毅掷得雉,激动得绕床大叫。

[49]沥酒二句:《南唐近事》刘信为人所猜忌,心不自安。一次醉后说:不负公,当一掷遍赤。

[50]平生二句:《世说新语 识鉴》桓温伐蜀,众以为不成功,只有刘一人说桓一定能成功。

[51]别墅二句:《晋书 谢安传》前秦苻坚率大压境,众将皆有惊惶之色。

[52]元子:桓温字元子。

[53]安石:谢安字安石。

[54]陶长沙句:《晋书 陶侃传》诸参佐或以谈戏废事者,乃命取其酒器薄博之具,投之于江。陶侃,封长沙郡公,故称陶长沙。

[55]袁彦道句:《世说新语 任诞》桓温博戏大输,求救于袁耽,时耽正在居丧。“十万一掷,直上百万数,投马绝叫,傍若无人,探布帽掷对人曰:‘汝竟识袁彦道不?’”[6]

[56]辞曰:本为乐曲之末章,此指结语。

[57]佛狸:《宋书 臧质传》刘宋时童谣“虏马饮江水,佛狸卯年死。”佛狸,北魏太武帝跋焘的小名,此处指金主。卯年,作者此赋作于绍兴四年甲寅,次年即为乙卯年。

[58]骅骝[huá liú]騄駬[lù ěr]:皆周穆王的骏马名。

[59]时危句:杜甫《题壁上韦偃画马歌》“时危安得真致此,与人同生变同死。”正化用此意。

[60]木兰:即花兰,古代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女英雄。

[61]老矣句:曹操《步出夏门行 神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此反用其意。

[62]相将:相随。过淮水:渡过淮河,返归故里。[4]

全文翻译

时光流逝,曾经也在赌桌前高声唤喊“卢”。那时一掷千金,下注百万。在宴度上主宾行揖谦让;主宾喝醉了,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不行,玩玩下棋掷采的游戏也行呀!如今打马游戏开始流行,渐渐取代了樗蒱游戏。这个游戏是末枝中的高端游戏,是女子之间的高雅游戏。下棋就像昔日周穆王乘八骏去西王母处作客,那是一日千里;棋子不同颜色各自列队,就像杨氏姊妹五人的扈从一样各家各着一色衣服。佩环相击发出“珊珊”的声音,就像上马时玉蹬发出的声音;马队像天上的群星那样布列稀松,急切间看到好马更是分散。行马像吴江枫叶飘落,像燕山乱飞的叶子没有头绪,当如退居玉门关内,养精蓄锐以待战机。棋子受阻,满盘凄凉。在困境中采取灵活的战略战术,出奇制胜,有时要像昆阳之战中的汉光武帝刘秀那样,以弱胜强,有时又要像琢鹿之战中的黄帝那样,从容不迫靠团结大家来消灭蚩尤;品格声望再高,也不要像庚翼那样,本来胜算在握,却因一着不慎而致误,倒应像王湛那样起初被侮称为“痴叔”,声名不为人所知,而“其实美”,一且被发现,便会令人感到意外,从而对他肃然起敬。这好比下棋或实战,要在对方不了解自己实力之时,给他个出其不惫。盘上弈棋,与战地布阵一样,有时兵贵神速,“或出人用奇”,以少胜多;有时要从容镇定,以义制敌,总之要善于随机应变。“马”在无路可走时,可以慢慢地退回来,伺机再战;时机有利时,“马”应昂昂如千里之驹,勇往直前,迅速占领敌人的地盘;有时在鸟道上,也要冒险飞过;有时则要善于隐蔽,就像妈蚁用土封上穴口,或不再乘“车”而缓缓步行,以达到麻痹敌人,保存自己的目的。善弈者,与王良、造父那样的善御者一样重要,离开了他们,纵有千军万马,也如同行进在崎岖陡峭的山坡上,寸步难行。何况时局就像白云在天,变幻无常。要紧的是不要一心恋着禄位,要挥鞭策马,努力向前。对于“打马”这一博戏来说,也像实战一样,决定胜负的不仅仅是兵强马壮,更要有好的指挥员,而对于弈者和指挥员来说,最要紧的是赏罚分明,只有分清高下重赏重罚,才能指挥若定,稳操胜券。弈者在小小的棋盘上,能够运用自如,其争强好胜之心亦可得到一定满足。但比起恢复大业来,打马弈棋毕竟是一种小技,它就像“说梅止渴”和“画饼充饥”一样,对于“奔竞之心”和“腾驶之志”,稍有慰藉而已。为了吃掉对方一子,明知难以达到目的,也不改变“图实效”的欲望;为了报答让“子”之恩,明明看准了机会,可以将对方一军,却率先退让了。不知止足,犹不知足。在向敌人进击过程中,本应衔枚不语,迁回接近对方,等叠成十马,才能顺利过关,否则将适得其反;假如自恃勇气有余,一味争先恐后,役有觉悟到可能陷人对方设置的陷阱和壕沟,不知适可而止,将咎由自取。下棋要果决,就像用人不疑一样,不负天,天不负你。必能实现你的愿望。他不会辜负你的信任,就像桓温取剑阁一样;敌人还没杀到你的老巢,就像淮淝之战一样被你攻破了。如今难道没有桓温一样的人,以后也不缺乏像谢安一样的人。不要像陶侃一样未战气衰,正当像袁耽一样有脱帽一掷的志气。

