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2023-07-03 12:31:1513:17 3755
声音简介

课程标准:

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

一、安史之乱

1、原因:玄宗怠政、朝政日趋腐败;中央与地方力量对比失衡;安禄山势力扩张。

2、概况:755年,安、史发动叛乱,攻城掠地,逼近长安,玄宗西逃、太子即位。

         763年,安史之乱被平定。

3、影响:严重破坏社会经济、国势由盛转衰;中央权力衰微,逐渐形成藩镇割据局面。

二、黄巢起义与唐朝灭亡

1、黄巢起义:宦官专权及藩镇割据是唐代统治集团内部的两大顽症。(这一点与东汉后期比较相似。东汉末年,中央内外戚与宦官交替专权、地方上各州刺史日渐危大不掉)民众生活困苦,被迫起来反抗,于是有了黄巢起义。

2、唐朝灭亡:907年,朱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由此灭亡。(16后,后梁又被后唐取代)

三、五代十国

1、概念:五代是指907年唐朝灭亡后依次定都于中原地区的五个政权,即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公元907年,唐朝灭亡后,朱温在中原地区建立后梁,定都东京开封府(今河南开封),五代十国开始。 960年,后周赵匡胤发动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篡后周建立北宋,五代结束。

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区之外存在过许多割据政权,其中前蜀后蜀南吴南唐吴越南汉南平荆南)、北汉、武平等十余个割据政权被《新五代史》及后世史学家统称十国。

2、特点: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它们的开国之君都是掌握政权的武将,大多通过政变的方式推翻了前一政权,之后建立新政权。(背叛与被背叛的一段黑历史)

3、趋势:虽然政权分立,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中原王朝均有统一的意图,中原一统的意识已经深入人心)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辛亮_0s

老师讲的很好

1865641mxzi

老师下册4课呢

石渠书香 回复 @1865641mxzi

今天会录制上传的

淡淡的云_ew

主播,上册的长按能有笔记,这七年级下册怎没笔记呢?

石渠书香 回复 @淡淡的云_ew

下册笔记会逐渐补上的

淡淡的云_ew

主播讲的每天都在听呢

石渠书香 回复 @淡淡的云_ew

感谢你的关注与支持

猜你喜欢
安史之乱

透析热血安史之乱

by:国画家墨威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大唐由盛及衰的转折点,唐明皇李隆基由年轻时的励精图治,到晚年的纵情享乐,对安禄山的盲目信任,终于葬送了大唐盛世,走向衰败。

by:靜水蘿花

评书_安史之乱

本段评书属于单大师的经典之作,本人特别喜欢单大师,本段评书也是根据原著作品,我自己的声音,然后利用AI技术打造合成,高度模仿原声,仅作学习和交流,不喜勿喷,谢谢...

by:文涛说

李唐之乱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安史之乱后,面对内忧外患,唐帝国江河日下,李唐的统治者作出了哪些决策。国家从扬弃、自信、包容和开放,走向固化、自...

by:toread_jxj

《安史之乱》易中天

我自娱自乐之读你闲来无事可听

by:五花儿说

唐朝那些事:开元盛世到安史之乱

唐朝自从李渊定都长安开始,经过李世民、武则天的励精图治,唐朝呈现出昂扬向上的积极向上的气象。尽管宫廷内部争斗不停,但是唐朝却不停地平定边境,恢复民生。直到唐玄宗...

by:伟叔故事汇

易中天中华史:安史之乱

年轻的皇帝唐玄宗李隆基掌握了权力,励精图治,起用姚崇和宋璟为相、宇文融理财、张说辅政,大唐帝国在建国将近百年之后,迎来了它的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如些盛世...

by:勇者天剑客

《安史之乱》情节细腻

盛唐作为一个曾经极盛无比的朝代,留下了数不尽的英雄传说和壮丽诗篇,而安史之乱是公认的大唐由盛转衰的巨大转折点,可以说,但凡是中国人对于安史之乱都或多或少的有所耳...

by:大同知客

第34期《安史之乱》解读

书籍信息:《安史之乱》北溟玉内容重点:安史之乱一直被称为中国古代历史的转折点,但是很少有书或者人将安史之乱的前前后后的国家、社会变化,以及对文化历史走向进行一个...

by:有时读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