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博弈48-张仪争权(上)

2023-06-14 10:02:4011:48 2万
声音简介

考证1:苏秦、张仪的年代问题

自古以来,关于苏秦与张仪的年代问题,学者们争论不休。


先秦文献中,《孟子》、《荀子》、《韩非子》等都有关于苏秦或张仪的记载,但都不能判断这两人的先后顺序。


《战国策》虽然有大量二人的事迹,但一来时间跨度太大,二来有明显夸张不实的事迹,存在将其他人的言行附会在他们身上的可能。


刘向在编辑《战国策》时,在《战国策书录》提到,“苏秦初欲横,秦弗用,故东合纵,及苏秦死后,张仪连横,诸侯听之,西向事秦。”所以刘向认为,苏秦在张仪之前。我不太认可刘向的观点。


汉代文献中,陆贾《新语》、贾谊《过秦论》、刘安《淮南子》、扬雄《法言》、桓宽《盐铁论》虽然提到苏秦和张仪,但没提到两人的具体时间线。


《史记》分别有《苏秦列传》、《张仪列传》。《张仪列传》言:“苏秦已说赵王而得相约从亲,然恐秦之攻诸侯,败约后负,念莫可使用于秦者,乃使人微感张仪。”以及“夫张仪之行事甚于苏秦,然世恶苏秦者,以其先死,而仪振暴其短以扶其说,成其衡道。”司马迁认为,苏秦在前,张仪在后。


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在记载苏秦、张仪的事迹时,大体是依据《史记》,有所取舍,因此《资治通鉴》基本与《史记》一脉相承。袁枢的《通鉴纪事本末》、朱熹的《资治通鉴纲目》则借鉴了《资质通鉴》。


自20世纪40年代,始有部分学者怀疑《史记》关于苏秦、张仪的先后关系,并进一步提出苏秦晚于张仪的论断。


唐兰先生于1941年在《文史杂志》第1卷12期发表的《苏秦考》,以及杨宽先生于1955年出版之《战国史》中,分别提出苏秦应在张仪之后的看法。徐中舒于1964年《论 < 战国策 > 的编写及有关苏秦诸问题》中,明确提出“苏秦年辈晚于张仪”,论据是“《孟子》和《(竹书)纪年》不载苏秦事迹,就是苏秦在《孟子》和《纪年》成书的时代,还是一个默默无闻的人。”


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纵横家帛书(即《战国纵横家书》)出土后,唐兰、杨宽、马雍等分别撰文,以所发现的帛书为依据,更进一步指出苏秦行年应在张仪之后。唐兰认为,司马迁是把“公元前三世纪初的苏秦的事迹, 推到前四世纪末;把张仪、苏秦的时序改为苏秦、张仪……他的《苏秦传》就等于后世的传奇小说了”


马雍则说:“《史记》中有关苏秦的记载错误百出,其材料来源多出伪造,可凭信者十无一二……《战国策》中关于苏秦的记录较《史记》为多,但亦真伪参半,又往往将苏秦和苏代兄弟二人弄得混淆不清。”


杨宽又于2001年所著 《战国史料编年辑证》中论证苏秦最早游说对象为秦昭王,“《史》、《策》误作惠王,以致所说形势不合于惠王初立时。”


我们伯乐灯认为,张仪早于苏秦,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根据史学家研究,马王堆汉墓二号墓的主人,应该是第一代轪侯利仓本人。一号墓发现年约50岁左右的女性尸体,墓内又出“妾辛追”名章,墓主应是利仓的妻子。三号墓墓主遗骸属30多岁的男性,可能是利仓儿子的墓葬。三号墓出土的一件木牍,有“十二年十二月乙巳朔戊辰”等字样,标志着该墓的下葬年代为汉文帝十二年(前168年)。一号墓分别打破二号墓和三号墓,则其年代应再晚些。三座墓葬的时间相距约20多年。

因此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远早于《史记》、《战国策》的成书年代。

第二,从战国群雄之间的实力对比,以及史料中其他记载之间相互印证,《史记·苏秦列传》记载的时间线不可能。

按照《史记》记载,燕后文公二十七年(公元前335年),苏秦为实施对抗秦国的合纵之策,来到燕国准备劝说燕后文公,但一直没有受到燕后文公的接见。燕后文公二十八年(公元前334年),苏秦在燕国等待一年多才见到燕后文公。苏秦游说成功后,燕后文公资助苏秦,让他去六国合纵,苏秦的合纵之策得到赵肃侯采纳后,他接着相继说服韩宣惠王、魏襄王、齐宣王和楚威王,于是燕、赵、韩、魏、齐、楚六国联合起来,共同对抗秦国。苏秦担任纵约长 ,并佩带六国相印。

