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观宇宙,俯察万物

2022-02-07 16:01:2405:28 3
所属专辑:婷宝的朗读专辑
声音简介

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类得以借助电视、网络等手段以认识自然。但若把科技当做感知自然的真正途径,在我看来,不免可悲。

是的,科技只是工具,只有亲身走进大自然中,仰观宇宙,俯察万物,才能够真正感知自然的美与力量。

何谓“感知”?“感”即感受,“知”为相知。明白了这一点,便可知为何科技手段无法让我们真正地亲近自然,感知自然。

电视可让我们知晓全球天气,网络可让我们将生物知识尽收眼底,科技的确为我们提供了了解自然万物的一种极便利的途径。然而,这顶多可算作对与自然相关的科学知识的学习与认知。科技归根到底只是一种工具,它始终无法让人感受自然之美。正如孩子们从来不会为屏幕上的红花绿叶而欢呼雀跃,画家们从来不会面对电视上的湖光山色欣然挥毫;同样,天气预报不会让诗人诗兴大发,生物纲目种属也无法让作家文思泉涌。作家迟子建曾说过:“大自然是我的另一颗心脏。”既然如此,我们必须放下鼠标,离开电视,亲身走向大自然,方有望与大自然相感相知,相亲相近,让心灵得到美的洗涤。

以亲身走进自然的方式,其意义还不止于对美的感知,更在于通过与万物的接触,感知自然的智慧和力量,从而对自然长存一颗敬畏之心。

人本为自然的一个部分,然而,工业文明的兴起,斩断了人与自然间的纽带。人们得以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这便使人类对自然失却了敬畏之情,却添了一份征服自然的野心。试想,若只从天气预报中认知自然,又何谈对蓝天白云的珍惜;若只以生物知识概括自然,又何来对花草树木的珍视与保护?过分依赖科技,却失却了对自然的亲身感触,使人类忘记了自己在世界上的身份,于是我们肆无忌惮的破坏自然,制造出雾霾封城,河水重金属含量超标这样种种的荒谬事情。科技并没有让人与自然更近,相反,它疏远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让人在自高自大的狂妄之中忘乎所以。因此,唯有让我们重返自然,亲身感受自然,我们才能重拾那份敬畏之心,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静坐莲池旁,与莲花久久对视,莫奈才能创作出传世佳作《莲花》;走进马群中,与奔马朝夕相处,徐悲鸿才能在画中淋漓尽致地展现马的健美与力量。此二者,皆以亲身接触的方式,走进自然,想必这便是他们得以与自然相感相知,并从其中获取心灵的力量的原因。

让我们走进自然,于天朗气清之时,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与大自然真正相感相知,相依相守。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科普 | 宇宙万物|泛知识内容

【专辑亮点】长期更新科普泛知识,了解宇宙万物的神秘面纱站外百万粉丝作者,知名科普自媒体。【更新频率】每天更新1-3条精彩内容。【收听福利】给专辑五星好评,声音点...

by:宇宙天文馆

宇宙万物通过交换而成为一体【完】

宇宙让你得到什么,取决于你给出了什么!

by:喜乐的宁怀

星辰之主:万物皆备于我,吾心即是宇宙

世纪之交,人类懵懂着踏入星空,就此暴露在诸神的视线之下。少年罗南背负着祖父的罪孽,走出实验室,且看他:高举燃烧的笔记,脚踏诸神的尸骨;书写万物的格式,增删宇宙的...

by:吾声涯

极简宇宙史 | 万物的历程与宇宙的演化

宇宙中有许多有趣的知识,也有许多等待我们探索的未解之谜。比如:宇宙到底有没有边界?万有引力是怎么回事?黑洞为什么能“吃掉”任何东西?我们人类是宇宙中唯一的生命吗...

by:知圣

宇宙万物的本来面目——暗物质和暗元素

【内容简介】对占宇宙百分之九十五的暗物质究竟是否存在,至今在学术界还有争议。作者通过了“吴玉婷周期表”已证实了它们的确切存在,并运用中国文化,结合现代科学,推出...

by:大庆老坏蛋

诗意的原子:8种连结你和宇宙万物的无形元素

本书从人与万物的联系这个角度作为切入点,讲述了8种对人来说最重要的元素:氧、氢、铁、碳、钠、氮、钙、磷。你血中的铁,是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元素,也是造成...

by:听雨轩_2020

万物生,万物腐

内容重点:尘归尘土归土,万物生万物腐,东北农村的真实故事,李宝东和他的四个孩子,李长江,李长河,李长海,李长美的爱情,婚姻,事业,家庭的人生故事。主播介绍:李可...

by:李可淑

宇宙-卡尔萨根的宇宙

宇宙-卡尔萨根因为我本人很喜欢卡尔萨根,我觉得他有着诗人的浪漫,却又是一个严谨的天文学家,宇宙对于我们来说广阔无垠,我们对于宇宙来说不过是一粒星辰。因为很喜欢他...

by:_ce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