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6云何为惭02

2023-06-23 10:31:2314:11 1502
声音简介

“若印顺者即胜解故。”我们这里有个法师叫印顺法师哦,这里讲“印顺”不是讲这个法师啊,是那个法师取这两个字作名字。什么叫“印顺”,“印”者印持,就是印着保持,就是印持,保持这里;“顺”者,顺着自己的这个理论,确定那个信念,印持这个信念,顺着自己的信念去做,这样叫信念、叫信心。那么,这个信心里头它的内涵,就内含有胜解,有特别的见解。每个人对某件事有特别见解,他就有信心。比方我们走夜路爬山,“诶,不要去哦,那个山上夜里有鬼!”“哎呦,我才不怕,我非走给你看不可!”因为他有信心,所以夜里他敢爬,结果夜里碰到鬼碰不到鬼那是另外一件事。他的这个信心坚定了,“即胜解故”,你们怕,我不怕,没有鬼!他有他的见解,有他的胜解,特别的见解。 “若乐顺者即是欲故。”所以有了信心说“我知道这样做”,这个同另外一种心理,所谓欲望这个“欲”,不是这个“欲”,是顺着欲去做,贪求达到这个目的,所以有这个信心。 “离彼二体。无顺相故。由此应知心净是信。” “离彼二体,无顺相故”,离开了这些“胜解、欲”这两个作用以外,那么信就是信,用不着顺着这个信心来产生另外一个作用。所以,他结论下来,什么是真正的净信呢?它不需要有特别的见解,中间也没有其他的欲望,就是信心清净,真到。佛经上常常念到“信心清净”,尤其禅宗三祖,三祖名字叫僧璨,有一个《信心铭》这篇文章:“信心不二,不二信心”,是自心就是佛,信得过就得一心不乱。所谓心净,自心清净,信过了就成道。所谓“信心不二,不二信心”,就是这个东西,道、佛就是心,心净就是道。心净了,道就是佛,所以就是一个东西,这是第一个。我们很吃力地把心所十一种善心,第一条是“信”,解决了。第二个心理是惭愧的惭。惭愧两个字,真惭愧了,我们讲到啊,我们现在说佛经变成口头禅,你怎么样?哎呀,我好惭愧哦,老师啊!哎呀,法师我好惭愧哦!他嘴里讲啊一点都不惭愧,你放心。呵呵,嘴里在讲惭愧,他一点都不惭愧。真正惭愧是什么?不要轻易讲惭愧了!“云何为惭?”惭是惭,愧是愧,什么叫惭?“依自法力。崇重贤善为性。对治无惭。止息恶行为业。”惭愧啊,实际上中文两个字跟忏悔差不多!忏是忏,悔是悔。所以惭,我们先拿中文字来讲啊,这个惭啊,那个心,竖心旁跟一刀斩断了的斩,所以真惭愧脸上发红哦,心里难受,脸上红了,那个是惭。在心里头红脸上还没有看出来那个是愧,心里有鬼,那是愧,是吧?这个惭是吧,心在外面就是一把刀切断了,是忏悔的忏它也就是惭,切断了。忏悔。这个云何为惭呢?惭是什么?“依自法力”。哦,你说我没有法力,我自己没有法力。不是这个解释,这是玄奘法师的文笔,这是它的本身。惭愧,我们说到这个事,哎,糟糕,有时候一个人一想啊,受不了,自己想这些事情,错了,难过。它的自己本身,这个法,就是它的本身这个心理状态它有股力量。它的力量是什么?“崇重贤善为性。”自己想到有更好的,这样更好,我怎么做错了?贤、善,它本身推崇更好的,贤善,这个作用,这个胜解。所以它的功效呢?对治医治那个没得惭愧,所以它的业力,它的做业,没1430有不做业的,就是善业,“止息恶行为业”。真有惭愧心,发起来这个惭愧,第二次不会再犯了,知道错了下一次绝不会再犯错了。这就叫做惭愧。这个惭愧就是孔子讲的颜回,孔子三千个弟子七十二个门人,孔子自认为有一个可以继承他的道业,颜回,可惜是我们朋友里头的第一个早死了。他说颜回不二过,不二过就是说犯了一次错误第二次不犯,知道了错第二次绝不重犯。颜回是不二过,不迁怒。不二过很难,不迁怒也更难。什么叫迁怒呢?心里不高兴,今天正好不高兴,可是你来了,格老子,茶杯摔了,茶杯倒霉,茶杯被迁怒。因为不高兴得罪茶杯。所以等于我们在外面做事,你报告总经理,总经理正碰了钉子,在外面碰了钉子,或者他太太打一个电话来骂他,骂得正在生气,你来报告总经理啊,中秋到了大家要不要加薪啊?去你的!一顿骂,这个骂得很冤枉,他迁怒,他刚刚碰了太太的钉子啊。人会迁怒。尤其是一般人迁怒厉害啊,自己碰到钉子了就恨他,恨你,都是你不好,想了半天这些人都坏蛋,还是我最好。人会迁怒别人,所以真做到不迁怒,不二过,真有惭愧的人,那是道德。所以大家不要随便哎呀,我好惭愧啊!嘴里讲的,心里头红都不红的。那是口头禅。惭是这样。“谓依自法尊贵增上。崇重贤善。羞耻过恶。对治无惭。息诸恶行。”所以它惭愧属于善法的心理道德,心理的行为。就是说它的本身,自法,尊贵增上。尊贵一切善,尊重一切人,而且真正有惭愧的人,这个人才真正够得上有自尊心,因为他看重自己,真看重自己啊就不会做错事。所以崇重贤善,羞耻过恶。自己做了一件错事,一个错误的思想,自己觉得很自卑羞耻。所以惭是对治无惭的心理。“息诸恶行”。真有惭的人,这个人大善人。至善的人,他因为有惭愧,在中国文化,在儒家的道理,是有耻,知耻。所以孔子儒家道理就讲一句话,佛法讲那么多:知耻近乎勇!孔子的《论语》上,一个人知道自己羞耻,错了就是错了,难为情,永远不再犯,不对就是不对,知耻,能够知耻人会勇,这个大勇的。人没有这个勇气承认自己的过错,就是人没有自尊,这就是人的不自尊。自尊的人错了就承认我错了。所以我们看历史,很多英雄豪杰那真是可以做立法委员了,真可以做事业了,想了半天,对不起,我错了。所以有许多好的皇帝就是了不起的,但是历史上没有举过。一讲到哪里有些宰相、大臣,给他一辩,这个你不能做啊,皇上万岁啊,怎么样,怎么样不对。好,我错了,照你的办!所以是好皇帝,他知耻近乎勇,大勇的。所以我们研究这个啊,有许多人普通人错了,心里早知道错了,那个嘴巴还在辩,那真讨厌!那种人永远不能成功!你说他心里晓得没有?晓得!他的头脑聪明得很,嘴巴又会辩,还在找理由。错啊错啊错,今天错了明天还要错,这个还学什么佛!没有用的!就晓得无耻,所以知耻近乎勇,所以这个错了就错了,很简单,没有什么争执的,哎呀错了错了就承认。等一下想想,错是我错了,不过啊我当时怎么样,这一不过啊已经过了,已经犯过了,懂了没有?所以学佛的人不二过,错了就是错了!错了有什么用呢?错了还辩个什么?一辩就犯了另外一种心理的罪业,所以造业,叫做覆盖,盖覆,想把自己的过错掩饰起来,包起来,缺点把它包起来。所以你说学唯识学佛,为什么要把这些心态要讲得那么详细,学佛人被叫做修行,每一个起心动念自己的心理要看得检查得那么清楚。绝不要犯错,这才叫做修行,所以很难喽,最好不要研究佛学,阿弥陀、阿弥陀,陀陀……一头两头,那个面头头,1431乱七八糟陀在一起就叫做学佛了,自己觉得蛮高明的。真研究了佛学啊,自己一看了又是错,没有一样对。惭是这样。 现在,“云何为愧?”什么叫做愧呢?所以我们看中国字,心里有鬼叫做愧,你看心字旁边一个鬼。“依世间力。轻拒暴恶为性。对治无愧。止息恶行为业。”惭愧的心理,它是一种心态。惭是很严重的,“崇重贤善为性”,是这一句啊它在下面,就刚才我注出来提出来,孔子的三千弟子一般的,选出来七十二位贤人,但是七十二位有许多名字你们都不知道。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123雨下

