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 老舍《北京的春节》

2022-10-15 12:53:1303:38 44
所属专辑:声音打卡练习
声音简介
照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zhōu)。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jiàn)掺(chān)和成的。
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nián),小孩子们最喜欢。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店铺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xiāo),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
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fàn)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
---------选自老舍《北京的春节》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老舍北京的春节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神预言为什么现在的年味越来越淡了

by:王译读经典

老舍与北京

故乡是一个人血脉的根,童年是一个人成长的源,人无根不生,无源不长。故乡的一山一水涵养了一个人的性情,童年的喜乐悲欢左右着一个人的成长。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

by:朝华出版社

北京-老舍茶馆景区

音频来源于链景旅行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前门西大街正阳市场3号楼老舍茶馆票价描述票价详情请写分为180,280,380,480,580五档,票价含可续杯的茶...

by:恋景旅行APP

老舍

舒庆春(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字舍予,笔名老舍,满族正红旗人,本名舒庆春,生于北京,中国现代小说家、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

by:紫梦星妮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

《老舍自传》读之能大致了解老舍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有趣的真实故事。人与时代的交插变迁能在此书中得以明显展露。老舍(1899—1966),本名舒庆春,上学后自改为舒舍...

by:二狗在珠海

老舍著《老舍自传》演播凡一

老舍,巴金称他为中国知识分子最好的典型;曹禺说他是中国当代的‘人杰’;政府授过他人民艺术家称号;朱光潜认为他的小说屈指可数……。是的,《骆驼祥子》畅销美国,《茶...

by:吐鲁番大叔

老舍《离婚》演播:北京咸菜丝儿

《离婚》,是一个老舍式的绝大幽默。他将目光投向北平几个小科员的家庭:三四对男女,正派的或不那么正派的,有文化的或没什么文化的,都在走马灯似的闹离婚。尽管开始的时...

by:北京咸菜丝儿

老舍《文博士》演播:北京咸菜丝儿

《文博士》的作者是老舍,由文汇出版社出版。讲的是留美博士文博士,是一个不学无术却精于权术的文痞政客,他打着留美博士的洋招牌,招摇撞骗,巴结权贵,钻营到名利双收的...

by:北京咸菜丝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