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炎黄万世起,万古曾从华胥来

2023-06-23 20:20:3809:50 1.4万
声音简介

孕育炎黄万世起万古曾从华胥来    

你可能想不到,我身后的这个土堆啊,竟然承载着中华文化的源头;

伏羲、女娲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但你知道伏羲、女娲的母亲是谁吗?

我们总把夫妻结婚叫“天作之合”,那你知道“天作之合”的由来吗?

今天啊,我就带着大家一同探寻上古传说中的故事,一同寻找咱们老祖先的根脉渊源。


这里是陕西省蓝田县\华胥镇的孟岩村,我身后的这个高约8米,周长约200米的黄土台,传说就是咱们中华民族的始祖母---华胥氏的华胥陵;

可能很多朋友没有来过陕西的蓝田县;

但你一定听过一首诗,就是李商隐的《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Du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那么这个诗里面提到的“蓝田日暖玉生烟”,说的就是蓝田县,因为盛产美玉,古代就有“蓝田玉”这么一个说法。

所以说啊,蓝田自古就是一个Feng水Bao地。


蓝田啊,可以说是咱们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之一,从距今212万年前的上陈遗址,到115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到65万年前的陈家窝猿人、40万年前的涝lào池河人、20-30万年前的桐tóng花沟人、3万年前的冯家村人,1万年前的古华胥国,再到6000多年前的半坡遗址,5000多年前的临潼姜寨遗址,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传承发展的脉络在这里是完整而清晰的。

而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大约1万年前的华胥氏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华胥氏在我国历史上是上古时期的重要代表,也是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重要人物。

根据考证呢,华胥氏应该是中国上古时期母系氏族部落一位杰出的女首领;

她是炎帝、黄帝和蚩尤的远祖,是伏羲和女娲的母亲,因此呢,她也是华夏民族的始祖母,被称为“人祖”。

而且传说啊,在上古时代,华胥氏所创立的华胥古国就已经孕育了国家的萌芽

可以说,华胥文化是早于西方两河文化的史前文化。


在《列子·黄帝》篇中有一则黄帝梦游华胥国的故事;

说有一天,黄帝正在睡觉,梦见自己来到了华胥国。

在梦里他发现,在华胥国,没有君主,没有长官,人们都自行其事。

这其实就是母系氏族原始共Chan社会的一种社会形态;

黄帝就发现这里的Ren民没有什么特别的嗜好和愿望,一切都顺其自然。对生与死都没有什么概念,也没有自私自利的观念,没有喜怒哀乐、爱恨厌憎之心,Ren民和睦相处,谁也不怕谁,谁也不欺负谁。

黄帝醒来后,觉得这正是“道”的精神所致,感觉非常高兴与满足,觉得自己懂得了养身治国的道理。

此后呢,黄帝就借鉴了华胥国的治国方针,于是将天下治理得是井井有条啊。

这当然只是个故事,但由此不难看出,大约1万年前的华胥氏所创立的华胥国,已经孕育着国家的萌芽了。


关于华胥的溯源,还不只是个传说,历代的文献典籍都有相关的记载,比如:

《山海经•海内东经》中就记载:“华胥履大人迹,于雷泽而生伏羲”。

就是说,华胥氏在雷泽这个地方踩到了一个大脚印,意有所动,于是怀孕,生下了伏羲、女娲。

《春秋世谱》中也说:“华胥氏生男名伏羲,生女名女娲”。

所以说,伏羲、女娲的母亲就是华胥氏;因此呢,华胥陵也被叫做“羲母陵”;

1万年前,华胥氏带领族群不断迁徙,足迹遍布黄河流域,在今天的山东、山西、河南、河北、陕西、甘肃、青海、四川等地都留下了相关文化遗存,但华胥陵全国只有一处,这就是蓝田的华胥陵。

所以《太平寰宇记》中记载,说:“蓝田为三皇旧居,境内有华胥陵”。

这里面说的就是我身后的华胥陵。


在华胥陵的周围分布着许多与华胥氏有关的人文遗址、遗迹。

这一带有华胥沟、三皇庙、毓仙桥、阿氏村(娲氏村)、女娲堡、补天台、人宗庙、磨合山、华胥窑、画卦台等。当地政Fu至今还保存着一块宋代记载“三皇”功绩的碑石,碑文正中刻有“古华胥国”字样,左右两边分别刻有“伏羲肇娠,黄帝梦游”八个字。

这些十分珍贵的人文遗址与实物\也都进一步印证了《陕西通志》“羲母陵在(蓝田)县北三十五里”的记录。

在华胥镇的宋家村有一处古窑址,被称为华胥窑,据说是华胥氏和她的子女伏羲女娲生活的地方,那这里也是传说中古华胥国的核心所在地。

在华胥窑的前面树立着一块石碑,上面镌刻“古华胥”三个大字,左右两侧分别刻有“黄帝梦游”、“伏羲肇娠”八个字。目前,我们看到的这块石碑是复刻品,原碑收藏在地方政Fu,原碑据说是宋代的石碑,已经残缺了,但“古华胥”三个字还清晰可辨。