总之:像拓跋焘之流侵略者不久就会败亡,贵贱的人都在逃难,满目皆是良马,时局危难怎么能分辨的出?木兰这样的好女子和勇敢的老英雄其志在千里之外的战场上,但愿能随他们渡过淮水回到家乡。[2]


作品背景

编辑

 播报


《打马赋》写于宋高宗(赵构)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底。据《李清照年表》,这一年她已五十一岁。当时的时代背景是怎祥的呢?

《金石录后序》的墨迹未干,李清照就听到了金和伪齐合兵分道犯临安的消息。从朝廷官员到普通百姓,尤其是江浙一带的人,东南西北乱窜一气,乡下人往城里跑,城里人则想逃往乡间,人们慌作一团,不知躲到哪里是好。此时李清照从临安乘船沿富春江逆流而上,奔往金华(今属浙江)。她写于绍兴四年十一月二十四日的《打马图经序》,生动地记载了避难之时如惊弓之鸟般的慌乱。在途经东汉严光隐居于富春江畔的严滩垂钓处时,李清照感慨系之,相传那首带有自嘲性的《钓台》诗,就是她的手笔。

在金华,李清照住进窗明几净的陈氏家里,甚感适意。是时已值昼短夜长的秋冬季节,同住的还有亲朋家的“儿辈”。在做一种“打马”游戏时,李清照妙语如珠地向儿辈们反复讲述“慧则通,通则无所不达;专则精,精则无所不妙”的道理。她谆谆告诫孩子们,不管做何事,既要靠聪明才智,更要具备专心致志的精神。惟其如此,才能触类旁通,掌握各种精湛的技艺,也才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以臻于妙境。这些道理无疑是极为深刻有益的,但如果只是空洞抽象地灌输,不可能收到预期效果。李清照运用自己富赡的才学,旁征博引,通过庖丁解牛,郢人运斤,师旷之听,离娄之视,尧舜之仁,桀纣之恶,掷豆起蝇,巾角拂棋等故事,既生动地说明“专则精,精则无所不妙”的道理,又很自然地告诫人们,哪怕是做博弈游戏之类的小事,也不应该浅尝辄止、半途而废。她一面讲道理,一面身体力行,寓教于乐。棋局犹课堂,棋盘似战场,在小小的棋子上,做出了望乡、复国、育人的大文章。这种以小见大的教育方式,至今仍然发人深思,值得借鉴。

这种“博弈之事”,或称“深闺雅戏”,简称“打马”,其规则是李清照亲自创制的,她又叫儿辈绘制成图。围绕此事李清照写过三篇文字,除了讲述以上道理的《打马图经》及其《序》二者以外,还有一篇寓有爱国情慷的极其重要的文学作品《打马赋》。



作品欣赏

《打马赎》不见于《宋书·艺文志》,却著入于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中。《直斋书录解题》载有《打马赋》一卷,并云:用二十马,今世打马。大约与樗蒱相类,元陶宗仪则把它刻入《说郛》中,到清代其传本有咸丰年间南海伍崇曜《粤雅堂丛书》本,光绪年间长沙叶德辉《丽廔丛书》本,俱题为《打马图经》。名称与《直斋书录解题》相异,其原因大概《图经》中有赋,而且赋在《图经》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所致。但不管怎样,它们指的应该是同一本书。伍氏刻本与叶氏本相较,用以叶氏本为胜,而叶氏本则来自于明沈津的《欣赏编》,在其流传过程中据传有格一卷不著作者姓氏,又掺入图式一卷而陶宗仪的《说郛》中却役有,显然后人对其做了增改,在次序上《打马图经》一卷,前为序,序后为《打马赋》。

从结构上看,序文不仅是《打马图经》之序也是《打马赋》的序。在内容上,序文不仅介绍了《打马赋》的创作背,而且总结了打马的体例、经验和方法。《打马赋》则对打马游戏的整个过程作了描述。它们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正如龚克昌先生所言:《打马图经序》是打马游戏的经验总结,而《打马赎》则是打马游戏经验的具体实践,两者讲的实际上是同一问题。因此,只有结合《打马图经·序》和命辞,才能全面正确的理解《打马赋》的内容。