讲的太棒了👍第三次收听把南师授课的口气模仿的淋淋尽致,放佛南师菩萨再来,感恩南师、感恩主播🙏

寻道有声 回复 @123雨下

您喜欢听就好

猜你喜欢
何为杰作

每当我们对人类感到绝望时,只要想到那些艺术杰作,韦兹莱修道院或沙特尔大教堂,拉斐尔的《雅典学院》或提香的《神圣与世俗之爱》,我们就会对人性重燃信心。什么是杰作?...

by:启辰说过要听话

何为尽头

国内最具偶像气质的电子摇滚乐团大主宰乐团最新单曲《何为尽头》正式发行,这也是大主宰乐团2017年继《热血时代》、《钻石糖》之后的第三支单曲。歌曲中表达的洒脱与自...

by:华语音乐

何为永恒

何为永恒何畏俗世纷争人间暖冷乱了浮华半生繁花落尽我愿埋名隐姓给你安稳只此一吻我无忌无怨无嗔...

by:华语音乐

何为爱情

但这其实非常重要。从苏格拉底到马克思到波伏娃,从弗洛伊德到斯滕伯格,从社会学到伦理学到生物学到法学到文学到美学到性学,全部经典爱情观总结,帮你形成属于自己完整成...

by:11点先生

何为正义

“正义”是个外来语,19世纪经日本学者引进并翻译后进入中文世界。按照亚里士多德的定义,“正”有矫正、匡正的意思,矫正匡正的对象是“义”,“义”作“宜”解,“正义...

by:包尔康斯基

何为《大学》?

“四书”之首的大学。

by:妙巴

何谓爱?何为爱?

何为爱情?”“心生欢喜。”“可否具体?”“眼中,心上,全是你。”“可否再具体?”“朝霞,夕阳,到白头。

by:_薛定谔的盒子

何为“碳排放”

大家好,本人从2014年开始从事碳排放工作以来,深感减排政策的前瞻性,同时,在处理与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检测、报告等相关工作时,也遇到过很多问题,本人想借助喜马拉雅...

by:二百老师带你过建造

如何为爱立界限

学会为爱立界限,找回自己的人生。

by:心理咨询师池煦的书屋

如何为组织导航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本书是澳大利亚知名企业家尼古拉斯•巴内特总结多年从业经验所写的管理学著作,以三个泥瓦匠的故...

by:金石海纳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