在位于华胥陵北面的骊山南麓,人祖庙的周围,这里还有个美丽的传说。

传说华胥氏死了以后,洪水毁灭了人类,世上只剩下了伏羲和女娲兄妹二人。

想想这世上不能从此没有了人类啊,两人决定结婚繁衍人类,但由于是兄妹关系,所以呢,决定看看天意。

于是他们来到骊山顶上,看到两扇石磨,就决定一人一扇从坡上往下滚,若石磨能合到一起,就说明他们的结合符合天意。

于是两人就将磨扇滚落到山下,结果两扇石磨滚到沟底恰好就合在了一起,由此二人就结为了夫妻。

这就是“天作之合”的来历。

而这被后人称为“婆父圣磑wèi”的石磨,如今还躺在沟底,这个沟也被叫做了磨合沟,现在当地村民也把它叫做磨子沟。


今天我们探寻华夏文化的源头,很有可能就源自于华胥氏和她的子女伏羲、女娲及他们的后裔共同创造的华胥文化;

也就是说,华胥文化就是华夏文化的源头,这并不是牵强附会;

因为在上古时代,“华”和“夏”两个字的发音是相同的;

华、夏是同义反复,华就是夏。《华夏考源》一文从文字训诂得出结论:“胥、雅、疋、夏等古字相通,因此,华夏就是华胥。

所以,中华文化的源头,也就是华胥文化了;

华胥文化的主要内容有“制嫁娶之礼”。

据说就是用两张鹿皮作为结婚的聘礼,这是由血缘家庭转变为族外婚的一个反映。

另外,华胥文化还创造了“造网罟教渔猎”,发明了鱼网捕猎,成为畜牧文化的源头。今天西安半坡出土的六千年前的彩陶盆上有人面鱼纹,说明在6000年前,先民们就已经开始了渔猎生活。

还有,“作书契以代绳结”,于是就有了简单的文字。

而且,“女娲作笙簧”,也就是说在这个时期,人类发明了Zui早的乐器芦笙,先民用来沟通神灵,从此也成为了中华音乐的起源。

《拾遗记》中记载,说:“伏羲坐于方坛之上,听八方之气,乃画八卦”。那么,作为华胥文化的八卦部分,被后世逐步发展为《易经》。《易经》作为六经之Shou,历经千年,流传至今,更是引起了全球的研究和探讨,形成了一脉相承的中华民族文化。我身后的“画卦台”就讲述了伏羲画卦的事迹;


华夏民族的始祖母---华胥陵距今已经有大约1万年的历史了。

据附近的村民说,农业合作化时期,华胥陵的祭坛被拆毁了。

祭祀用的一口大钟呢,也在大炼钢铁的年代被砸碎炼钢了。

在华胥陵的东边,原来还有一座三皇庙,后来也不见踪影了。

万幸的是,在2008年,华胥陵被省政Fu确定为第五批省级重Dian文物保护单位。

华胥传说也于2016年和2017年分别列入西安市和陕西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从而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知。

目前,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举办的公祭华胥氏大典就在蓝田的华胥陵举办。

可以说,华胥陵是中华大地上一座古老而神秘的陵冢,是中国历史在上古时期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令全球华人向往祭奠的圣Di。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让我们记住:孕育炎黄万世起,万古曾从华胥来。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尧尧聆

神话都成历史了?扯犊子呢?

乌龙气泡喝茶

小璐哥太棒了,有字幕,真的太用心了

听友379790795

好听声音太好了

猜你喜欢
万世法门

法门寺始建于汉魏,舍利珍藏于四门方塔中。明时,方塔被毁,在原塔基础上建起了十三层八角砖塔,称为“真身宝塔”。所谓真身,也就是藏有佛指舍利的意思。经过千余年的风风...

by:我是车来车往

万世至尊

【男频幻想系列】推书:龙族|废材衰仔的热血屠龙之路|江南著,经典青春幻想巨制【修仙系列】女配在修仙文里搞内卷|爆笑穿书|团宠|可爱女鹅养成系|沈念如领衔【妖...

by:沈念如

万世逍遥游

万世逍遥游作者:应念凡尘诸天万界+无敌+无女主他是行走诸天的旅者,他是游历万千的凡客。他是不曾遗忘的过去,他是未能怀想的将来。诸天是他的足迹,万界是他...

by:陈紫鸢

鲜万世质量频道

这里主要转载汽车行业质量管理大咖鲜万世老师的微课音频,喜欢的朋友可以在网上找鲜老师的视频,自学,鲜老师讲的内容通俗易懂,实例超多,很接地气,学以致用。

by:质量老张

《论语》——万世之书

《论语》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它记录了孔子极其部分弟子的言行。在古代就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它还被称为中国人的《圣经》,可见《论语》在我国历史上的重要地...

by:丰合346

万世师表——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

by:每一日都在喜雅

孔子 · 万世师表

孔子及其思想经历千年光阴,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他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信仰的核心,所以他是圣人,但同时,他又是凡人,也有喜怒哀乐、七情六欲。从今天起,我们就带着恭...

by:山东博物馆

免费|万世战尊|玄幻奇幻

稳定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AI主播良心又迷人,订阅追更不迷路!【内容简介】万世战尊重回少年时代,脚踩天才傲世天下。当年的我是这片天地的主宰,如今重新...

by:塔读de电子书

万世法门—法门寺地宫佛骨现世记

日更一集【内容简介】让我们沿着时间的长河,回溯二千五百年前……天生圣人的悉达多王子苦苦追寻众生的大解脱,创立佛学,成为信徒无数的佛祖,佛祖涅槃后圣骨舍利如何到达...

by:脑壳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