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尔古纳情思

2022-03-18 17:31:0706:31 28
声音简介

                                      额尔古纳河情思  作者 蓝诺




   额尔古纳河发源于大兴安岭西侧,全长970公里,拥有1800多条支流,众多的支流汇集,如同儿女奔向母亲的怀中。

“额尔古纳”,在蒙语里寓意为“呈送”“奉献”,弯弯曲曲的额尔古纳河如同一条圣洁的哈达奉献给蓝天大地。清澈的河水静静地流过蒙古草原,滋养着丰美的水草翻飞的雁群,也孕育了一个伟大的马背上的民族。

由于成吉思汗的威名与神奇的额尔古纳河密切相连,因此,额尔古纳河当作蒙古族的发源地,在蒙古族人民的心中,她就像一位饱经沧桑而又无私奉献的母亲,养育着草原上勤劳勇敢的各族儿女,流淌着世世代代生生不息的传说。


额尔古纳河与石勒喀河相会后流入黑龙江。因此,额尔古纳河不但滋养着蒙古草原,也哺育了黑龙江两岸广袤的土地。“逝者如思夫,不舍昼夜”,任由时光流转世事变迁,额尔古纳河始终在这片土地上缓缓地流淌……我似乎明白了为什么自己那么向往草原,为什么从小一听见来自草原的歌声就会久久地沉浸在深情的蒙古长调中……原来,在黑龙江边长大的我,不知不觉中已经接受了来自额尔古纳河的眷顾,是她用甘甜的河水养育了我的童年。那一幕幕难以割舍的记忆,总是牵动着我对科尔沁草原的依恋以及放牧在星光下的种种情结……

在黑龙江水域中有一种鲑鱼,也叫大马哈鱼。它们在黑龙江里生,到大海里去长,然后又游回到江里死。这种鱼类的洄游,也是生命的回归。如果不是特意了解,你不会想到这种看似普通的鲑鱼,是怎样经历了大海的波涛,又怎样经历了艰难的逆流而上,最终回到生它养它的故乡!

如果不是生命之初就已经接纳了母亲河关于“故园”的招引,鱼类的洄游又能在茫茫的大海中不迷失方向,准确地找到“回家”的路?


额尔古纳河注入黑龙江后,流经一片疮痍的土地,在远离祖国的怀抱之后,依旧勇往直前,经鄂霍滋克海汇入太平洋。这条河和人生一样,由最初的清澈见底,涓涓流淌,到勇敢的向前奔流,容纳百川之水,经过多次辗转,历经世代沧桑,最终连名字都舍弃了,只为融入海洋。

一条河的伟大与平凡,有时只差几十米,额尔古纳河在经历无数的波折和坎坷,满载着厚重的历史和众多的关注,在波澜壮阔的时候,无怨无悔地奉献名誉和声望,甘愿和黑龙江一起归入茫茫大海。


悠悠的额尔古纳河与我们的母亲河、长江黄河一样,汇聚了人类发展中点点滴滴的文明,流动着一部悠远绵延的历史,也承载4着民族的苦难与辉煌。

河流是孕育生命的摇篮,千百年来人们对河水有着天然的依恋。因为河流给了我们智慧,给了我们语言和文化,也给了我们千差万别的生活方式。

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去河流的发源地,是不是沿着生命本源的昭示去寻访人类最初的安然与宁静,抑或在寻访中获得人生的感悟与启迪呢?


因为河流,所以文明,因为文明的积累,所以我们渴望自然的回归……



诵读;草原

闲暇之余,喜欢在文字里梳理自己 或喜或悲的情绪 和情感,行走在文字里和生活中,崇拜真实。寻找一片扁舟,在大海上荡漾,让思绪尽情的释放。于是爱上了倾听心声的诵读。感受简单的幸福和快乐。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喵,没有找到相关结果~
暂时没有评论,下载喜马拉雅与主播互动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额尔古纳

额尔古纳是内蒙古东北部小城,隶属于呼伦贝尔管辖,也是陈鸿宇的故乡。那里夏天有草原繁星牛羊成群,冬天是山川冰冻白雪满城,陈鸿宇在额尔古纳生活十五载,而后便一直离家...

by:华语音乐

额尔古纳右岸

额尔古纳右岸迟子建

by:稿搞艺术

额尔古纳河右岸

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着一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他们信奉萨满,逐驯鹿喜食物而搬迁、游猎,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艰...

by:落叶无言__鲁风

额尔古纳河右岸

内容简介······这是第一部描述我国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人生存现状及百年沧桑的长篇小说。似一壁饱得天地之灵气,令人惊叹却难得其解的神奇岩画;又似一...

by:颢今言

额尔古纳河右岸

在中俄边界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居住着一支数百年前自贝加尔湖畔迁徙而至,与驯鹿相依为命的鄂温克人。他们信奉萨满,逐驯鹿喜食物而搬迁、游猎,在享受大自然恩赐的同时也艰...

by:红鲤读书

额尔古纳河右岸

一部作品的诞生就像一棵树的生长一样,是需要机缘的,首先它必须拥有种子,种子是万物之母,其次它缺少不了泥土,还有它不能没有阳光的照拂,雨露的滋润以及清风的抚慰。《...

by:囧二丫

额尔古纳河右岸

《额尔古纳河右岸》是迟子建所著的长篇小说,获第七届茅盾文学奖。小说以一位年近九旬的鄂温克族最后一位酋长女人的自述口吻,讲述了一个弱小民族顽强的抗争和优美的爱情。...

by:讲历史的中国球

额尔古纳河右岸

鄂温克的历史

by:阿翟X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