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0云何为嗔?02

2023-07-10 20:25:5810:03 1396
声音简介

“谓由爱力取蕴生故。”是什么道理,贪的根本,贪的前奏,贪的前锋部队是什么?爱,爱一样东西。至于说我什么都不爱,爱一个,爱清静,爱山上的清静。最好我一个人都看不见呀。这个,你一个人看不见,当然鬼也看不见呀。那不行的,只要有贪念,爱,“取蕴生故。”最重要,是根本了。认为五蕴就是我的生命,贪执自己生命。这个蕴就是五蕴,是色、受、想、行、识。五蕴有一点没有空掉,有所贪著就不能了生死。在这个地方我们就要反省了。我们修道呀,打坐呀,做功夫呀,要想把气脉修好呀,修到长生不老呀,实际上没有一个(真在)学佛学道,都同我一样都是贪欲心来的。想健康长寿,又想得道,得道了那刚才讲的放光呀,又想变成一个光,都是他这个五蕴这个生命为根本。所以身心上有一点贪著,就不能放下。身心(生理,心理),一点不能放下,他的根本烦恼贪心没有去,无论如何就不能成道的,不会得道。这是根本贪。 第二“云何为瞋。”什么叫做嗔? “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瞋。不安隐性。”嗔,我们都晓得有。(这个目旁的也有,这个口旁的也有。两个都通的,两个都叫嗔的。)这个真的加目的,一个口旁一个真字。嗔恨的心。心里头有恨。“于苦苦具”世界上一切万有的苦的东西,痛苦的东西。“苦具”能够使你发生痛苦的东西,不管是抽象的、实际的东西。憎:讨厌。恚:生气,生你气,可恶。憎,就是讨厌。恚,就是可恶,生气。“憎恚为性。”可恶一样东西,讨厌一样东西,那都是嗔心重。所以是非太分明就是嗔。所以常常有些朋友呀,人品非常好,本身很方正,很规矩。方正规矩的人,看到那些不方正不道德的人很讨厌,那个气得不得了,其实也是嗔心。所以道德好的人,脾气一定大。可以成神,不能成佛。 所以说中国文化讲人怎么可以成神?聪明正直死而为神。一个人活着聪明正直,死后可以为神,比如说关公,像岳飞、文天祥、诸葛亮等这些人,很多啦。同包公这1483些人,聪明正直得不得了。比如说有一个,我的一个朋友呀,一定要我讲一个。正在大家演《包公传》,我说要我讲什么呢?随便讲什么都可以。好好好,随便讲什么都可以。 他说讲小说都可以,我说好好,讲《包公传》。他说好好好,大家高兴。后来我说你们呀,都看了《包公传》都当做小说看了。历史上的包公没有看过。小说上写的包公呀铁面无私对不对?你看看什么叫铁面?包公这一生那个脸都没有笑过。现在如果跟我做朋友,我绝对不喜欢。“憎恚为性”,脸像个铁一样冰的,没有笑容,这一辈子没有笑过。做官的时候亲戚朋友一概不往来的。这个人生的味道!所以他才能够做清官的,所以呀,连太太早年死了,小孩都养不住,都怕。到最后晚年,一个丫头有了孩子,生了赶快还抱到外面去养。不敢在家里养,看到这个爸爸一回来那个样子(冷面孔),说不出来那个铁面无私,要这样才能做到包公,正直到这个程度。所以那个正直的人,那个面孔是难看的。聪明正直死而为神。那个面孔是很可怕,其实呀!嗔念大,不过他正直聪明,所以是神,不是仙。仙是逍遥佛是解脱。我经常说你们何必学佛修道,学佛修道要学逍遥要学解脱。如果每一个学佛修道的人既不逍遥又不解脱,那个脸上一脸的佛气呀,那个脸看到那个样子看着很不解脱。这个很糟糕,所以“恚”呀是这样一个字。善恶是非太分清,是“憎恚为性”,也是从瞋心里头发出来的。一个人可以自己清高,并不需要要求人家清高,能够包容人。你清高是你的个性,你方正是你的对,对到什么程度呢?大概九十多分的样子,要全就要能够“容”。所以儒家,道家的道理,讲容最难,人生如果能容就去了憎恚之性。那是包容的容。所以古人有个对子很重要讲修养。“水为能下则方成海,山不争高自及天”。这个水呢要能够包容万物,谦下谦和水是向下流呀,不向上流。人清高了就变成上流人啦。所以山顶上是流不上去的,流下的。因为他向下流,所以万水归宗就成了大海包容一切。就是讲谦虚,谦虚相对的就是高傲。嗔恚就有高傲,自己功高我慢。所以“水为能下方成海”。山为什么能够长得那么高?因为他自己不觉得高。自己不认为自己高。所以这是包容的道理,容忍一切。“山不争高自及天”,就可以这么高,这是人生修养的境界。所以这是儒家的思想。 所以我经常说理学家儒家非常好,但是嗔念大,口口声声讲孔孟之道,孔子的道理“忠恕而已”。能够原谅人、饶恕人,可是做不到,理学家儒家都做不到。所以还有你看,我常常说一个人戒律清高的人,嗔念非常大,所以古人有一句话,人太高了只能够容纳到自己,不能够容纳到人家。等于一个人地位高了,就没有办法了。只好如此,古人所以说,“直到天门最高处,不能容物只容身。”天门是什么,基督教讲就是上帝的那个天门、窄门,人挤不进去。人到了天堂,到了天门、窄门里头只能够一个人去,没有办法带人家的。所以“直到天门最高处,不能容物只容身。”不能容物,不能包容别人呀,只容身,只容自己这个身体了。 所以清高这一方面也属于“恚”。“憎恚”的道理。因为他这个经文很简单,“憎恚”就包括“苦苦具”苦,苦具,因为那个人到了某一种境界他独立而高尚他苦不苦呀?也苦呀。看世界一切都是恶浊的看得很烦呀,都看不下去了,那就是“憎恚”了,看不下去,讨厌、厌烦。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易伟度将

南无阿弥陀佛

音频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