打马是一种博戏,由来已久而南宋尤盛,与其他游戏相比,有自己独特的特点:且长行、叶子、博塞、弹棋、世无传者。打褐、大小猪窝、族鬼、胡画、数仓、赌快之类,皆鄙理不经见;藏酒、樗蒱、双蹙融近渐废绝,选仙、加减、抽关头、质鲁任命,无所施人智巧;大小象戏弈棋,又惟可容二人。独采选、打马,特为闺房雅戏。尝恨采选丛繁,劳于检阅,彼能通者少。打马游戏可多人参与,雅而不俗,又能增其智慧,故为李清照所独喜并以打马之戏为赋。作为棋类赋的创作者,她不是第一人,但把打马游戏写入赋中却是第一个,正如她在序中所言:“使千万世后,知命辞打马始自易安居士也”。《打马赋》写打马游戏但却不是作者轻松、自由的游戏之笔。而是寓有深意,这可以从其创作的背景,及题材本身的特性中看出。[7]

作品解析

《打马赋》是一篇精彩的骈文,也是一篇历史上不曾多见的有关游戏博弈的美文。“打马”是一项技巧性极强的游戏,易安居士喜爱打马游戏并进行专门的研究,并为此写了《打马图经》例论,并沉迷于此。易安曰:“予性喜博,凡所谓博者皆耽之昼夜,每忘寝食。但平生随多寡未尝不进者何,精而已。”

此文,是她对历史上那些豪赌的人和事,充满了向往之情。文中所述,皆为古代名人豪赌的典故,包括东晋的谢安陶侃桓温袁耽和南朝宋武帝刘裕等人。如“别墅未输,已破淮淝之贼”,说的是东晋名相谢安在淝水之战的关键时刻,气定神闲地与人下围棋赌别墅。

易安居士是婉约词派的代表,从中可见其博览群书的充沛,丰富的文学涵养,行文流利游刃有余。《晓梦》、《打马图序》、《打马赋》、《打马图经》例论等,都是易安在金华避难期间所作的佳文。

此赋末尾的“辞曰”(有的版本作“乱日”)数句,因犯忌讳之故,曾被删除过。而恰恰这一段总括了全篇的要旨,其中无处不涉爱国之情。比如“辞曰”开头的“佛狸”,那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的小名,他曾南侵攻打刘宋。李清照以拓跋焘于“卯年”(公元451年)被宦官所杀之事,愤怒地诅咒金寇死到临头。“贵贱”以下三句,既有作者篙目时艰之心,更有讽刺当权者之意:如同棋盘上的“骅骝”等神骏,因无善御者而寸步难行,现实中纵然不乏忠荩骁勇之士,却不得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时局才如此艰险。

最后的“老矣谁能志千里,但愿相将过淮水”二句,这是作者的自道:我虽然老了,已没有了像曹操和王敦那样的“壮心”和“千里”之志,但是仍然希望能够渡过淮水,回到故乡去。乍一看,此话并非豪言壮语,而细一琢磨:作者想渡过淮水,就是要回到被金寇占领的故乡,其中的潜台词与宗泽临死时“大呼过河者三”是一样的。李清照遂被称为“韵事奇人,两垂不朽”(《说郭打马图序》语)。[2][8]

名家点评

宋代陈振孙:《打马赋》一卷,易安居士李氏清照撰。用二十马。(《直斋书录解题》卷十四)[9]

明代赵世杰在《古今女史》中《打马赋》批语:“齐驱骥騄”(眉批)日月云霞之彩,喷薄而出。(旁批)以境形容。“吴江枫落”(旁批)以时形容。“或出入用奇”(旁批)叙用意。“崎岖峻坂”(旁批)出打。“说梅止渴”(眉批)幽情深意。(旁批)隐喻无聊排遣。“皆因不知止足”(旁批)颂不忘戒。“故绕床大叫”(眉批)五陵豪士面目,三河年少肝肠,何为么么所得。(旁批)形容豪放一段,尤不可少。(《古今女史》前集卷一)[3]

明代赵世杰、赵如源在《古今女史》上评《打马赋》:文人三昧,虽游戏亦具大神通。(《古今女史》卷一引)[3]

清代李汉章写题李易安《打马图》并跋:予幼读《打马赋》,爱其文,知易安居士不独诗余一道冠绝千古,且信晦翁之言,非过许也。长游齐鲁,获睹其图,益广所未见。然予性暗于博,不解争先之术,第喜基措词典雅,立意名隽,洵闺房之雅制,小道之巨观,寓锦心乡口游戏之中,致足乐也。若夫生际乱离,去国怀土,天涯迟暮,感慨无聊,既随事以行文,亦因文以见志,又足悲矣。[4]

