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参同契 第15讲第1节 穴道与针灸

2022-02-05 13:43:3504:30 1003
声音简介

《我说参同契》第十五讲第一节 穴道与针灸

上次讲到十二辟卦的“周天”这个法则,一般所谓的道家讲的两个名称:一个大周天,一个小周天。元朝、明朝以后,道家的修炼方法演变成强调小周天是人体的“任督” 二脉,就是背部的督脉,和人体前面的任脉。中国的医学提出来人体有所谓奇经八脉。

提到中国医学,前面讲过,在古代整套的治疗,就是: “一砭、二针、三灸、四汤药”。因为熬汤药麻烦,也有把汤药变成膏、丹、丸、散的形状,那是后来的进步。像伤科的膏药是熬出来变成膏的,丹是一块一块、一片一片的,丸子是搓成球状,散是粉状的。以前中药店请一个师傅,第一就要考他这个膏、丹、丸、散是不是都会,这个技术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医药的手工制药业。

所谓针灸是要下针入穴道的,这个人体的穴道是中国老祖宗独特的发现,很早就晓得有三百六十几个穴道,配合道家和《易经》的思想,太阳在天体的行度一天一度,这个躔度[chán dù]一年有三百六十五度多一点。事实上,我们现在发现穴道有四百多个,甚至不断还有新的发现。除了在哲学上配合太阳系的行度以外,我们古代也有实际的人体解剖。我在讲中医学的时候常常说个笑话,西方医学的发展虽然比较迟,可确实比我们的准确多了。但是他们的解剖学是拿死人来解剖的,所以他们的生理学我说不能叫生理学,而是死理学。


中国古代用解剖来发现穴道是很残忍的,是拿活人解剖的,就是把死刑犯做解剖。历史记载殷朝的纣王非常残暴,因为他也好奇,就让医生解剖犯人来找穴道。王莽时候也做过同样的事,把判死刑的囚犯拿来当场解剖,太医院的医生都站在那里对证,看有没有这个穴道,是不是这个穴道,位置是否准确。到了元朝,成吉思汗的宰相耶律楚材制作了准确的铜人图,把医学没有求证完备的这些穴道都补起来。元朝这个宰相实际上是金国人,这个人是满蒙种族里一个了不起的人物,天文、地理、政治、军事无所不知,同时也学禅宗也学道家,样样都懂得,医学尤其好。他很多的医疗经验是在战场上就地诊治受伤战士摸索出来的。

这个针灸的穴道,要配合十二经脉。在座的年轻同学现在一窝蜂学习针灸,真正要懂十二经脉的哲学原理就要了解《易经》的十二辟卦。前面我提到过“子午流注”,这个是气血流动的道理,武术里的点穴就要配合“子午流注”。依我的一点点经验,如果把点穴同针灸原理配合起来,治病可以不需要针灸,一个指头炼好就可以治病。可惜这一门功夫现在几乎失传了,这些学问很多流散到民间,甚至到海外去了。我们中国的医学留传到韩国与日本,这一派汉医普通称为“东医”。有一部《东医宝鉴》,是韩国、日本关于汉医的书,很值得一看。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我说参同契》

根据南怀瑾文教基金会网站资料整理。

by:东西精华协会

《我说参同契》

《我说参同契》是南怀瑾老师著作,此编辑系列是读诵,并非南老师原声。《参同契》又名《周易参同契》,为东汉魏伯阳著。其学说汇融周易、黄老、丹火之功于一体,用《易》的...

by:源66

南怀瑾|我说参同契

《参同契》又名《周易参同契》,为东汉魏伯阳著。其学说汇融周易、黄老、丹火之功于一体,用《易》的阴阳变化之理,阐述炼丹、内养之道,证明人与天地、宇宙有同体、同功而...

by:南怀瑾大学堂

我说参同契-南怀瑾

《我说参同契》书,是南怀瑾先生继《论语别裁》后用力最深、最有分量的作品之一,共八十余万言,分上、中、下三册。内容涉及广泛,旁征博引,举证极多,更有南师本人所经历...

by:人好哥

我说参同契 南怀瑾

<<参同契>>这本书在中国整体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分量,古人更直指<<参同契>>是千古丹经之鼻祖。这本书的作者是东汉时期的魏伯阳真人,约出生于公元100年,距今...

by:浩润

南怀瑾 我说参同契

《我说参同契》是南怀瑾先生继《论语别裁》后用力最深、最有分量的作品之一,共八十余万言,分上、中、下三册。内容涉及广泛,旁征博引,举证极多,更有南怀瑾大师本人所经...

by:寻道有声

我说参同契——南怀瑾

向南先生致敬《我说参同契》是南怀瑾先生继《论语别裁》后用力最深、最有分量的作品之一,共八十余万言,分上、中、下三册。内容涉及广泛,旁征博引,举证极多,更有南怀...

by:城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