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说参同契 第17讲第4节-筑基成功了

2022-02-22 14:14:1606:05 927
声音简介

《我说参同契》第十七讲第四节 筑基成功了


所谓小周天是月亮之出没,就是我们修到身体气脉一部分一部分转通了。转通了以后,到达什么程度呢?像十五的月亮一样明,而且昼夜长明。工夫到这里,当然所谓奇经八脉通了,不再有身体的感受,身体不是障碍了。譬如我们坐在这里身体有感受,吃饱了知道饱,饿了知道饿,腰靠着东西觉得有个腰。到那一步以后,自己身体好像空灵了,没有感觉,自己觉得这个身体像一片树叶在虚空中飘一样,昼夜长明,永远是十五的月亮。不像我们打坐,有时候昏沉了,坐到不昏沉时,精神刚刚来了,对不起,两腿发麻,只好下座了。自己安慰自己说,也打过坐了,做过工夫了。

奇经八脉通了就不一样,什么腿麻不麻,不会麻的,一身都是快乐舒服,在乐感中,每个指头、每个细胞,全身到头顶都在快感中,是昼夜长明,永远身心清明的状态。这时头脑越来越清楚,不再睡觉,因为不需要睡觉了;也用不着戒律了,也无所谓禁欲了,因为没有欲了。为什么?他本身的快乐取代了欲界的男女之乐,看到男女之乐很低级,不值一顾了。这是《楞严经》上说“于横陈时,味同嚼蜡”的境界,所谓“乐变化天”。佛经其实把工夫都讲完了,可惜一般人看不懂。

乐变化天”,到这个时候无所谓戒了,因为他本身“内触妙乐”,他的意念就可以发动身心内外绝妙的快乐,人世间的欲自然就没有了。也就是道家术语所谓:“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也是俗话说的“昼夜长明,六根大定”。这时头脑之清醒,智慧之开发,不必用心一切都自然来了,不管打坐还是睡觉都一样;而且夜睡无梦,好像睡其实没有睡着,自己觉得是休息一下,始终没有睡着,可是这个肉体已经得到了休息。

这样是小周天的初步,假定气住脉停叫筑基一一我是假定的,我不是神仙。接着下一步你会吓住了,进入一个大定,什么都不知道了,好像大昏沉。定多久也不知道,时间空间都忘了。这样就像是月亮东升到圆满,乃至到廿八,一点光都没有。为什么如此呢?这是自然的法则。因此大家学佛修道打坐有许多问题,其实都不是问题。许多年轻同学常讲,老师,我这几天睡不着。睡不着就睡不着! 一天当两天用,还划不来吗!我们一辈子假使活六十年,三十年都在床上。如果三十年不睡觉,等于活了一百二十年,睡不着更好。

又有些人说,老师,我这两天光爱睡。光爱睡就让它睡!我觉得睡是人生最享受的事,我也最爱睡,可惜我没有时间睡,很可怜。我常常觉得“一被蒙头万事丢”,把被子拿来一盖的时候,不空而空,不放下而放下,这是我诗里的句子。所以我常常告诉同学们,碰到最困难痛苦的时候,睡觉去,睡醒了再说,有时候事情是会转过来的。阴极又阳生,这就是昼夜的现象,也就是一个月的现象,所以月亮的行度谓之小周天。

大周天不同了,伍柳派的道家把这个前后转叫做小周天,几十年来我也常常考验人,大周天在哪里?有些答道,大周天左右转。如果就在肉体里头打转,转了半天,还是在肉体内,还是没有修炼好。妄想了几十年想成仙,结果就像是胡大川的幻想诗最后一句:“一念忽回腔子里,依然瘦骨倚绳床。”这一念回头并不是岸,依然还是一把瘦骨头靠在床上,什么道都没有修成。因为我是个瘦骨,所以我常常想到这个诗。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猜你喜欢
《我说参同契》

根据南怀瑾文教基金会网站资料整理。

by:东西精华协会

《我说参同契》

《我说参同契》是南怀瑾老师著作,此编辑系列是读诵,并非南老师原声。《参同契》又名《周易参同契》,为东汉魏伯阳著。其学说汇融周易、黄老、丹火之功于一体,用《易》的...

by:源66

南怀瑾|我说参同契

《参同契》又名《周易参同契》,为东汉魏伯阳著。其学说汇融周易、黄老、丹火之功于一体,用《易》的阴阳变化之理,阐述炼丹、内养之道,证明人与天地、宇宙有同体、同功而...

by:南怀瑾大学堂

我说参同契-南怀瑾

《我说参同契》书,是南怀瑾先生继《论语别裁》后用力最深、最有分量的作品之一,共八十余万言,分上、中、下三册。内容涉及广泛,旁征博引,举证极多,更有南师本人所经历...

by:人好哥

我说参同契 南怀瑾

<<参同契>>这本书在中国整体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分量,古人更直指<<参同契>>是千古丹经之鼻祖。这本书的作者是东汉时期的魏伯阳真人,约出生于公元100年,距今...

by:浩润

南怀瑾 我说参同契

《我说参同契》是南怀瑾先生继《论语别裁》后用力最深、最有分量的作品之一,共八十余万言,分上、中、下三册。内容涉及广泛,旁征博引,举证极多,更有南怀瑾大师本人所经...

by:寻道有声

我说参同契——南怀瑾

向南先生致敬《我说参同契》是南怀瑾先生继《论语别裁》后用力最深、最有分量的作品之一,共八十余万言,分上、中、下三册。内容涉及广泛,旁征博引,举证极多,更有南怀...

by:城堡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