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语堂:度量成就伟大

2024-03-29 21:32:2705:10 1万
声音简介

人生有时颇感寂寞,或遇到危难之境,人之心灵,却能发了妙用,一笑置之,于是又轻松下来。

这是好的,也可看出他人之度量。

古代名人,常有这样的度量,所以成其伟大。希腊大哲人苏格拉底娶了姗蒂柏。她是有名的悍妇,常作河东狮吼。传说,苏氏未娶之前,已经闻悍妇之名,然而苏氏还是娶她。

他有解嘲方法,说娶老婆有如御马,御驯马没有什么可学,娶个悍妇,于修心养性的功夫大有补助。有一天家里吵闹不休,苏氏忍无可忍,只好出门。正到门口,老太太由屋顶倒一盆水下来,正好淋在他的头上。苏氏说:“我早晓得,雷霆之后必有甘霖。”真亏得这位哲学家雍容自若的态度。

林肯的老太婆,也是有名的,很泼辣,喜欢破口骂人。有一天一个送报的小孩子,十二三岁,不知道是送报太迟,或有什么过失,遭到林肯太太百般恶骂,詈不绝口。小孩去向报馆老板哭诉,说她不该骂人过甚,以后他不肯到那家送报了。这是一个小城,于是老板向林肯提起这小事。

林肯说:“算了吧!我能忍她十多年。这小孩子偶然挨一两顿骂,算什么?”这是林肯的解嘲。

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林肯以后成为总统,据他小城的律师同事赫恩顿的传记,可以归功于这位太太。

赫恩顿书中说,林肯怪可怜的。星期六半夜,大家由酒吧要回家时,独林肯一人不大愿意回家。所以林肯那副出人头地,简练机警,应对如流的口才,全是在酒吧中学来的。

又苏格拉底也是家里不得安静看书,因此成一习惯,天天到市场去,站在街上谈空说理。因此乃开始“游行派的哲学家”的风气。他们讲学,不在书院,就在街头逢人问难驳诘。这一派哲学家的养成,也应归功于苏妻。

关于这类的故事很多,尤其关于临终时的雅谑。这种修炼功夫,常人学不来的。

苏格拉底之死,由柏拉图写来是最动人的故事。市政府说他巧辩惑众,贻误青年子弟,赐他服毒自尽。那夜他慷慨服毒,门人忍痛陪着,苏氏却从容阐发真理。最后他的名言是:“想起来,我欠某人一只雄鸡未还。”叫他门人送去,不可忘记。这是他断气以前最后的一句话。

金圣叹被判死刑,狱中发出的信,也是这一派:“花生米与豆腐干同嚼,大有火腿滋味。”(大约如此)历史上从容就义的人很多,不必列举。

西班牙有一传说。一个守礼甚谨的伯爵将死,一位朋友去看他。伯爵已经气喘不过来,但是那位访客还是刺刺不休长谈下去。伯爵只好忍着静听,到了最后关头,伯爵不耐烦地对来客说:“对不起,求先生原谅,让我此刻断气。”他翻身朝壁,就此善终。

我尝读耶稣最后一夜对他门徒的长谈,觉得这段动人的议论,尤胜过苏氏临终之言。而耶稣在十字架上临死之言:“上帝啊,宽恕他们,因为他们所为,出于不知。”这是耶稣的伟大,出于人情所不能及。这与他一贯的作风相同:“施之者比受之者有福。”可惜我们常人能知不能行,常做不到。

(版权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原作者联系我们,立即处理。)

用户评论

表情0/300

云舒微雨

文字不错,主播的声音也很好听,播读流畅!👍

叶梳晨 回复 @云舒微雨

谢谢支持鼓励!

音频列表
猜你喜欢
林语堂自传 林语堂著

中国现代著名作家、学者、翻译家、语言学家。1895年生于福建漳州平和县坂仔镇一个基督教牧师家庭。原名和乐,后改玉堂,又改语堂。早年留学美国、德国,获哈佛大学文学...

by:有声的深海

林语堂散文集 林语堂著

林语堂(1894—1976),原名玉堂,福建省龙溪县人。现代散文家、小说家,曾留学美国、德国,获哲学博士学位。1922年回国后,在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任教...

by:有声的深海

林语堂散文

林语堂先生的散文集

by:桦彬之声

林语堂散文

林语堂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有着鲜明特色的散文家,同时也是一位思想复杂的、有争议的作家。

by:博雅人文

朱门/林语堂

一对才子佳人,一段缠绵爱情,一曲奋进之歌。民国时期,跨越门第界限的爱情传奇,我愿清风瘦马,伴君行走天涯。且听这些年轻人如何冲破“朱门”找寻真爱。作者:林语堂演播...

by:柠檬之语

林语堂作品精选

林语堂一生著作甚丰,思想内容极其复杂。他自谓“两脚踏中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但他的文学创作成就,主要集中在散文方面。总体来说,林语堂的散文创作发展可分为三个...

by:向日葵_6cp

林语堂的半半哲学

日更5集,不定期爆更!订阅可以收到更新提醒哦~【内容简介】林语堂的人生哲学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悲剧的喜剧人生观,在他身上融汇了东西方的智慧,他以人生...

by:大吕文化AI电子书

林语堂经典语录

林语堂堪称现代和苏东坡最相似的文人,他学贯中西、幽默无比,他把人生活成了艺术。他的人生智慧体现在他的经典语录中,学习他的人生智慧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听他的经典语录,...

by:_李奥_