今人陈祖美先生在《李清照诗词文选评》道:《打马赋》是体现李清照爱国衷情的重要作品。“赋”作为一种文体,其特点和表现手法是:通过铺陈文采,来描绘事物,抒写情志。李清照之所以把“打马”这种游戏铺陈得淋漓尽致,目的是为了抒写她的爱国情志。她在赋中大写驾驭千军万马的各种“用兵”之策,又通过引经据典和许多寄意尚武的事例,一方面生动地说明了“博弈之事”有益无害,另一方面还把此道与德义、专诚、谨慎、镇定以及助人、克敌等等优秀品格和奇功殊勋等联系起来。这虽然是一种“纸上谈兵”,但说明作者绝不是单纯为消遣而“打马”,而是借这一“深闺雅戏”,宛转曲折地表达御敌复国之望。[2]

今人马淑君评:李清照除了在词中表现出闺怨闲愁的一面之外,还另有爱国的一面。她在《打马赋》中典中见喻,典中见论,典中见刺,体现了她力主抗金,反对投降的战略思想。她的特定经历,决定了她诗词的内容;同时,她所持的词文分野,“词为艳科”、“诗庄词媚”的观点,决定了她的词反映夫妻感情,诗文则反映爱国情怀的不同倾向。所以李清照是以诗明志,作赋抒怀。[10]


《打马赋》是以打马游戏为对象写的一篇赋,关于打马棋游戏,有人认为是一种普通的棋类游戏,也有人认为纯粹是一种博戏。其实,并没有必要将两者的区别弄得很清楚,一项普通的游戏有时候被染上一些赌博的色彩,古往今来。并不鲜见.至于打马游戏的玩法,由于相关的史籍语焉不详。也未见有打马图传世,今天我们已经很难弄清楚其中的究竟了。钱币专家孙仲汇先生经过对关史料的收集梳理,大致整理出了打马棋的游戏规则,还精心绘制了打马棋盘。据他研究,打马棋游戏大约可由2至5人参与,每人约用20枚马钱。孙先生的研究成果使我们多少能了解一些打马游戏的概况。打马棋应属于智力型的游戏,需要相当的智巧,因此“鄙里不经见”,主要流行于上层社会,是“博弈之上流,闺房之雅戏”。


从打马钱的图案看,可分为有将马钱和无将马钱。有将马钱有不同的版式,有面文为名将名或直称元帅、将军,背纹为人骑马图案的;有面文为某将散骑,背纹为人骑马图的;有面为武将或带武将名,背纹为马图;有面为将马两字及马纹,或面为将一字及马纹,背与面相同的。那些有名有姓的名将所属的年代,上起战国,下讫明代,惟几乎不见两晋南北朝和宋元时期的人物。无将马钱是指马钱上没有将名及人物图案,纯为马名、地域名、纪年名和马的图案。无将马钱也有不同的版式,有面文为马名或某某之马,背纹为该马图的;如历史上周穆王八骏,秦始皇的七名马,汉文帝的九逸,唐太宗的六骏等,简直就是我国古代名马的集锦。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李清照

【内容简介】一代词宗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影响深远的女作家、词学批评家。她坎坷多舛的生活经历令人拍案惊奇。这部传记通过发掘史料赏析作品,全面如实地勾勒出李清照曲...

by:且听风吟0459

李清照传

人道她婉约多情,却不知,她也明烈豪气。少女时词风清新,活泼生动,宛若三月新枝,烂漫无邪;出嫁后,词风旖旎,明朗清新,如碧池青莲,香风细细;迟暮时,词风则哀怨,浓...

by:榴果朝颜

李清照传

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女诗人婉约派宗师

by:六木天

李清照传

李清照的人生是传奇的一生,《李清照传》分为五卷,分别记录了她的少女时期、婚后初期、国破家亡、漂泊再婚、后时光等五个人生阶段。篇目标题大多取自李清照诗...

by:哈飞姐姐读书会

李清照传

出身书香门第,年少吟“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名动汴京。二九年华,遇如意郎君,赌书泼茶,研究金石,尽得闺中雅趣。国亡夫丧,为追献金石收藏,跟随宋高宗步履,流离...

by:Q清清清清

李清照传

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的传奇人生

by:淇匀读书

李清照传

半生烟雨,半世落花。许多日子,沉默不语。她的酒杯里,盛满了孤独。青丝成了白发,烟雨湿了流年。她不哭,亦不笑。所有的颠沛流离,所有的形单影只,都仿佛变得遥远。认出...

by:S_苏乞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