首先,韩宣惠王在公元前332年即位,魏襄王在公元前318年即位,齐宣王在公元前320年即位,苏秦游说时,这三位国君都没有即位,可见《史记》记载有误。

其次,公元前334年,徐州相王以后,楚、赵两国攻齐,不久后齐、魏伐赵,从连绵不绝的战事来看,此时山东六国没有合纵的基础。

最后,公元前334年,秦国没有取得函谷关,《苏秦列传》提到他们仅仅与三晋纷争不断,秦国尚未与齐国、楚国、燕国交恶,除了三晋以外,山东六国没有合纵的动机。

因此我们伯乐灯,以战国群雄之间的博弈为基础,通过关键的历史事件、战争、外交等历史逻辑,反向梳理,过滤掉明显错误的史料。

无论是徐州相王,还是后面徐州之战、雕阴之战、陉山之战、以及五国合纵伐秦,这些都是影响战国走势的重大历史事件,然而,《史记·苏秦列传》的记载,无法与这些事件相印证,并不可信。

基于以上的考证,《战国博弈》节目很少采纳《张仪列传》和《苏秦列传》的记载。

考证2:《史记》、《资治通鉴》、《战国策》并没有记载雕阴之战后,公孙衍主张秦魏和谈。有人说魏国重金贿赂公孙衍,我没有查到具体的史料出处。但犀首公孙衍作为能与张仪对抗数十年的人,如果他身上没有黑料,以公孙衍大良造的官位,张仪很难出头。

此外,秦魏雕阴之战结束后,无论是先秦史料,还是《史记》、《资治通鉴》这类传世史书中,都没有提及公孙衍在秦国的经历,甚至没有公孙衍何时离开秦国的记载,这说明他的确受到秦惠文王的冷落。而后来公孙衍离开秦国,他非常仇视秦国。世界上不存在无缘无故的恨,所以一定有不为人知的原因存在。

因此,不排除公孙衍因为接受魏国贿赂,随后东窗事发被排挤的可能。

考证3:中华书局出版的《战国策》,将西河之外注解为黄河以西,洛水以东,华阴以北,延安以南的地区。上郡地区具体位置不明,大致在今陕北地区附近,应该从属于西河之地。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1339172yigs

伯乐登团队真是太棒了,非常喜欢听。

XP238

很喜欢的历史人物

听友196276974

没有听见苏秦故事

猛将张文远 回复 @听友196276974

张仪与苏秦不是一起出现在历史上的。

小小阅读屋 回复 @听友196276974

按照上世纪七十年代出土的战国纵横家书来讲,张仪和苏秦中间差不多隔着两代人

猜你喜欢
战国 七雄博弈

向您讲述战国时期七个诸侯国起伏跌宕的命运,再现时代背景下吴起、商鞅、孟子、张仪等旷世之才的耀眼人生,带你领略一段惊心动魄的华夏历史。

by:小书虫文化

纵横家——张仪

张仪(?-前309年),姬姓,张氏,名仪,魏国安邑(今山西万荣县王显乡张仪村)人。魏国贵族后裔,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

by:每一日都在喜雅

战国七雄博弈简史

节目内容:从三家分晋到秦始皇统一六国,大概230年的历史主播介绍:草根,珠宝鉴定师适合人群:初中以上人群你将收获:这是中国历史上最纷争也是最具智慧碰撞的岁月,阳...

by:李云龙的杂货铺

苏秦张仪合纵连横显奇才

节目主题:讲述苏秦张仪是如何合纵连横显奇才的书籍信息:本片段节选自鬼谷子主播寄语:新人诵读,希望各位听友,多多包涵!

by:喜诏曰

战国说客双雄:苏秦与张仪|解密纵横家鬼谷子的口才力量权谋智慧

在战国时代诸多游士之中,能靠摇唇鼓舌而取卿相尊荣,干青云而直上,终至以区区一书生,玩转一个时代,叱咤而风云变色,鼓舌而城池易主者,大概在中国人的印象中,则非苏秦...

by:起个名字叫康康

战国争雄二百年

在纵横捭阖、群雄逐鹿的战国时期,战争、智谋与人性交织在一起,上演了一幕幕精彩纷呈、扣人心弦的大戏。一鸣惊人、讳疾忌医、南辕北辙、画蛇添足、惊弓之鸟、学富五车、围...

by:张嵩讲故事

战国七雄争霸

儒家文化始于春秋战国时代,了解那个特殊时代的政治、文化、人文、历史等背景,对于学习儒家文化来说,具有必要性和借鉴性。我们用通俗易懂、妙趣横生的方式为您演绎那个群...

by:听友71888815

大争之世之霸权博弈

以宏大的格局、独特的视角、严谨的逻辑、清晰揭示世界幕后体系。

by:学始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